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贵州,山乡巨变,景美业强民富。人才在不断输出,又不断涌入,来来往往,一派繁荣景象。“三项工程”“订单班”以小切口推动大发展,深入推进粤黔劳务协作,助力乡村振兴。
在这里,集人民群众的勤劳与智慧之优势,粤黔两省合力打造技能成才“招生-培养-就业”闭环链条,探索出政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业教育、订单培养的模式。让一幅幅多彩的贵州山水画卷,在粤黔协作东风的吹拂下,徐徐铺展开来。

广州港班学生在广州港进行实操学习
广汽班、广交·精英班、广药班、广东技工·广州港班等一个个“订单班”,不断向酒店、汽车、药企、地铁等定向输送技能型人才,持续为贵州就业增色,让群众增收、致富。
用好“政策包” 做好“三强化”
“现在政策太好了,免费学习,有奖学金,还安排工作,非常感谢广东政府给我再学习再就业的机会。”谢佳丽来自毕节农村,家里生活拮据。2018年高考时落榜后,她踏上了外出务工的道路。幸运的是,一年后赶上“广汽班”好政策成为首届学员,让她重燃人生的希望。

谢佳丽所在的毕节“广汽班”实训基地
谢佳丽的幸运,得益于粤黔协作政校企联动,强化“政策运用、人才共育、协作共进”所打造的“三项工程”政策。
一方面,粤黔两地发挥东西部协作政策引导作用,统筹东西部协作资金、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专账资金、职业教育经费等各类经费、资金,推进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学生在合作办学职业院校就读期间,每月享受当地提供的生活补贴外,还可以减免学费、住宿费、书本费,获得奖学金和交通补贴等。顺利毕业就业后,可得到就业社会保险补贴。同时,东西部协作劳动服务机构为就业学员提供办理社会保险、技能再提升、劳动权益维护、异地就医、住房保障等全程就业跟踪服务。
无疑,谢佳丽是首批尝到粤黔劳务协作政策红利的学生之一,通过努力学习,她在广汽班先后获得了1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广汽奖学金”,目前已在广汽工作了4年。
另一方面,粤黔两地充分利用广东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资源优势,调动企业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性,协同贵州各结对帮扶市(州),推动广东企业、技工院校与贵州当地技工院校开展“校企合作“校校合作”,达到“人才共育”的目的。
目前,各办班院校主动融入“粤莱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协作培训各类技能人才。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港集团、广汽集团、广州酒家集团、岭南集团、
广州港技工学校、广州交通技师等合作,联合共青团广州市委举办“订单班”,实施学校教师、企业大师、青年创业导师“三师带徒”,协同推进“岗课训证”一体育人。
此外,结合“企业所需、学校所长”,企业与职业院校协作共进,联合开展技工、家政、厨师等各类“订单班”。黔南州黔英班、匠星班、黄埔技工班等8个培训班在广州市工贸技师学院、交通技师学院、机电技师学院及广东岭南现代技师学院举办,与广汽埃安、小鹏汽车、宁德时代、特斯拉等名优企业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保障“订单班”学生能匹配企业的用人需求。广州市18家头部企业、7所院校联办55个“订单班”,吸引广药生产基地、越秀国际酒店、风行养猪基地等产业项目落户贵州,形成“广东企业 贵州资源”“大湾区总部 贵州基地”等合作模式。
端稳“技能碗” 提高“含金量”
“一直以来,粤黔协作‘订单班’着力加强软硬件建设,夯实技能和就业基础,提升‘订单班’吸引力,促进技能人才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提高了培训班的‘含金量’。”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说。
对此,广东相关企业与合作办班院校紧跟产业、企业和时代发展步伐,主动适应现代化教学需要,共建高标准、实景式、综合性实训基地。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粤菜师傅”岭南集团班学生走进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开展交流活动
目前,广州港集团已建成“广东技工”实训基地,模拟企业作业现场;广州岭南集团、广州酒家等企业紧联合打造“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实训基地,建成粤菜文化展厅、粤菜大师工作室及广式西点、粤莱烹饪、母婴服务、居家服务、养老服务、医疗护理等各类实训室;珠海市投入700多万元全面更新珠海技师学院的教学设备,建立“工学一体化”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为学生提供沉浸式体验、多元化互动的教学环境。
为破解学校师资和管理短板难题,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各办班院校还通过与广东知名教育培训机构、企业签订专业共建协议,选配学科骨干教师组成专业知识过硬、综合素质高的任课老师队伍负责专业教学,邀请企业负责人、技术专家走进课堂为学生开讲座、做导师,将企业管理模式融入到班级日常管理中,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做好充分准备。
广州轻工技师学院与广州酒家、岭南集团,组建“仕馨班”“巧禧班”,采取“以工代训、在岗教学、互联网 ”方式教学,有效提高了培训质量;“广汽班”采用现代学徒制“2 1”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2年在学校学习、第3年到广汽实习,表现合格即成为广汽集团正式员工;“珠海-正安班”,采用“2 3”直通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前两年在正安县中等职业学校就读,后三年到珠海市技师学院就读,学业完成后获得高级技工班毕业证书。
“这种培养模式,让我们提前适应了以后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相当于让我们提前与社会接轨,技能促使我们端稳了饭碗,文凭则提高了含金量。”正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朱杭玉如是说。
实现“毕业即就业”擦亮“金招牌”
“2020年7月20日,我领到了进入广州港集团后的第一份工资,6000多元!”4年多来,这份沉甸甸的收入,于秦鹏对来说仍记忆犹新,他清晰记得,2016年辍学打工每月2000元的薪资,让他深感迷茫与无奈,如今这份喜悦,又让他找看到了生活希望。
秦鹏所在的“广东技工·广州港班”,坚持与需求为导向,毕业他随即实现就业。
在东莞和铜仁,两地职业院校围绕企业用人需求,开设专门技工课程,实现劳动力“培训 就业”精准对接,在碧江区中等职校共建“南碧职业技能产教融合双创中心”,与东莞企业合办“华勤班”“盟大班“新能源汽修班”等14个校企合作班,共同培育700余名技能人才。松桃县中等职校与26家企业签署协议校企合作协议,建成“校中厂、厂中校”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产教融合高技能人才培养,实现就业精准对接,学校就业率达97.41%,“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困局得到有效缓解。

