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朝高考指南书……

伴随着“龙舟水”,一年一度的高考在今天落下帷幕。每届高考,都是城中盛事,就算几百年前也是如此。

那么,古代的广州学生哥又是怎么度过人生中的重要考试呢?今天,我们一起穿越回清朝,沉浸式体验古代“高考”……

01

千军万马凌晨入考场

清代,广东的学生哥一般先参加童试,以取得生员资格。接着他们参加乡试,相当于省级考试,考中者称为举人。举人将在第二年进京参加会试,若通过就能进入最后一关——皇帝亲自监考的殿试

和如今的高考一样,乡试意味着要和全省的读书人竞争,但从考试规则和应考环境来看,古代学子要艰难得多。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图源网络

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每次考三场,一场考三天,也就是要考足足九天,分别在八月的初九、十二、十五开考。

由于参加乡试、来自全省各地的的学生哥众多,考生在考试前一日的凌晨3-4点,就得早早地在贡院门外排队,听候点名入考场。

大家全副装备,有的考生肩背篮筐箩筐,有的考生拖着四个铁轮的竹箱,里面装着文具、餐具、被褥、衣服、食物,队伍浩浩荡荡。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广东学子参加乡试,图源网络

现在的高考有安检,古代也不例外。考场对考生携带的物品有所规定,比如砚台不能过厚,带入考场的食物要切开检查。此外,书籍、文卷及其他杂物一律不得携带,以防夹带作弊。

当然了,最重要的物品还是考试证件,古代考生要准备好结状和“准考证”。

在应试之前,考生要在结状上填写籍贯、姓名、年龄、身貌、三代履历等,并须同考者5人互相作保,再请本县1名廪生(由政府给以补助的生员,通常是成绩一等的秀才)作保,以确保考生籍贯无误,家身清白,非娼(妓女)优(优仱)隶(贱役)皂(执役,如衙役)之子孙,及无居父母之丧者。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结状即担保,图源网络

考生须凭证进入考场,为防假冒顶替,凭证上会注明面部和身体特征。不过在没有照片的情况下,考验的就是验证人员的洞察力和公正性了。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考试凭证,图源网络

经过搜检后,考生就能领取试卷入场。为了方便大家尽快找到自己的号舍位置,贡院会给考生发放一张座号便览,上面标明各号舍所在的方位,这一设计可谓十分人性化。

次日子时(23时至1时),考场就会发放答题纸,第三天戌时(19时至21时)收卷清场。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比起现在的三天高考,古代学生哥的乡试过程更加漫长,此时还有一群人受着同样的“煎熬”——考官。

每逢乡试之年,朝廷就会召集在京正途出身的官员,挑选出到各省主持乡试的考官。考官们不仅负责出题,还负责监考。为了保证考试公平公正,考试期间,考官必须切断和所有亲朋好友的联系,被封闭在考场之内,待乡试结束才可“解封”。

02

吃住考一体的迷你单间

应试答题是乡试的重头戏,那么考试环境怎么样呢?

清代广东贡院,北起广州中山路,南至文明路,东到越秀中路,西及德政中路一带,是当时中国的四大贡院之一。同治六年,整个广东贡院面积就超过7.3万平方米。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广东贡院,图源网络

贡院坐北朝南,呈现长方形格局,中轴线上建筑楼一字排开,两侧密密麻麻分布着考生答题和居住的区域——号舍。同治六年,广东贡院中的号舍就曾达11708间之多。

九天六夜,考生答题、吃饭、睡觉都被锁在这不足2㎡的单间里“末代探花”商衍鎏曾回忆称“举手可以及檐”。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号舍,图源网络

号舍内提供两块木板,答卷时,一块铺在下层做凳子,一块铺在上层做书桌;睡觉时,两块木板拼起来就是一张简易的床。

每个号舍的屋顶盖着瓦,但没有门,不少考生会带上油布防止风雨侵袭。号舍之间用砖墙相隔,一条巷中有号舍数十间,厕所在巷子尾部,考生如果“黑仔”分到巷尾的号舍,就只能忍着臭气作答了。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号舍,图源网络

不幸被分到“臭舍”还不是最倒霉的,传说有一位考生刚领到试卷,一只老鹰就从天而降,抓走试卷,高飞而去。考生要求补发试卷,考官言此为天意,拒绝补发。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近代广州教育轨辙》记载了老鹰偷试卷事件

除此之外,乡试的监考也非常严格。东西两侧号舍之间有一座两层高的明远楼,巡查主考官站在楼上一览贡院,监督考生有无“出猫”。另外,号舍的四角还设有鼓楼和望楼,考官就站在高处观察情况。

如果想找外援“通水”,也是非常困难,因为广东贡院外墙铺满荆棘,外棘墙高一丈五尺(约4.8米),内棘墙高一丈(约3.2米),想攀墙也难以下手。

03

金榜题名开party

乡试结束后,考生可以暂时松一口气,阅卷的重担就放到考官的身上。

为了防止徇私舞弊,乡试实行誊录制度。“阅卷老师”不仅看不到考生的姓名,还无法通过辨认字迹徇情打高分,因为誊录人员会用朱笔重新抄写考生答卷,再送给考官评阅。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考卷,图源网络

阅卷结束,就到放榜的日子。由于发榜多在寅日或辰日,而寅属虎,辰属龙,于是人们就把榜文公告称为“龙虎榜”。又因为放榜之时正值桂花盛开的九月间,所以又称为“桂榜”

中山图书馆西面的“龙虎墙”,德政中路的“拾桂坊”,以及龙虎墙与拾桂坊之间的里巷“龙腾里”,这些地名都与乡试有关。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龙虎墙,图源“i广州”

每到放榜之际,龙虎墙前人头涌动,也催生了一些职业报信人,他们一得知谁人榜上有名,就会赶去那户人家报喜,主人家便会派利是给这些报信人。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看榜,图源网络

而凭借实力和运气金榜题名的举人们,在放榜的第二天要参加一场官方组织的“庆功宴party”。

宴会在巡抚衙门举办,主考官与巡抚身穿朝服,新科举人依次谒见。开宴时大家齐唱《诗经·小雅》的首篇《鹿鸣》,所以这场party也叫作“鹿鸣宴”,为一届乡试画上圆满的句号。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鹿鸣宴,图源网络

考试结束,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同治年间,广东乡试考生可达万人,但朝廷规定各省各有录取限额,广东可取录一百一十名,录取率仅约1%

据统计,整个清代广东共产生举人6千多名,中国近代史上著名人物康有为、梁启超也曾在广东贡院考试中举。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同年同科考生的通讯录——同年单,图源网络

然而,随着历史环境的变化,清末科举制的弊端日益凸显,遭到包括洋务派、维新派等在内的有识之士的猛烈抨击。1905年,科举制正式被废除。

科举考试终结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如今在广州,广东贡院仅存的遗迹明远楼岿然独存。

 

300年前的广东学生是如何“高考”的?

▲今明远楼,图源“广州越秀发布”

虽然“一考定终生”的影响力日趋减弱,但“考试”二字对于大多数学生哥来说,仍然是改变命运的人生大事,也是社会阶层流动的重要途径。

 

最后,祝各位高考考生天道酬勤,金榜题名!

各位自己友,

你觉得古代读书人和现代学生哥,谁更不易?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