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我被生活打击得面目全非,一朝确诊为巨块型肝癌,我仿佛失去了抗争的勇气和信心。幸运的是,我遇到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部恶性肿瘤钇90MDT专家团队,他们带着我一起与肝癌进行斗争,给我坚持下去的信心。这段经历没有成为我的阴影,反而成为我未来路上的一束光,让我在疲惫、虚弱的时候生出无尽的力量,坚持下去,战斗下去……

祸不单行,上天给你准备的不是一个惊吓,而是一连串的惊吓

2022年7月的广东,骄阳似火,暑气连连,空气都是闷闷的。而我此时正在医院,医生对我讲“肝部有实质性病变,有肿瘤的可能,建议到大医院去看看”。不知是心理作用还是怎么的,不止腹部疼得厉害,前两天被车撞骨折的手也在隐隐作痛。我有点慌了,赶紧和在广州工作的亲戚联系,想去广州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

其实我肚子疼已经2年多了,以前疼起来,用点消炎止痛药就不疼了。今年疼起来,吃药控制就没有什么效果了。但我平时不抽烟不喝酒,也没有肝病,所以也没有往肝癌这方面想过。这一次肚子疼起来的时候,我真切地感觉到什么是痛得要命,这才到医院去检查,只是没想到检查结果也的确“要命”。

“肝右叶巨块型肝癌(7.3cm×6.6cm);脾静脉迂曲;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高达90000ng/ml。”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了相关检查后,我的“判决书”也下来了。此时,我却好像松了一口气,有点认命,却又有点不甘。我还很年轻,父母还在等我回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在肝胆外科见到了曹明溶主任。幸而老天终不负我,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医生将我从深渊拉了回来。

“神奇”的放射性治疗,我成了华南地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针对我个人情况,由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郑小飞副院长牵头,核医学科、介入血管外科、肝胆外科、消化内科等多个科室的专家教授组成的MDT团队与海外督导专家共同研讨,又同我和家人充分沟通后,为我量身制定了治疗方案。7.3厘米的肿瘤,包膜不完整,贸然手术风险很大,术后可能发生肝功能不全甚至肝功能衰竭。甲胎蛋白高达90000ng/ml,术后也很容易复发。MDT团队认为,采取钇90进行转化治疗更适合我,能够提高手术的疗效和安全性。国际上的经验显示,钇90的十年生存率能够达到60%,他对这次的治疗效果非常期待。

我也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治疗方法,曹主任耐心地和我介绍了钇90的作用和优势。他讲道,钇90通过释放β射线来杀死癌细胞,不仅可以强效缩瘤,促进余肝生长,控制门脉癌栓,而且不良反应较轻,而这些特点正好符合我这一类的巨型肿瘤的病情需求。我还了解到,目前钇90刚刚在华南地区推广,我将会是华南地区第一位接受钇90治疗的人。我很开心,不仅因为曹主任的关心和重视,对于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跃跃欲试。

2022年8月11日,由介入血管外科张艳主任团队、核医学科徐浩主任团队为我进行了钇90手术。 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只用了1个小时。麻醉药效过了之后,没有出现想象中的疼痛,稍微有一些不舒服,也很快就好了。这是出乎我意料的,但也是让我最舒服的,因为之前的疼痛经历给我留下了阴影,现在这点不舒服相比起来就像“毛毛雨”。几天之后,我就出院了。术后一个月复查时,我肝部的肿瘤体积已经缩小了45%,甲胎蛋白更是降低了70%。

迎接最后一战!吹响胜利的号角

2023年2月,年还没过完,我就又来到医院,因为这次,我将和曹主任一起对我体内的这颗大肿瘤进行最后一场战斗。磁共振检查发现肝部的肿瘤比之前显著缩小,体积仅为4cm×4.3cm,并且形成了明显的包膜,甲胎蛋白已降至1.84ng/ml,恢复到正常范围。万事俱备,我们已经准备好迎接这最后一战了。

2月3日,曹主任和孙健主任为我实施了腹腔镜下肝肿瘤切除术。醒来之后,我仔细地读了自己的病理报告单。钇90治疗后,实现了肿瘤完全病理缓解,切下来的组织中已经没有存活的肿瘤细胞了,所有的癌细胞都被杀死了。拿着报告单,我久久没有回过神来。直到有人进来,我才醒过神,却发现自己早已泪流满面。

医院MDT讨论以后,一致认为我已经达到了临床治愈,不需要做进一步治疗,只需要观察随访。考虑到我还有一些基础疾病,曹主任建议我回到当地医院继续治疗,并留下他和团队其他医生的联系方式,有问题让我及时沟通。8月末,距离切除手术半年后,我再次来到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复查。检查结果一切正常,悬着的心终于放下。走出医院的门,阳光打在我身上,连空气都是甜的,我想告诉所有亲人,我重获新生了。

以前读到过罗曼·罗兰的一句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彼时尚不能完全体会它的意思。而在我与肿瘤的斗争中,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也看到了未来的自己。感谢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所有医护人员,是他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现在,我已经回到老家,在调理身体的同时,回报生活以热爱,体味着生活中的义、情、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