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日
宋 刘翰
乱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声无觅处,满阶梧叶月明中。
立秋,秋天的第一个节气,即夏去秋来,阳气逐渐收敛,凉气逐渐增多,万物转为收敛、聚拢。《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而这“楸”就是一种对秋天感知非常敏感的植物,叶子一落大家就知道秋天来了。在北宋时,女子和儿童都喜欢把楸戴在头上,意思是可保一秋平安。
除了楸树,还有梧桐也是”报秋树“。古时候,宫里的人总会把这盆栽移入殿内,等梧桐落下太史官便高喊:“秋来了!“报秋的声音便一个接一个地往外传。
因此古人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意思是当人们觉得风吹过感受到凉意,早晨地上会有白雾出现,而寒蝉也开始鸣叫时,“立秋”就到了。
不过,立秋并不意味着高温天气就此结束,至少广东地区仍然炎热。在气象学上,连续5天平均气温降到22度以下才能算是秋季的开始。显然,一直三十多度的广州仍在“盛夏”。
这是因为华南地区处于低纬度,太阳直射海洋,而海洋有吸热慢放热慢的特点,这样大陆平均气温达到最高,夏季季风也是最强的时候。当副热带高压覆盖陆地时,气温闷热,此时的状态正是大家常说的“秋老虎”。
民间有句俗语:立秋到,贴秋膘,冬去春来身体好。但对于仍然酷热的广东地区来说,此时进补还太早。因此,南方地区民俗一般是“啃秋”,就是吃西瓜。广府地区的民众喜欢煲汤清热,潮汕地区的民众则会炒菜茶,而客家地区的民众会吃糍粑。
立秋,谨防“多病之秋”
因为目前广东地区还处于高温高湿的天气中,谨防秋老虎发威,避热纳凉的同时,也要注意换季温差。特别是早晚和一场大雨过后,温差会加大,从室内到室外要适时添衣,这时候开空调的房间要注意温度不要过低,睡觉时肩颈、腰腹的保暖。
此时要主要慎防伤风感冒,而且感冒还容易诱发心脑血管,老人以及心脑血管患者、呼吸系统疾病患者抵抗力弱,进一步发生感染。
《管子》中记载:“秋着阴气始下,故万物收。”秋内应于肺,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因此注重润肺去躁十分重要。
再加上秋天干燥,气燥易伤肺,适当进行养阴润燥,并进行一些增强肺部功能、肺活量的运动是非重要。例如太极、八段锦等缓慢且看中呼吸的传统项目就非常适合老人或体质弱者。
外部干燥也容易让身体体内水分蒸发,身体缺水的情况下,血管比较脆弱。因此有胃部疾病的患者要注意饮食、规律作息,以免加重胃部负担,导致病情恶化。
立秋还有句俗话叫:“秋瓜坏肚。”意思是瓜类大多比较寒凉,吃多了伤脾胃。不吃瓜但可以多吃果,例如秋梨,止咳润肺;龙眼,安神滋补。
立秋后,食咩好?
《素问·脏气法时论》中提到:“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因此“少辛多酸”,少吃辛辣食物、多吃味甘多酸果蔬是立秋食疗的重点。另外不吃过热、过硬、过辣、难消化的刺激性食物,能很好地保护胃部。
这次立秋推荐喝土茯苓党参元肉汤,配料需要土茯苓、茯苓、党参、陈皮、元肉。
茯苓在《本草纲目》中载:“逐水缓脾, 生津导气,平火止泄,除虚热,开腠理。泻膀胱, 益脾胃,治肾积奔豚。”其味甘淡、性平,可入心、脾、肺、肾经,具有健脾安神、利水渗湿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小便不利、水肿及痰饮。
而陈皮具有健脾和胃,理气燥湿。橘皮味辛苦而温,气味芳香入脾肺,功能具有健脾和胃,理气燥湿的作用。还有元肉,即龙眼肉,含葡萄糖、蔗糖和维生素A、B等多种营养素,具有养心健脾、益气补血、健脾和胃、营养肌肉的功效。
用这些材料和猪骨或老鸭煲一煲汤,在天气无常的立秋,一家人坐一起喝上一碗无比惬意。
煲汤方法如下:
先把各种汤料洗干净,然后猪骨焯水。汤料冷水下锅,大火煮至沸腾后把猪骨放进锅中,大火煲半小时后调至灯芯火再煲一个半小时即可,饮用前加适量盐调味。孕妇禁用。
以上有关汤膳养生知识
由【御医厨房】的池医生提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作者:河马,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立秋到了,劝你少吃瓜多喝汤!》https://www.gznf.net/neighbor/67116.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