安顺市民族中等学校“订单班”学生在欣旺达公司实训中心上课
安顺市民族中等学校与广州幼儿师范学校等院校签订协议,并联合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采取订单班模式培养人才,此举不仅为学生提供了优质的实习和就业机会,还为企业输送了大量高素质、高质量技能人才。
与此同时,结合“广东企业资源 协作地区位优势”实际,发挥“一县一企”农村劳动力稳岗就业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政校企构建“培训 输转 稳岗”的劳务协作工作链条,实现劳务供需关系长期稳定。广州市总工会牵头促进广州18家企业与贵州省毕节市、黔南州和安顺市有关职业院校合作开办“三项工程”“订单班”85个,累计培养学生3200多名,实现“就业一人、致富一户”目标。2024年以来,“一县一企”稳岗就业基地吸收农村劳动力近1.8万人。
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粤黔两地共举办各类“订单班”150多个,2024年举办“订单班”已达79个,5338名贵州籍农村家庭学生在读。佛山市、黔东南州通过协作机制,帮助813名农村学生到广东职业院校就读,开展东西部培训订单班25班次,培训学员1073人次,培训合格后,217人被输送到佛山稳岗就业,助力贵州近2000个家庭持续巩固脱贫成果。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东西部协作订单班近年培养的1960名学生,实现100%就业,318人入职大中型国企。
正是各“订单班”在培训过程中做到了培训对象精准确定、培训课程精心设置、毕业就业精确配岗,使得“订单班”金字招牌越擦越亮,学生实现毕业即就业的愿望。
山海虽远,但行则将至。未来,粤黔两省持续聚焦“三项工程”,促进高质量就业,进一步擦亮东西部劳务协作的“金招牌”。
作者单位:广东省粤黔协作工作队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作者:小鲁,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粤黔协作:政校企联动,激发“订单班”活力》https://www.gznf.net/market/143790.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