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满街茶楼酒楼,到处都是番鬼佬……
如果问最近哪部剧最热,刘亦菲和陈晓主演的《梦华录》一定榜上有名。自开播以来,这部剧就成为热搜榜的常客,豆瓣评分一度奔8.8。
除了剧情备受关注,《梦华录》展现的宋代生活场景,更是引起不少网友对这个繁华年代的好奇。那么在宋朝,广州人的生活又是怎么样的呢?今天,我们“穿粤”到宋朝,一起感受一千年前的广州风情。
01
做老世,要遵守行会规矩!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行”这个字对于宋朝的广州老板来说极其重要,皆因无论做大小生意,都必须遵循当时的行会制度。
宋代,由于里坊制被废除,城内的坊墙逐渐消失,广州城内形成了一系列开放式商业街区,加上宵禁制度的崩溃,广州的商贸业空前繁荣,街头巷尾商店林立。
不过,生意人在广州开店大有讲究,选址就是首要问题。根据当时官方规定,商铺须分“行”经营,每一条街上的商铺,做的几乎是同一种生意。
例如纸行路,留存了古代广州纸业的繁华记忆。根据《诗书福地》一书记载,南宋以前,纸行街已有经营纸业的作坊,街道故此得名。后来,从纸行路、诗书街到天平街(如今的天成路),大大小小的纸行临街而列,形成了一条纸业专业街。
其实,广州一些流传至今的老地名,像米市街、绒线街、雨帽街、玛瑙巷、象牙巷、绣衣坊等,都保留着关于行会制度的独特印记。
除了选址,宋代广州人经商还需要遵守很多规矩。例如,宋代的南濠街(今海珠中路)茶楼林立,若有人想在这“美食一条街”上开店,就必须向官府提出申请,同时交一笔钱,加入茶楼业的行会。
有了“会员”资格,才能开张迎客。经营茶楼期间,以什么样的价格采购茶叶,请几个帮工与学徒,工资多少……这些事,全由行会的话事人“行老”决定。
同时,每个行业都有只在行内流行的暗语,被称作“行话”。为了保守商业秘密,各行各业编“行话”时都是各出奇招。
例如,一些行业用“丁不勾、示不小、王不立……”来指代数字;还有一些行业采用典故的方式来表示,比如“桃园”为三,“竹林”为七,“魁首”为五……这些暗语,外行人看起来可谓是一头雾水。
02
番鬼佬,广州很欢迎你!
除了本地商贾繁荣,宋代广州的经济兴盛,还体现在海外贸易上。
由于“丝绸之路”先后为辽、西夏、金几个政权所阻挡,东南沿海地区比较安定,因此宋朝政府积极发展海上交通。在沿海各港中,广州的对外贸易最为发达,广州因海外贸易获得的税收,也远远大于他港。
中外商船云集广州,运来犀角、象牙、翠羽、玳瑁、龙脑沉香、白豆蔻,换走各种精美瓷器、丝织品、糖、酒、茶和米,销往菲律宾、马来亚、印尼、新加坡、伊拉克、埃及等地。
北宋人郭祥正惊叹广州市场:“斛量珠玑若市米,提束犀象如肩柴。”意思就是,卖珠玑像卖米一样,整斗整斗地量;卖犀角、象牙像卖柴一样,用扁担挑着满街走。没见过世面的人惊为奇观,但当时的广州人却司空见惯。
为了更好地管理海外贸易,广州建立了国内第一个市舶司,功能上相当于今天的外经贸委加海关。
当时,来到广州的外国商人都受到市舶司的款待,每逢大宗生意往来,市舶司就要按例设宴招待外商,连船上的艄公、水手都有份。
据说,宴席上有龙虾水蟹、鲟鱼瑶柱、象鼻鱼脍煲牛头、冰镇汤圆荔枝膏等地道岭南美食。根据《宋会要辑稿》的记载,广州市舶司每年招待蕃商吃喝,都要花掉几百两银子,希望通过免费大餐“招商引资”。
鲜为人知的是,广州不少地名都留有蕃坊的痕迹,甜水巷的“甜水”是阿拉伯语“中国山岗”的音译;杏花巷的“杏花”即是阿拉伯语中的“造船”;蓬莱北街的“蓬莱”是“真主至大”之意……
“蕃坊”成为了宋代广州城中的一个独特景观,他们的民情风俗给广州注入了一种奇特的异国情调。这里有戴20多枚耳环的波斯妇女,有“西装革履”欧洲人,还有嗜嚼槟榔的东南亚人……
由于居住在“蕃坊”的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最多,这里还建起了中国第一座清真寺——怀圣寺。现在,光塔路就是以坐落在这里的怀圣寺光塔而得名。
对于外国友人的生活习惯、宗教礼仪,宋朝的广州人不仅非常包容,甚至有人模仿起他们的衣着——头戴白巾,脑后垂长带。后来,宋刑法指出:“广东之民多用白巾,习夷风,有伤教化,令州县禁止。”
一些广州人还想模仿番客使用外国香料。其香味非常浓烈,走在街上,往往还没看见番客,已先闻到其香,走到身边时便香得几乎透不过气来。广州有商家想仿制大食国的蔷薇水,但因为没有蔷薇原料,只能改用味道较淡的素馨。
外国人与广州人的融合还体现在婚嫁之事上,不少“外来郎”找了“本地媳妇”。根据《宋刑统》的规定,暂时居住蕃坊的外商,不得与中国女子结婚;长期定居的则可以与中国女子结婚(赵姓除外,因为皇帝姓赵),但不得带出国。
总体而言,大宋年间,朝廷与官府对外国人是非常宽容和优待的,外国人与广州人也能和平共处,广州已逐渐具有国际城市的雏形。
03
学生哥,有机会出人头地!
