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千万乡音,有一天会全部消失吗?
4月3日,博主“阿单太古”在B站上传了一段视频,内容为博主致电了上海徐家汇书院与当地文旅局,他建议将徐家汇书院的上海话译名“ZIKAWEI”改为汉语拼音“XUJIAHUI”。
他认为,公共事业单位的译名不应该以方言作为基准发音,应该以普通话为基准。
▲图源网络
视频发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不少上海网友对此事反应激烈,甚至不少广东网友也参与到讨论之中……
01
方言译音与汉语拼音之争
据悉,本次事件涉及的上海徐家汇书院,其前身是徐汇区图书馆,历经修建与改名后,于今年1月1日对外开放。
此次引起争议的正是“ZIKAWEI LIBRARY”这一英文译名。图书馆工作人员表示,“ZIKAWEI”是上海方言,在外文历史典籍中也能找到出处。
▲图源网络
而该发布视频的博主认为,图书馆作为事业单位,译名应采用基于普通话发音的英文字母,不可挑战普通话的正式性与官方性,这是“最好最推崇的”。
他还称,如果真的使用方言,最好剔除上海话中受曲艺影响的发音,如“ZI”。
根据博主最新视频内容,当地文化旅游局向他反馈:徐家汇书院有可能会采纳这一观点,目前仍在综合专家意见。
▲博主观点,视频截图
对于此事,有网友对博主表示支持,认为公共场所译名应保持统一,但亦有不少网友提出了反对意见。
从法理层面看,中国现行的语言文字法律、政策并没有“一刀切”地规定只能用汉语拼音,相反为有丰富历史信息的译名留下了必要的保留空间。
1978年国务院文件指出,对于约定俗成、影响广泛的中国历史人名、历史地名,可以沿用旧有译名,不必统一为汉语拼音方案。
上海广播电视台高级编辑、上海市非遗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原上海市曲艺家协会副主席葛明铭向我们表示:“ZIKAWEI”是当年法国传教士模仿上海话读音,以法语字母来拼写的注音,已成为一个历史文化现象。在一些历史文化意味强的场合运用,并不违背国家相关的规定。
▲葛明铭,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还有广东IP的网友质疑,中山大学、中山纪念堂的英文译名就使用了“Sun Yat-sen”,这同样是粤语译名,难道也要改吗?
另外,上海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丁迪蒙介绍道,上海话中“ZI”等尖团音具有悠久的历史,只是这类发音渐渐消失在日常表达中,反而曲艺原汁原味地保存下来。
而该博主认为尖团音是来自上海曲艺,所以要剔除,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本末倒置”了。
▲博主观点,视频截图
还有网友担心,上海话式微,如果本地人都不愿意接受与保留方言元素,那么方言的发展空间会不会越来越小?
02
被上海人举报的上海话
实际上,上海人对于上海话传承的焦虑由来已久。上海话是吴语的重要代表,在江浙沪一带的影响力较大。历史上,不少上海人亦曾移民到各地,因此在香港、台湾以及美国、日本、澳洲等地区和国家,上海话亦有不少使用者。
然而,相对于粤语来说,上海话在上海,却早已陷入传承危机与发展困境。
▲网传统计图,图源网络
一方面,作为一线大城市,上海与广州一样经历着人口大规模流动。自改革开放之后,中国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从中西部内陆地区转移到东南部沿海地区。
2021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上海2487.1万常住人口中,包含外来人口1047.9万人,占比42.1%。随着本地人口与外来人口的比例改变,部分公共场合总是普通话优先。
▲上海火车站,图源网络
根据2016-2017年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开展的“上海社会认知调查”,对于迁居上海的人而言,越是年轻,越是不愿学习上海话,会说上海话的外地年轻人已是凤毛麟角。
可以说,外地人对于地方语言的学习动机越来越弱,本地人说上海话的语言环境也愈发萎缩。
▲图源网络
另一方面,本土文化教育的缺失,进一步加剧了上海话的传承危机。
吴语研究专家钱乃荣指出,1992年起,上海市硬性规定所有中小学生课下不允许讲上海话,造成了1985年及以后出生的孩子在入学后难以和同龄人用上海话交流,“这意味着从85后的孩子开始,上海话传承出现了断层”。
不少90后上海网友也回忆道,很多学校会对说地方语言的行为进行处罚,例如扣行为规范分、在班会上被批评、被要求写检查。
▲网友经历
而00后的情况更加不乐观,上海社科院曾在2012年对当时就读中小学的00后开展调查,结果显示,上海本地学生中只有60%的学生能完全听懂和基本会说上海话。
按照联合国濒危语言评估指标,代际传承脱节及断裂是语言濒危的明确信号。如今广州有“土生捞仔”的说法,不少上海人也自称是“洋泾浜”(上海话里指一个人说本地话不标准)。
03
比起粤语,沪语危机更大?
