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西南宁出现了一样都东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限购猪肉票!
难道曾经的计划限购肉类的时代再次来临?我们又要回到凭票消费的时代?

从9月1日开始,广西南宁市开始实施猪肉价格临时干预措施。在南宁市10个农贸市场,开始在定点摊位上架销售限价猪肉,限价肉按低于前10日市场平均价10%以上的价格销售,主要供应精瘦肉、五花肉、前后腿肉、排骨这4个主要消费品种,每位消费者每日购买不超过1公斤。
这个猪肉票主要是,让大家在有限的数量里,吃到比较低价的猪肉,而不是只能吃限定重量的猪肉。
说起这个猪肉票,大家可能会回想起那段凭票买粮,节衣缩食的日子。
1955年,中国全面实行凭票购粮,“票证时代”正式开始。
因为实行计划经济,人们生产积极性不高,导致物资紧缺,大家不得不勒紧裤腰带过日子。无论买什么物资都需要有票,没有票,再有钱也买不着任何东西。
各地的商品票证一般分为三大类“吃、穿、用”,当然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票证。
粮票是按照地域划分,对应的地方使用对应地方的粮票,如果遇到需要出差到外地,还需要到指定的地方凭单位开的证明拿取票证。


▲广州市、广东省粮票 图源水印
而从1957年开始出现肉票,汉民每月每人供应猪肉六两至八两;回民每月每人供应牛羊肉一斤四两。
特殊时节有对应的票派,像是中秋、国庆、春节等等。五一劳动节供应鲜鱼,端午节供应粽子,按照户口本人数定额分配;供应日期在节日三至七天以内,售完为止。

▲图源水印
还有一些特殊的票种,像是“周转票”。农民遇上经济困难,可以向国家卖出自己的口粮,在限定时间内买回原来的粮食,以作周转之用。

▲广东兴宁的周转票 图源水印
还有横渡江河,需要用到的票证。

▲图源水印
1965年1月23日,广州县郊开放粮食市场,而在开放粮食市场后,1984年7月1日起,广州各饭店、酒店、茶楼的客饭一律免收粮票。

▲东方宾馆的食街 图源水印
在1992年4月1日,广州市全面开放粮食购销价格,取消粮票粮本购买粮食与制品,广东成为全国第一个不再需要粮票的省份。

▲曾经的国营粮店 图源网络
与此同时,因为各省制度改革的时间不一,广东人去别的地方还闹出很多乌龙,经常只带着钱就外出了,结果只能饿着。


在那个计划经济、凭票换购的时代,一系列的粤语流行语应运而生,许多现在还在说的词语正是产生于那个时代。
例如:“呃饮呃食,滚钱滚粮票”,就是被占便宜、白吃他人的东西,或者是骗别人的钱财的意思。
以前广州人更倾向叫粮票做“钢”,国家通行的粮票就是“国钢”,广东省内的就叫“省钢”,广州市内的就叫“市钢”。而炒卖粮票就叫做“嘭钢”。
最后
虽说,广西的猪肉票是大家虚惊一场,不是想象中的重新回到凭票购物的时代。
但是最近的猪肉价格暴涨,四五十块一斤的猪肉不在话下,就连海鲜、进口的牛肉都比国产猪肉便宜,这种种现象确实让人苦不堪言。上半年失去“水果自由”,下半年连猪都吃不起,物价飞涨速度远超钱包长胖速度。

本来就对“吃不起肉”忧心忡忡,结果现在还突然爆出猪肉票,简直就是往地震过后的心脏再投射炸弹的感觉。而且老一辈都是从“吃不饱”的过去艰难地走过来,真的不想让吃饭问题再度成为头疼之事。
开放改革四十年,让我们逐渐远离了饥饿和匮乏,而更重要的是,让我们谨记过往的错误和教训,必须大力解放出人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让我们继续走上民强而国富的道路。
各位自己友,
除了猪肉,
今年还有什么涨价涨得比较厉害的商品呢?
欢迎在评论区告诉我们!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