由于广州是财富汇聚之地,加上远离主流文化中心中原,所以在宋代,外地人对广州持有“斗争射利,未尝知学”的偏见,认为广州是文化教育的“沙漠”。
其实不然,广州教育制度在宋朝已经比较完善。在宋朝庆历(1041~1048)年间,广州在西城番市附近,将一座孔庙改建为学校“广府学宫”。后来经过多次迁移和扩建,广府学宫的范围涵盖如今中山路、文德路、文明路至府学西街之间的一大片区域。现在,第13中学、中山图书馆少儿部、文德路小学、第一工人文化宫等都在其遗址上建成。
而除了府学这类“公办学校”,宋代的私立书院更为蓬勃。自古以来,教育都是“立学官,取仕家子弟”,但宋代书院的出现,打破了官家对教育的垄断。嘉定十七年(1224),广州第一所有文字记载的书院——禺山书院诞生,位置大约在今城隍庙西侧。
学生哥们苦读圣贤书的目的,大多都是为了科举考试。其实在宋代以前,广东科举考试没有固定场所,大多在佛寺中举行。到了宋代,广东兴建贡院,科举中的省级考试逐渐有了固定场地。
为了防止作弊,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封卷制度。“阅卷老师”不仅看不到考生的姓名,还无法通过辨认字迹徇情打高分,因为誊录人员会将试卷用朱笔誊写,再送给考官评阅。
而且考官都是朝廷临时委派的,获任后要马上赶去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这也被称为“锁院”。
宋代的省试和现在的高考有不少相似之处,十分讲究公平性,学生哥若想贿赂考官可谓非常之难!
广州学子如果能中举,还会经历一个特殊的仪式——簪花。新科进士入朝谢恩、祭祀孔圣、拜谢恩师、座主时,都要簪花。活动结束时,有些大胆的贫民、乞丐、娼妓,便在半途哄抢他们头上的花朵,以沾一点喜气。
簪花成为一个与科举高中相关的特殊符号,因此广州男人簪花的风气大盛。辛弃疾的词写道:“今夜簪花,他年第一。”正反映了宋代读书人的心理。
另外,有意思的是,宋代的广州已经有国际学校 “蕃学”,以及面向这些“外国留学生”的科举考试“宾贡科”。
蕃学会选择既有学问、又熟谙外商生活习俗的博学之士为老师,招募外商子弟,学习中国文化。若通过科举考试,外国学子还可以进入仕途,因此蕃客们也热衷于送孩子到蕃学读书。
04
包租公,摁摁脚就可以搵钱?
读书辛苦,开店不易,那什么是宋代广州人最向往的职业呢?答案大概率是包租公了!据说,当时广州流传一句话“僦屋出钱,号曰痴钱”,意思就是盖房出租当房东,赚钱轻轻松松。
包租公之所以能摁摁脚搵钱,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宋朝广州的租房需求非常之大。据史料记载,宋朝商品经济发达,村民农忙时下地干活,农闲时就往城市跑,做点流动生意。流动人口一多,房屋租赁业自然就发达。
而在这些流动人口里,很大一部分是上文提到的外商,除了决定长住广州、为此置地盖房的少数人,其他像候鸟一样的外商,都要租房住。
此外,每逢考试季或升学季,各地学子云集广州,府学周边的房子顿时供不应求,房租应声而涨,还出现了“群租”、“短租”各种名堂。这一现象,不禁令人想起每年高考、考研期间,考场附近酒店的价格水涨船高的情况。
后来,连广州府学的管理者也耐不住赚“痴钱”的诱惑。学校也出租房子,呼做“房廊”。而朝廷并没有反对学校这种做法,毕竟租房挣来的钱,可以用于学校自身的发展,有助于减轻财政负担。
值得一提的是,宋代的房东和租客交易,必须经过“中介”。当时的地产经纪被称为“牙人”,也有自己的行会。按照朝廷的规定,租赁必须由“牙人”在中间作保,督促双方签订合法的契约,并且到官府报备,交上一笔“租赁税”,这单交易才算合法。
其实,在宋代的广州城里,大家很少绕过中介直接交易。因为经过正式的租赁程序后,租客们能享受不少福利。
例如,官方规定包租公要给租客五天的“免租期”,让租客安心搬家;包租公不能随意涨租,或者找各种理由把租客赶走。
同时,宋朝的广州租客还能时不时体验减免房租的“惊喜”。新年期间,包租公一律免租金三日;如果发生瘟疫或饥荒,朝廷也会下令减免房租,有时甚至一下子减免十天半个月的租金。
不过,屏幕前的租房一族不用太羡慕,毕竟“羊毛出在羊身上”,包租公们总有办法赚钱……
无论是包租公还是小租客,无论是打工仔还是大老世,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普通人,共同构成了大宋年间的广州生活画卷。相对开明的朝廷统治,生机盎然的经济贸易,充满智慧的城市管理,中外交融的文化氛围,描绘出这个时代广州风貌的底色和基调。
各位自己友,
如果“穿粤”回宋朝的广州,你会考虑做什么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文献:
《广州传》.叶曙明.
《越秀史稿》. 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政府地方志.
《宋代广州开茶楼先交“入行费”》.广州日报.
《你可知古代广东人在哪参加“高考”?》.羊城晚报.
《宋代广州租房必须找“中介”》.广州日报.
原创文章,作者:Bunn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请不要穿粤回到宋朝的广州,因为我怕你不想回来……》https://www.gznf.net/story/78584.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