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Y在重温旧片,发现了一部从未看过的电视剧,这部剧在1997年播出,目前豆瓣评分8.0分。
在里面我们不仅可以重温90年代的广州、顺德、深圳,还可以了解当时那个时代的那些人。
《香港人在广州》当时在TVB播的时候其实收视率并不算太高,但是因为它的取材的特殊性,使得像我这样没有90年代旧广州的记忆的年轻人,可以从中寻找曾经的广州。
新旧交替、人情味十足的老广州
《香港人在广州》取材立足于1997年香港回归,讲述两岸多地不同人的故事。取景地往返于广州、深圳、顺德和香港。
曾经4:3的小方格子视频里,画质真的快比得马赛克了,其模糊偏黄的风格也让习惯了16:9 1080P视频的朋友,看着有些变扭。
但也正是因为这种带着历史印记的真实,用于和此时此刻2019年的广州相比较,才发现时间真的有翻天覆地的能力。
交通
97年的广州还是一个摩托车盛行、路边摆满自家的自行车、的士还是红色的、公交车没有空调还是5毛到1块的城市。
路上的公交还有新福利巴士、白马巴士等等,以及公交车站是简简单单的一个铁架子。
短短20年,日新月异,该有的都有了,还有些也因为城市的变化而消失了。
天河商圈
1997年的广州,市中心还是环市东,天河区也还只是刚有雏形的小孩子。
变化最大的莫过于广州东站。97年的东站大厅一眼便看完,运客量大约在4-5万人次。但明亮整洁的内部环境还是非常舒适的。
这20多年间,东站经过了两次大的改造,不仅运输能力增强了(2018年春运到发旅客达650万人次),而且新增了商业娱乐方面的功能。
而未来的东站也将接入更多的高铁线路,成为更重要的交通枢纽。
广州曾经最高的建筑——中信大厦,刚好在1997年落成。沿路还有许多吊机在如火如荼地建造着未来的商业中心、写字楼。
天河城正是在1996年建好,中国大陆最早的SHOPPING MALL之一。也正是它的出现,抢夺了环市东路商业和城市中心的地位。那时候很多人到广州第一时间就要逛逛天河城。
20年的建设让天河路这一带的商圈不断壮大、繁华。一条马路从头数下去,正佳、天河城、天环、维多利、购书中心等等,此后更是被称为“华南第一商圈”。
旧城区
在剧中出现最多的建筑,便是惠吉东路的矮楼。内街内巷里都是一些街坊弄的小店小铺,竹升面店、维修店等等。
这部剧最真实又最令人动容的正是街坊街里的感情交流。争吵亦好、高兴亦好,那种邻居都是相互认识的、相互照应的形式最有人情味。
▲现在的惠吉东路 图源水印
里面还有已经消失了的东山区。一直觉得“东山少爷”、“西关小姐”就是广州的名片,不知不觉“东山区”已经离开我们14年了。
还有很多经典的地点,像是广州酒家、暨南大学、人民桥等等。
20年颠覆了很多,却没有颠覆彼此的距离
20年间,经济社会日新月异,不仅广东各地在变,香港也在变化。很多关于“穷”、“落后”的印象被不断颠覆。但无所不能的时间,怎么唯独在沟通上,静止不动了呢?
▲图源网络
97年的时候,因为时代的局限,大陆封闭,对外传播发声的机会很少。香港对我们有很多负面的印象并不奇怪,因为沟通没有开始。
剧集虽说是在两地拍摄,但其实内里隐藏着的还是香港人对于大陆的看法,男主角余颖铁所代表的正是大部分的香港人的所思所想所行。
例如说,他有十年时间没有到大陆,关于深圳、广州的了解还停留在70/80年代。平日都是通过媒体间接了解“另一个世界”——落后和混乱是其代名词。
所以他一听到要去深圳,首先是恐惧和防备,所以看到刀疤联想到了凶手;
对于弟弟要去广州读大学的震惊和抗拒;
那么经历了20多年,彼此间的印象和了解有改变吗?有啊,起码对于大陆人的首要词汇不是“穷”了。
但其实两地之间的隔阂和偏差从来没有消失,一些充满戾气的负面印象也没有根本消除。骄傲的人依旧骄傲,被困在围城里的人依旧难以逃脱。
▲图源网络
时至今日的喧嚣和争吵,到底是什么导致的呢?很多专门研究港澳问题的专家,他们都给出了非常多专业的解释。我也没有能力说从经济、社会等角度做出解答。
只是作为一个生活在广州并且去过香港的广州人,一个普通人的感受:我们在努力地给出我们的想法,但这些想法,像被抛掷在无声深海里一样,得不到该有的涟漪。
97年的余颖铁觉得在广州读书没前途,19年的余颖铁依旧会这么认为。你没发现吗?他在反驳他弟弟之前,是按照直觉和经验立马做出的决断,他并没有想要了解后再做回复。
桥建起来了,但车子不出发,永远到不了河对岸;执拗不打破,永远走不出心中的围城。这些事情永远都不是单方面就能做成的,他们不选择了解我们,我们再多也是徒劳。
▲图源网络
希望以后彼此之间能更多地沟通和了解,别浪费了同声同气的便利。
各位自己友
90年代的广州还记得是怎样的吗?
还有什么影视剧是在广州取景的呢?
快来评论区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