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航天局、国家科学技术部相关部门指导下,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联同国星宇航研发的“香港青年科创号”卫星于2024年9月24日由捷龙三号运载火箭搭载,在山东海阳东方航天港成功发射进入太空轨道,标志着首颗由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资助支持的卫星诞生。时值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港中大卫星作为向国庆献礼之作,意义深远。陈德霖校董会副主席、陈早标校董、陈金樑常务副校长、潘伟贤副校长、岑美霞副校长及港中大卫星星座首席科学家关美宝教授等领导莅临发射现场观礼。
“香港青年科创号”卫星是香港首颗由港中大直接参与设计、研发及数据接收的对地监测卫星,将会聚焦探测包括香港及大湾区附近一带的环境及地理资讯。这颗卫星作为港中大卫星星座首发实验星,是国际首颗人工智能(AI)大模型科学卫星,搭载了亚米级高分辨光学遥感相机[1]和在轨智慧处理载荷,将对高解析度对地遥感观测、资料在轨智慧处理和卫星上大模型部署等关键技术进行验证,可服务于香港、大湾区乃至全球灾害回应、智慧城市、碳中和、低空经济等领域,加快香港新质生产力发展。该卫星首次部署端侧AI大模型,将推动卫星由单星服务的“功能机”向网络服务的“智慧机”时代转变。
港中大校董会主席查逸超教授表示︰“今天,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见证了港中大在航天科技领域迈出了极具意义的一步。‘香港青年科创号’卫星的成功发射,不仅展示了港中大的科研实力,更象征着香港在国家航天发展的征途奋勇向前。这是一项革命性的成就,我们将不遗余力地支持更多创新计划,为香港及国家的进步注入新的动力。”
港中大校长段崇智教授表示:“我们感到无比的自豪与光荣,能获得国家航天局、科技部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成功研发并发射了首颗港中大卫星,标志着港中大在航天及AI大模型技术上开创了新的篇章,同时体现了香港科技界贡献国家的坚定承诺。未来,我们将持续深化与国家在航天领域的合作,共同推动卫星技术的进步。”
担任港中大卫星星座首席科学家的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太空所)所长关美宝教授表示︰“港中大首发实验星的成功发射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它将提供前所未有的珍贵数据,特别是支持我们在对地遥感观测的相关技术研究。我们会继续努力,推动更多创新研究,展现港中大在航天科学与地理信息科学领域的领先地位,并为全球灾害回应和可持续发展出力,为社会带来实际益处。”
港中大与国家航天局有着长期的合作关系,2007年,经时任国家航天局孙来燕局长批准,开始接收国家“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数据并开展环境监测研究。2023年11月30日,太空所与国家航天局对地观测与数据中心签订合作备忘录,内容包括港中大卫星星座建设、卫星数据共享交换、国际合作等方面的合作,港中大卫星专案总师校长特聘助理教授马培峰教授表示:“与国家主管部门的合作,为我们和国星宇航联合研发‘香港青年科创号’卫星奠定了基础,也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我们科研实力的认可。”该卫星合作单位还包括香港青年科学家协会、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香港地政总署等。
此外,港中大一直重视航天科普教育,港中大联同港中大(深圳)于2024年首次推出航天科学与地球信息学及X双主修课程,参与此次卫星研发的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硕士生莫可怡表示:“非常有幸参与到港中大卫星的设计和研发并见证它的发射,我的研究方向为生态环境遥感监测,通过设计可见光波段和相应的AI算法,可以很快获取高质量的监测数据,非常期待将我们自己的卫星数据应用到我的研究中。”“香港青年科创号”卫星的发射将促进航天遥感知识科普教育,加深青年学者及大众对国家航天科技发展的认识。
[1] “亚米级”即照片解像度精确至一米以内。
关于香港中文大学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
香港中文大学(港中大)是一所享誉国际的公立研究型综合大学,致力于培养具有广阔国际视野和创新思维的人才,目前正在打造港中大卫星星座,以服务于可持续发展和碳中和等国家重大战略。星座牵头单位港中大太空与地球信息科学研究所是科技部国家遥感中心香港基地,建有香港唯一的遥感卫星地面接收站,是国家级遥感产业重大基础设施。太空所先后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计划和香港特区政府支持的超过50余项科研项目,与国内外多家著名研究机构建立了伙伴关系,成为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卫星遥感导航和GIS工作组香港的联络处。
关于国星宇航:
国星宇航由原高校科研院所、互联网企业领军人才于2018年5月创办,是香港特区政府的重点引进企业。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太空AI”开展科技创新、技术演进、产品运营,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已成为国家级重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星宇航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工信部的部分国家创新重点任务等多项国家重点任务,入围了中国探月工程载人月球车研制任务。国星宇航始终秉持“和祖国在一起”的核心价值观,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与“航天强国”建设。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