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全面抵制日本文化?一百年前张之洞就试过……
今年1月,视频博主“战马行动”指控南京一商场招贴有日本元素的装饰画,迫使商场撤掉;3月,农夫山泉被众多抖音博主指,旗下产品的图标与包装含有诸多日本元素,甚至红色瓶盖也被指责为形似日本旭日旗;前几日,广州动漫星城内,一名男子看到《盗墓笔记》的签绘板,误认为是日本动漫,最后激动地砸烂了签绘板……
▲左右滑动查看图片,图源网络
那日本元素,是不是真的那么十恶不赦呢?而作为中国人又是不是要抵制呢?我只能说,我们现在使用的现代汉语白话文之中,本身就存在大量日本元素……
大家都知道,日语书写系统源自于公元四世纪由中国传入的汉字文言文,但我们现在使用的现代汉语白话文,又有极其大量的词汇是借自于日语的。
随便翻开一张中文报纸,里面的“电话、杂志、标语、百科、干部、法人、情报、沉淀、抽象、暴力、场合、防疫、版权、直接、间接、肯定、否定、象征、艺术、科学、美学、美术、哲学”等等大量的词汇其实都是来源于日文的创制。
原因是,日本在十九世纪黑船来航事件之后,有大量的日本知识分子将来自欧美的书籍翻译成日文,在翻译过程中很多原本中文和日文都没有的概念和术语,就需要创制新词。
▲日本黑船事件,图源网络
日本明治维新后,一跃成为击败大清和俄罗斯的亚洲强国。所以,在十九世纪末到二十世纪初,有大量中国青年前往日本留学,寻求强国之路。其中就有我们熟悉的秋瑾、廖仲恺、蒋中正、蒋百里、何应钦、蔡锷,鲁迅、王国维、李大钊、陈独秀、郁达夫、周恩来、田汉、郭沫若等等。
据统计,单单在1905至1906年间,到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就超过两万人。这些中国留学生,后来对于推动中国国内革命,发起新文化运动,乃至后来领导抗日战争,都有着非常积极和巨大的作用。
这个期间,中国的知识分子翻译许多来自外国的新名词和新术语的时候,很自然就直接借用了同样使用汉字的日语词汇。
▲1906年中国留日学生,图源网络
当然,还有一些词汇是中国古汉语原有的,例如“演说、主义、经济、社会、文学、文明、教育、艺术、思想、自由、交通、流行、革命”等等,但使用并不频繁,日本学者翻译欧美著作的时候,重新赋予了其新的内涵,令其与古汉语的原意有了很大的差别。
以“社会”这个词为例,在中国古汉语里面原指民间的节日集会,即类似于现在说的“庙会”,后来在日文里面,这个词对应英文的Society,泛指人类群体,并影响了中文现在的用法。
还有一些欧美词汇是原本有中国译法的,但后来改用了日文译法。例如英文的“Telephone”最初在中国是翻译成“德律风”的,但后来亦改用了日文中的“电话”这个词了。
▲图源网络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个小故事。
清末的时候,张之洞请幕僚路孝植拟一个办学大纲,但见草稿中有“健康”一词,便勃然大怒,在上面批注:“健康乃日本名词,用之殊觉可恨。”而路孝植就回怼道:“‘名词’亦日本名词,用之尤觉可恨。”于是张之洞无奈之下,只好将“日本名词”改称“日本土话”。
▲张之洞,图源网络
现代汉语之中,借用日文的词汇究竟有多少呢?因为词汇数量太多,而且不断更新,加上统计方法和标准也不同,所以很难有个确切的答案。至于有说法指,现代汉语之中70%的外来词都来自日语,现代中国人离开这些日语借词就无法沟通。我觉得这个比例就恐怕过于夸张,并不可信。
但对于我们中小学课本常客的鲁迅先生,就有人研究过在他的所有作品之中,一共有3436个中日同形词,其中有1180个词属于日文借词。
▲鲁迅,图源网络
除了词汇以外,现代汉语中还有很多表达形式也是来自于日语,例如超强、超爽、超能力、准新郎、准妈妈、准媳妇、故事性、趣味性、观赏性、技术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直至新文化运动一百年后的今日,日语词汇依然不断丰富着现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例如“达人、宅家、暴走、声优、女优、人气、攻略、进击、鬼畜、萝莉、御姐、素人、社畜、逆袭、二次元”等等,除了在中国的电视节目以及互联网上出现外,也越来越多出现在正式的官方媒体报道以及出版书籍上。
在这里,我就不想对近期各种越演越烈的阴谋论进行任何的驳斥了,因为对于不讲道理的人来说,你跟他们讲再多的道理都没用。
至于对于讲道理的人来说,我想表达的是,所有的文化都是在互相影响之中不断发展,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盲目抵制一切外来文化,只会陷入故步自封的状态之中,阻碍国家发展。
各位自己友,
你平时会经常使用来自日文的词汇吗?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劳震宇,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还从农夫山泉找日本元素?看看现代汉语中的日文词汇吧!》https://www.gznf.net/story/121792.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