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20年代末,当时市政当局决定在市区珠江河段的河面最窄处,即珠江北岸的维新路(今起义路)直达珠江南岸的厂前街(今江南大道),建造第一座连接两岸的钢结构开合式跨江大桥。
大桥从1929年12月1日开始动工,经过3年多的施工,于1933年2月15日正式落成通车全长356.67米,主桥全长182.9米,因临近羊城名胜海珠石,因此得名海珠桥。
落成时在桥上的“海珠桥”三个大字是国民党元老、曾任国民政府广东省省长胡汉民(1879-1936)题写。
当年海珠大桥的设计非常周到,为了利便大船的通过,中段桥面每天下午四点开合。桥上设有巨大的动力设备,拉动吊索,控制桥面一启一关。每到开合时,一听到动力设备的隆隆声响,许多早排起队的“大火船”(汽船或蒸汽轮船),鱼贯穿过海珠桥,蔚为壮观。每到这个时候都有很多人在两岸观看,留连忘返。
直到1938年抗战时期,海珠桥开合的机械遭日机轰炸严重损坏,此后中段再也不能开合。
海珠桥对于广州市容和市民的便利都有很好的帮助, 当时有很多人都把海珠桥当做广州的象征,再加上经历过这次抗战时的日军的轰炸,海珠桥还能保持它原来的面目,这可见海珠桥是有它的光荣历史的,然而,1949年10月14日下午5时50分国民政府撤离广州炸毁海珠桥,它十八年的光荣历史就这样给断送了。
解放后市政府于1950年3月25日重建的海珠桥,并于同年12月5日再正式通车启用,重新修复后的大桥中孔是不能开合。
随着经济的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流量需求,1975年对海珠桥进行了扩建,在该桥东、西两侧各拓宽7.83米,连同原钢桥人行道合为11.24米的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增加4柱桥墩。
其实,现时好多老广州,停留的记忆,比较深刻的还是单车年代,千军万马过海珠桥:
远眺海珠桥
广州靓女经过海珠桥
海珠桥上从南到北俯瞰的风景
漫步海珠桥
沦陷海珠桥
海珠桥是广州的地标,更曾是广州八景之一。所以,在一般的网络上,印刷品上,海珠桥的“身影”随处可见、多如牛毛。 比如,连国家名片的明信片也曾有海珠桥的倩影。而文中的图,好大部分是日本出版的明信片。
海珠桥是广州人抹不去的记忆。感谢羊城网网友kasatanke提供这些珍贵的照片。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