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伊始,全国多地中小学迎来返校高峰,眼科医院也随之进入“视力检查黄金期”。以粤北爱尔眼科医院为例,近期门诊量较平日增长超3倍,学生群体扎堆就诊现象明显增多。寒假本是休整身心的好时机,却因过度用眼、缺乏户外活动,悄然成为青少年视力“滑坡”的高发期。

“及时通过‘四查一建档’体系评估孩子眼健康,早干预才能避免近视失控。”粤北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主任王家玲特别提醒家长:防控近视不能仅靠“亡羊补牢”,建立科学的全程管理机制才是关键。

案例警示:寒假放纵用眼,9岁女孩近视飙升100度

三年级学生琪琪的经历为家长们敲响警钟。寒假期间,她沉迷于儿童手表游戏,加之长时间阅读、绘画,仅一个月视力便从5.0骤降至需佩戴100度眼镜。琪琪妈妈懊悔道:“学校筛查时视力正常,我们就大意了,没想到寒假成了视力‘分水岭’。”

对此,王家玲主任指出,常规校园筛查仅能检测裸眼视力和基础屈光度,无法精准评估远视储备消耗程度。“许多家长误以为筛查‘过关’即安全,殊不知孩子可能已处于近视潜伏期。等到频繁揉眼、眯眼视物时,往往已错过最佳干预窗口。”

破除误区:视力下降≠必须配镜,警惕隐匿眼病

针对家长常见认知偏差,王家玲特别强调:“视力模糊未必是近视‘专利’,斜视、弱视、先天性白内障等疾病同样可能导致类似症状。”

她曾接诊一名误诊为近视的7岁患儿,最终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经手术治疗+视觉训练后视力显著改善。

王家玲建议,家长应每3-6个月带孩子至专业机构进行“全维度眼检”,包括眼轴测量、角膜曲率分析、视功能评估等项目,通过动态监测屈光发育档案,精准预判近视风险。“特别是远视储备值低于同龄标准时,需立即启动防控措施。”

近视管理“四阶防线”:从预防到补救的全周期守护

据《中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大数据白皮书》显示,近视发展存在“潜伏期-进展期-恶化期”三阶段。爱尔眼科基于“5P防控模式”升级推出的“四查一建档”体系,为不同阶段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

防患未然(未近视群体):检测远视储备,评估先天防护屏障消耗速度;

精准狙击(疑似近视群体):通过散瞳验光鉴别真假近视,避免误戴“冤枉镜”;

科学控速(已近视群体):筛查高度近视遗传风险,采用离焦镜片、角膜塑形术(OK镜)延缓进展;

并发症干预(高度近视群体):排查视网膜病变、青光眼等致盲隐患,守住视力“底线”。

技术赋能:个性化防控方案打破“一刀切”困局

随着医疗技术进步,近视防控已进入精准化时代。目前临床验证有效的干预手段包括:

光学矫正:如周边离焦框架镜、角膜接触镜,通过光学重塑抑制眼轴增长;

药物调节: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联合户外活动,调节睫状肌紧张度;

行为干预:20-20-20护眼法则(用眼20分钟远眺20英尺外物体20秒),配合每日2小时日光暴露。

“没有‘万能防控公式’,需结合遗传背景、用眼习惯、眼生物参数定制方案。”王家玲举例,对父母均高度近视的儿童,可能需提前引入OK镜联合阿托品的“双保险”策略;而调节功能异常者,则需同步开展视觉训练。

粤北爱尔眼科医院视光科主任王家玲最后呼吁:青少年近视防控是场“持久战”,家长需跳出“查视力-配眼镜”的单一思维,通过早建档、勤复查、多维度干预,真正为孩子构筑视力健康的“防火墙”。

7f3692e4f418becdae30b4962dfe085f0324d894154bc980425489de2d7a25

0f35f4222f79cac486b64e8cbdfaa2a8985aa636300be7b9aaffbe0e1646b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