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蚊鸡,抵X?传说与以前的风月场所有关……
广东人买东西的时候,习惯用“一蚊鸡”来表示“一元钱”。不过大家有没想过,货币单位又是怎么和蚊、鸡两种动物扯上关系的呢?
▲点击收看视频
先讲讲“一蚊鸡”的“蚊”。有学者认为,“一蚊”是“一文”的音变结果,所以现在的广州音字典之中记录,“文”作为货币单位使用时可以读作“man1”。从唐代开始,“文”就是实际流通的最小货币单位,“一文”就是一个铜钱。
但亦有学者认为,“一蚊”由“一缗”演变而来。“缗”这个字,是指古代穿铜钱用的绳,一缗等于一千个铜钱,也称为“一吊钱”、“一贯钱”。
▲图源网络
但我猜测,这个“缗”字和这个“文”在古代的读音应该很不同,否则大家沟通起来就会有麻烦了。
讲完“一蚊鸡”个“蚊”,我们再讲讲“一蚊鸡”中的“鸡”是怎么来的。
有说法指,清末时期墨西哥银元从广州大量流入中国,因为这种银元的含银量高达90%,所以成为了当时主要的流通货币之一。墨西哥银元上印有鹰的图案,广东人在民间就戏称这只鹰为“鸡”,所以一个银元就是“一鸡”。
▲图源网络
还有一种说法,就与风月场所有关。据说在清末民初的广东,嫖客想“饮花酒”,可以填一张“花纸”,在纸上指定青楼里的某位姑娘,接着要请一个酒楼伙记带去青楼,而付给伙记的跑腿费就是一文钱。由于“花姑娘”应邀叫“出局”,所以这一文钱也叫“出局费”。而在粤语中,“鸡”是娼妓的隐语。所以用一文叫一鸡,后来就演变为“一蚊鸡”。
▲清朝青楼,图源网络
除了“一蚊鸡”之外,粤语之中关于货币金额的盏鬼表述还有很多。比如十元叫“一兜水”,一百元叫“一嚿水”,一千元叫“一支嘢”,一万元叫“一皮嘢”。
你还知道粤语中有哪些与“钱”相关的有趣讲法?欢迎在评论区中分享!
原创文章,作者:Bunn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一蚊鸡:广东人为何用动物当货币单位?》https://www.gznf.net/story/143373.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