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语有21种方言同土话,所以会有好多唔同嘅口音。究竟讲边种口音嘅人最多?阿咩觉得,一定系懒音……例如将“恒生银行”读成“痕身银行”,将“朋友”读成“贫友”等。
今时今日,无论是出街或者打开电视又或者打开收音机,懒音现象都扑口扑面而来。
唔觉得自己有问题?睇睇呢个视频就可以对照返你懒音有几严重喇!
从声母同韵母分析懒音现象:
粤语里面l、n不分的现象很早就有,只是现在越来越严重。“你谂谂啰”这句话,本来前三个字都系n声母,但现在如果你不讲成[李][林2][林2][啰],别人反而会觉得你的语调奇特,因此,我平时说话也被迫适应环境,[好嬲]要讲成[好褛],[过年]要讲成[过连],[南方]讲成[蓝方],正因为懒音中的l、n不分,才导致很多人将[呢度]错写成[哩度]。
有一味菜叫“芽菜炒牛肉”,其中[芽]、[牛]两字都有鼻音ng作声母,但有人竟把此两次前面的鼻音都省去了。60年代的香港,往往以此种讲法为笑话,但今时今日,觉得此可笑的人已经不多,因为人们已经几乎默认了这种讲法的正确性。前一段时间香港无线曾有“一笔out销”的节目,亦是一误导人的名称。实际上“一笔勾销”中的[勾]系发ngau1音,比out字发音多了一个ng的声母,发音根本不同,而电视台竟然将英文的out与中文的[勾]发音等同起来。这也证明懒音想象已经蔓延到公共媒体,想平民不发懒音都难。
什么叫复合声母?就是gw、kw这些两个英文辅音字母组合而成的粤语声母。[讲场]讲成[广场],将[广州]讲成[讲州],很多人打字时将[嗰边]打成[果边],相信他们这种错误不是因为以为[嗰]字读guo2音,而是以为[果]字读go2音。至于kw变成k这种现象,我是从beyond的《谁伴我闯荡》的歌词“寻梦像扑火 谁共我疯狂”这句歌词发现的,黄家驹将[狂]字唱成kwong4。当时好奇怪,以为[狂]字就发kong4音,后来才知道,原来[狂]字原来是kw这个声母,后来才演变到允许k这个声母。后来我陆续发现有人将[扩]、[廓]等字读成[确],说明这种kw到k的懒音现象已经不知不觉的影响了每一个人。
另外的声母懒音现象比较难总结,而且影响也相对小一点。其中一例就是很多人将本来发keoy5[佢]字读成heoy5字,声母由k变成h。
正因为这些声母上的懒音现象,[佢]、[你]、[我]三个人称代词全部读错者比比皆是,[我爱你]这句神圣的话经常被讲成[o5 oi3 lei5],三个字发音全错,还有神圣可言?
前后鼻音不分可以说是最典型的懒音现象,也是粤、港、台地区的人最常犯的错误。闽方言里面,所以前鼻音-n的字都会被发成后鼻音-ng,因此,闽方言地区的人无论讲粤语或者讲国语都常常会前后鼻音调转。而粤语懒音人士刚好相反,把后鼻音-ng的字读成前鼻音-n。其中一个最典型最夸张的例子是“香港恒生银行”的发音竟然变成“hoen1[*] gon2[赶] han4[痕] san1身 an4[*] hon4[寒]”,六个字都是懒音,好一个恒生银行变成“痕身银行”。
若犯此种错误的人,可以说已经“很高道行”,皆因这种现象的懒音程度比上面第一种严重很多,犯第一种错误的人不一定有第二种错误,而如果犯第二种错误的人,绝对会前后鼻音不分。曾有一广告,讲[百分百]讲成[八分八],虽然这两个分数都等于一,可算无歪曲了意义,但可见懒音之严重已使人们连数字都分不清。尤其令人担忧的是竟然有一个歇后语,谜面为“非洲和尚”,谜底为“乞人憎”。开始百思不得其解,原来取“黑人僧”谐音为“乞人憎”。[黑haak7/hak7]、[乞hat7]本不同音,皆因某些懒音人士将-k变成-t,才自以为两字同音而作出一个有问题的歇后语。
粤语拼音韵母中有两个鼻韵,分别为ng和m。现在已经很多人分不清这两个鼻音,而且有将所有鼻韵简化为m的趋势。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唔m4]与[吴ng4]、[五ng5]这些字的发音的同化。有好多关于姓名的笑话都来自[吴]姓,用“吴成材”、“吴洁芬”这些名字来谐音“唔成材”、“唔结婚”固然好笑,不过也误导了人。如果所有人都清楚[唔]、[吴]在读音上的分别,就不会觉得“吴成材”之类的名有什么问题。此外,也有非常多人以为[五]发m5音,难怪很多打粤语字的人由于不会打个[唔]字,而打[5好]、[5得]代替。
最近听过有人讲[点解]快读成[典解],可能此情况只在某些特定地方出现。
懒音现象严重到,梁汉文出咗首歌系专门讲懒音现象
↓↓↓
部分资料来源百度文库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