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中国青少年宫协会主办的2025“流动少年宫”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公益活动启动仪式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活动主题是“AI与未来世界,科技与少年同行”,活动聚焦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普及,邀请了多位教育界专家、科技企业代表等围绕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进行了深入热烈的交流,共同探讨AI时代人才培养新路径。

11.png

2025“流动少年宫”青少年人工智能科普公益活动启动仪式

启动仪式上,中国科技馆原馆长、党委书记王渝生进行专家致辞。中国青少年宫协会社会事业部部长邢钊源代表主办方致辞表示,在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对于青少年人工智能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肩负着建设未来的重任,而人工智能正是开启未来之门的钥匙。

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 “中小学信息科技教材研究基地”主任、教育部义教信息科技课程标准专家组组长熊璋教授带来了主题为《人工智能是我们的时代》的AI公益讲座并指出,人工智能时代已经来临,我们需要跟人工智能相辅相成,而青少年作为未来中国持续发展的建设力量,创新与实践必不可少。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人工智能普及教育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秦曾昌教授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拥抱AI,拥抱未来》的主题讲座。

据介绍,此次活动从今年4月持续到12月,在校中小学生都可参加。本次活动设置AI公益课程,学生可通过学而思APP学习人工智能和编程知识,同时家长可通过直播讲座了解实用的AI工具包及适合孩子的AI教育资源。学生完成课程或直接报名参与AI科普答题,成绩优异者可获“AI科技新星证书”;也可报名参与AI挑战活动,每期前50名可免费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北斗产业技术创新西虹桥基地(上海)、太空科技南方研究院(深圳)实验室进行参观学习并可获线下社会实践证书及奖品。

作为此次活动的支持单位和教育科技领域的代表,学而思素养人工智能编程教研负责人刘夕湲在启动仪式上发表了题为《编程 AI,解锁面向未来的教育密码》的主题演讲,分享了学而思素养在青少年编程与AI教育领域的创新实践。学而思素养依托十余年编程教学经验,构建起覆盖“工具认知—实践应用—创造赋能”的AI教育体系,助力青少年掌握未来核心技能。

22.png

学而思素养人工智能编程教研负责人刘夕湲

“AI时代的教育需突破传统模式,让孩子在实践中理解技术逻辑,在创造中培养不可替代的人类优势”。近年来,学而思素养推出三大标志性课程,一是AIGC创客营,以“改造撒哈拉沙漠”为实践主线,融合AI工具学习与地球科学知识,引导学生完成AI创意作品;二是AI少年科创营,联合百度飞桨打造“学-赛-研”链路,通过Python编程解决实际问题;三是科创少年AI 实战营,携DeepSeek研发国内首个青少年AI 能力实战课,搭载校区ICS3.0学习环境,通过大小屏互动形式,实现从大模型原理学习到AI创意作品输出的闭环。

图片3.png

AIGC创客营-地球环境科学家课程

2025年4月,学而思素养编程课程产品将再度升级,推出全新“AI创想实践课程”,通过三大维度提升学生能力,一是看懂AI,解析技术边界,理解AI局限性;二是用好AI,自研AIGC平台搭载合规大模型接口,支持语法纠错、作文批改等功能,结合内容过滤确保安全使用;三是超越AI,在编程平台中实现人机协作,如用AI批量生成素材,学生专注逻辑设计与创意表达。

图片4.png

青少年AI 能力实战课

AI时代为何仍需学习编程?针对家长普遍担忧的“AI替代论”,刘夕湲认为,“编程教育的核心并非培养写代码,而是锻炼逻辑思维、创造力与抗挫折能力。”学而思素养课程通过三大路径补齐“人类优势”,一是逻辑思维训练,培养算法思维;二是创造力落地,实现创意表达;三是抗挫折能力培养,在C 课程中,一个符号错误即可导致程序崩溃,锤炼严谨性与耐心。

学而思素养将持续深耕AI教育领域,通过“工具赋能 思维培养”双轮驱动,培养问题解决、技术驾驭、创意实现的未来人才。“当孩子用编程思维拆解问题,用AI工具放大能力,用创造力赋予技术温度,他们将真正拥有面向未来的竞争力。”培养问题解决、技术驾驭、创意实现的未来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