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日同老友行咗转北京路。同大部分广州仔一样,我好憎北京路,好多人、好逼、好吵!而我嚟,只不过系因为“路过”。闲计之中,同老友倾到“最广州”嘅美食。有人话“艇仔粥”,有人话“叉烧”,有人话“白切鸡”,都有人话“炒牛河”。虽然佢哋讲嘅,我全部都中意食,但系讲到“最”,我只有一个回答:牛杂。
2017年 1月14日 星期六 雨
今日同老友行咗转北京路。
同大部分广州仔一样,我好憎北京路,好多人、好逼、好吵!而我嚟,只不过系因为“路过”。
闲计之中,同老友倾到“最广州”嘅美食。有人话“艇仔粥”,有人话“叉烧”,有人话“白切鸡”,都有人话“炒牛河”。
虽然佢哋讲嘅,我全部都中意食,但系讲到“最”,我只有一个回答。
牛杂。
PS:上文为本人日记原文,有不少错字,望谅解。
吵—嘈 计—谒 中—钟
”

正好,近排都收到唔少自己友嘅意见。
讲起牛杂,佢嘅起源一直有好多争议,说法都好多,有人话系“祭祀农神”嘅习俗、有人话系“白牛仙女七星岩”嘅神话传说…
而起源地都一样众说纷纭,有山东、有湛江、仲有唔知边度嘅一条古村…
牛杂喺广州兴起,我认为呢个说法比较有说服力:
清末民初,广州回族人主要聚居喺东起大南路南胜里,西迄光塔路、惠福路一带,回族人经营嘅食肆经常同族外人嘅饭馆犬牙交错。
当时,四牌楼有一间利栈茶居。一个叫阿德嘅外省回民,初来广州,去到利栈食唔到牛肉。族外老板信关帝,因为关帝脸色通红唔食牛肉,佢就呃阿德,广州人都唔食牛肉!
后来阿德了解实情之后,为争口气,阿德留喺广州,喺利栈正对面开咗间店,取名“牛香”,首创卤水牛杂,前所未有,而且风味独特,所以客似云来。
曾经有外省朋友问我:“为什么你这么喜欢吃牛杂?”
我谂咗下,一时间真系答唔到呢个问题,只不过,我又真系好钟意食牛杂!正如上面嗰位自己友讲嘅“扫街必食”,但唔同嘅系,我唔钟意“扫街”。
扫街:比喻,指到处吃街边小食。
又回想起过往二十年,有时一年半载先食一次烧鹅;过节生日先食一次鸡;虽然经常饮茶,但都唔系次次想食虾饺干蒸糯米鸡。唯独是牛杂,唯一系我经常食,又经常想食,而且食极都唔厌!
小学、初中、高中,无论学校有几多个校门,校门口都梗会有一个“牛杂阿姨”或者“牛杂阿伯”。佢哋推住部“走鬼车”(或单车),每逢放学就会嚟到校门口摆档。
阿姨阿伯风雨不改,日日准时。而更加风雨不改嘅系,牛杂档肯定会堆满为食嘅学生哥!
好多老友都问我:”你咁了解广州,一定知道边度嘅牛杂好食啦!“
云吞面去宝华,肠粉就去银记,鱼皮就陈添记?
呢啲都系废话,我当然唔会同你讲呢啲啦!
但系好抱歉,我冇办法话畀你知,边度牛杂好食。唔似云吞面同肠粉,牛杂好唔好食,并冇一个多数人认可嘅标准。
有人钟意牛杂配搭混酱,有人钟意牛杂加上咸酸;(混酱:海鲜酱、辣椒酱、番茄酱、甜酱的相互配搭)
有人钟意牛筋入口即化,有人钟意牛筋软糯带劲;
有人钟意萝卜爽口清甜,有人钟意萝卜煮烂入味;(煮烂入味:即萝卜不用牙齿咬,用舌头和上颚轻轻一压,萝卜便散开,渗出牛杂香味)
虽然我唔可以话畀你知边度牛杂好食,但我可以话畀你知:点样嘅牛杂先值得食!
与公司附近某牛杂大叔对话:
大叔:……我唔敢话我啲牛杂好正,但系一定足料足味!
我:梗系啦,梗系啦,如果唔系我都唔会成日嚟买啦。
(呢位大叔好串…)
大叔:嗱,教精你啦,牛杂好唔好食,一眼就睇得出噶!
一睇煲,煲牛杂就好似冲茶咁,牛杂煲得耐,煲得多,个煲面一定有一层深色嘢噶,个煲新净嗰啲,一定煲得少!
二睇火,睇下佢用煤炉定用炭火,完全唔同味啊!
三睇手势,老板串牛杂剪牛杂唔熟手,搞到啲牛杂旧大旧细,好食极都有限啦!
仅代表大叔意见,
虽然我十分赞同!
最后补充本人一点意见:
牛杂喺广州兴起超过百年历史,“市井美食”自然要喺“市井”寻找。如今通街都有嘅“X状元”、“XX牛杂”,好唔好食,见仁见智。北京路、文明路某一啲小巷里面,我相信你会搵到惊喜!
具体位置
▼▼▼
私聊羊城网阿咩(微信:gznffans)
留言【搵食】
阿咩会拉你入群,成为
【为食自己友】
大把搵食咨询等紧你!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