尽管不少广东人对于粤语的未来都感到忧心忡忡,但相对而言,上海话的处境似乎似乎比粤语更加岌岌可危。
首先,上海话在文字系统上的普及度与成熟度远弱于粤语。
例如上海话拼音尚无官方方案,目前主流有“吴语拉丁化方案”、“通用吴语拼音方案”、“上海话拼音方案”三类。2008年,首个与“上海话拼音方案”对接的上海话输入法才开始面世。
粤语拼音虽然也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案,但粤拼的应用程度较高。例如香港和内地朋友在互联网时代最常用的“香港语言学学会粤语拼音方案”,有见于香港人名、地名、街名等英文名称的“香港政府拼音方案”,还有香港的中小学广泛采用的“香港教育学院拼音方案”。
▲粤拼学习网站,图源网络
除此之外,相较于上海话,粤语拥有较为完善的文字书写系统,书面化程度更高。
有“知乎”网友曾提问“上海话明明有正字,为什么很少有人使用?”
有跟帖网友认为,粤语有正规的字和音的对应,口头语可以对应到统一的书面语。但是大多数上海人难以掌握这样一套统一的书面表达方式,写上海话时,大多随意使用普通话中的同音字。
吴语研究学者钱乃荣曾表示,一种方言只有用文字记录下来,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缺乏正音、正字地基的方言像流沙,很容易就流失了。
▲网友提问
其次在文娱作品的繁荣程度上,粤语比起上海话优势更强。
80至90年代,香港特殊的历史环境,形成了宽松开放的文化创作氛围。使用粤语创作的电影、电视剧、歌曲等,不仅风靡全中国,乃至全球华人亦为之着迷。
▲图源网络
虽然随着时代的改变,粤语流行文化的后继发展略显疲乏,但仍具备一定的影响力。就以去年大热的《声生不息·港乐季》来说,其正片在内地视频平台的播放量超过30亿,在社交平台上也引起非粤语母语观众的关注与讨论。
▲图源网络
相较之下,使用上海话创作的文艺作品影响力小得多,近年来更是逐渐式微。
例如在上世纪在20-30年代,上海地区形成的新兴戏曲剧种——滑稽戏。其具有强烈的喜剧色彩,表演者演出时一般说上海话,掺杂着许多当地俚语。广东人熟悉的《七十二家房客》,其原版正是上海滑稽戏。
▲滑稽戏版《七十二家房客》,图源网络
而如今上海滑稽戏屡受冲击。一方面,老一辈笑星逐渐老去,新一代笑星稀缺,上海演员马莉莉曾表示,现在越来越难招到发音合格的年轻演员。
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年轻人听不懂上海话,观众进一步流失。21年,在一场公益演出上,有市民表示听不懂上海话,甚至要求滑稽演员用普通话演戏。
▲图源网络
在电影领域,上海话电影也曾有出彩作品,如1994年潘虹、刘青云主演的《股疯》、2016年葛优、章子怡主演的文艺片《罗曼蒂克消亡史》、2021年徐峥、马伊琍主演的《爱情神话》,对白都是以上海话为主。
但这些电影激起的水花远不如名声大噪的港片,数量上也是屈指可数。
▲图源网络
总的来说,在现代化社会中,方言拥有完善的文字系统是“阳春白雪”,具有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娱作品是“下里巴人”,两者同样是方言保持生命力的重要保证。如果同时失去,一门方言恐怕难以再跟上时代的步伐。
04
多少乡音已消失?
今时今日,如何传承和发展自己的乡音母语,无论是对于上海人还是广东人,乃至全国各地的人们来说,都成为了一个躲不开的问题。
上海、广东地区尚属经济发达地区,对于保护本土语言的声量也更大。那么在其他经济不那么发达的地域,一些小众的方言是否已经无声无息地消失呢?
▲图源网络
2018年,浙江师范大学的师生曾前往浙江大坑村,对当地畲族人的方言“畲话”开展调查。结果显示,大坑居民现有140多人,25岁以下的畲族人基本已不会讲畲话。
同时,村内老人居多,空心化现象突出,年轻一辈大多背井离乡到大城市发展,说方言的机会自然越来越少,那么随着留守老人的逝去,畲话似乎正走向“绝迹”之路。
▲图源网络
实际上,一种语言的消失速度比我们想象中的快得多。从全球来看,自1970年起已有近400种语言失传。目前世界上现存7000种语言中,有一半的语言只有不到一万名使用者,而四分之一的语言只有不到千名用户,除非采取有效措施,否则在一个世纪之内这些语言(至少3000种)都会消失。
▲图源水印
值得一提的是,在保护方言的讨论中,不时有网友把方言和普通话放在二元对立、此消彼长的位置上。其实,保护方言与使用普通话并不冲突。
早在1958年,周恩来总理就说过:“我们推广普通话,是为的消除方言之间的隔阂,而不是禁止和消灭方言。方言是会长期存在的。方言不能用行政命令来禁止,也不能用人为的办法来消灭。”
而从广州80后在生活和工作上的沟通,普遍都自由切换地道粤语和标准普通话的情况来看,学习普通话并不会构成对传承粤语的障碍。
▲图源网络
语言既有工具性的一面,又影响着一个人的世界观、价值观,更象征着一种情感归宿。
无论是一线城市还是偏远小镇,无论天南还是地北,无论通俗还是晦涩,更无论优美还是别有风味,语言本身就是不同地区最具有特色的名片,更是宝贵的文化根基。
各位自己友,
你对地方语言的传承与发展有什么建议?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Bunn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被上海人举报的上海话,比起粤语更加岌岌可危……》https://www.gznf.net/story/101402.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