摘要:241年前,中国皇后号从纽约出发绕了大半个地球来到广州,开启中美第一单生意,令到美国人大赚特赚。如今,特朗普却嫌中国货太多。中美生意究竟“仲倾唔倾得掂”?
4月15日,第137届广交会在广州开幕。但就在本月初,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大幅提高美国进口关税,引发全球范围的贸易战,为世界经济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
特朗普认为,现在世界各国——特别是中国——卖给美国的产品太多,而购买美国产品的太少。
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早在240多年前,正是美国主动派出商船前往广州采购中国货,开启了中美贸易的第一单生意。
▲点击收看视频
1784年,美国刚刚赢得独立战争。为尽快打破英国在欧洲对其实施的经济封锁,美国派出“中国皇后号”,于2月22日从纽约启航,船上装载着花旗参、毛皮、棉花、铅和两万美元银元,驶向万里之外的广州。
这艘商船原为私掠船改装,其命名为“中国皇后号”,显然带有讨好清朝皇室的意味。
横渡大西洋后,他们在非洲西部的佛得角群岛休整,再绕过好望角,穿越印度洋、进入南海,最终在澳门取得清政府许可。航行历时半年,于8月28日抵达广州黄埔港,成为美国建国后首艘抵达中国的商船。
进港时,“中国皇后号”鸣礼炮十三响,象征美国刚独立的十三个州。船长格林在航海日记中写道:“中国皇后号荣幸地升起了,在这片海域从未有人升起或看见过的第一面美国国旗。”
▲中国皇后号航程
他们在广州通过“十三行”售出货物后,又采购了大量茶叶、丝绸、瓷器,再次启航。历经近半年,终于在1785年5月11日顺利返抵纽约。
这次中美首次直接贸易在美国国内引发巨大反响,多家报纸争相报道,称其为“一次有远见卓识、成果丰硕的航行”,也是“美国商业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中国货物广受欢迎,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甚至亲自列出清单,请朋友代购“中国皇后号”带回的丝绸与瓷器。
▲华盛顿,图源网络
“中国皇后号”的成功首航,从长远来看,是美国迈向世界强国的重要起点。当时美国人口仅约三百万,国土也只限于东部沿海。为了扩大对华贸易,美国商人远赴西北海岸,向原住民收购海獭皮,再运往广州高价售出,以换取中国的丝绸、瓷器与茶叶。他们在西海岸建立码头、设立商站,甚至购地定居,为日后扩张西部领土埋下伏笔。
反观当时的清朝,对中美贸易的重视程度远不及美国。一方面,乾隆时期国力尚强,对刚独立的美国并不重视;另一方面,海关关税在清廷财政中的占比并不高。加之当时对世界的认知极其有限,许多官员甚至不知道“美利坚”位于何处。
▲广州十三行,图源网络
中美贸易利润丰厚,很快在美国掀起前往中国的热潮。到广州的商船越来越多,到1801年增至34艘。商人们驾驶几十吨至三百吨不等的帆船,穿越大西洋、印度洋与南海的惊涛骇浪,驶向东方的“财富之地”。
不少美国人将广州视为东方黄金地,甚至将其英文名“Canton”用作多个新兴市镇的名称。据学者乔治·斯蒂华特研究,美国多达23个州内,都有以“Canton”为名的城镇或乡村。值得一提的是,美国人当时并不清楚“Canton”究竟是指广州城、广州府,还是整个广东省,往往混为一谈。但实际上,他们的活动范围仅限于广州城外,因此所称“Canton”本质上就是指广州城。
▲图源网络
随着对华贸易的扩大和美国领土不断向西推进,美国人开辟了太平洋航线,并发现夏威夷,将当地盛产的檀香木运往广州高价出售。后来,夏威夷成为美国的一州,当年旅居当地的华人便称那里为“檀香山”。
▲夏威夷,图源网络
自18世纪90年代起,美国对华贸易迅猛发展,短短十年便跃升为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仅次于英国。美国第21任总统切斯特·艾伦·阿瑟曾说:“美国财富和国力的扩张,主要得益于早期美商船对华贸易。”
241年后的今日,中美贸易早已从最初的互补交换,发展为深度交织的全球供应链网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和则双赢,斗则双输。正如广东人常说的那句生意经:“做生意嘅嘢,唔掂咪倾到掂啰!”
原创文章,作者:劳震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中美两国在广州做成的第一单生意,买卖了什么?》https://www.gznf.net/story/144253.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