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还有几天就元宵节了,不知道大家拆利是了吗,今年的战果如何呀?
一直以来,广东人的利是以少著称,常见的利是都是一块、五块的。
但今年发生了反转:有一位湖南女孩来广东和男朋友过年的,第一次收到广东利是。她发现,数量确实很多,但钱没有想象中少,没有一份是5块1块的,而且还收到了很多100元的利是,一共收了3340元。
▲图源抖音鱼仔仔
这就让不少网友觉得惊讶,根本不相信这是广东。
还有潮汕网友表示,一直以来都是100以上,从来不会少:
“刻板印象害人不浅!”不少网友感叹道。关于广东,这类型的刻板印象可真的是太多太多了……
大众眼中的广东
“刻板印象”主要是指人们对某个事物或物体形成的一种概括固定的看法,并把这种观点看法推而广之,认为这个事物或者整体都具有该特征,而忽视个体差异。
▲图源水印
像是“地域黑”、“以偏概全”、“一刀切”、“贴标签”其实都是一样的。
而针对广东人的刻板印象,无非就是那几样:
01
一直以来,“普通话不好”是广东人的特征,近一两年更是一举超过“什么都吃”的标签,常常出现在各大媒体平台的热榜上。
类似于#广东普通话有多烫嘴#、#广东人为什么讲不好普通话#的话题,其阅读量可达2-3亿。
确实,上一辈的广东人(课堂未普遍使用普通话的年代),无论是广府客家还是潮汕人,普通话说起来都不太利索。很多所谓的搞笑视频里,普通话不太行的往往都不是年轻人。
但年轻一辈的普通话能力已经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了。在“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平均达到80%以上”的背景下,90后00后的普通话水平好到,本地人都担心他们不会讲粤语客家话和潮汕话的地步了。
现在,公众场所随处都是用标准普通话沟通的学生,这种刻板印象需要改一改了。
02
在“广东人连婴儿、老鼠都吃”的大前提下,辣椒脱颖而出,成为台风侵袭囤货时,广东人碰都不碰的食物。
其实,不是广东人承受不了辣,而是这地理环境、气候因素让你无法食用辣椒啊!
辣,本质上是一种痛觉反应,化学物质(譬如辣椒素、姜酮等)刺激细胞,在大脑中形成了类似于灼烧的微量刺激的感觉,不是由味蕾所感受到的味觉。
实际上,大家所说的能不能吃辣就是痛觉承受程度高低,那就是因人而异,不是因地域而异了。
而且广东省这么大,地理变化也很大,不能一概而论——韶关的南雄就是一个无辣不欢的地方,80%以上的菜都是重辣。南雄位于山区,接近江西和湖南,长年雨水多且潮湿,土壤还特别适合种植辣椒。
而且时代在变化,年轻人的口味也发生变化,什么好吃吃什么,吃辣的能力也在不断提升。据羊城晚报的报道,去年双11数据显示,广州人搜索“火锅”量全国第二,而广州火锅店的辣椒日均消耗量为300斤。
03
▲图源水印
在外旅游或求学时,如果你长得比较高、白,普通话说得还可以,那你基本会被人否决你是广东人了。有位自己友就曾经经历过,因为比较白,对方怎么都不相信她是广东人。
其实长得好不好首先是每个人审美差异,其次就是长相是机率问题,每个地方都一定会有好看和不好看的人。
有很多祖籍广东的明星,像是邱淑贞(祖籍开平)、黎姿(祖籍新会)、吴镇宇(祖籍番禺)、古天乐(祖籍中山),年轻一点的陈伟霆(祖籍云浮)、钟楚曦(广州人),他们就是一代又一代人心中的帅哥美女呀。
而且随着人口流动和迁移,各地基因不断融合,“混血”现象越来越多,所谓广东人一定长得怎么样的定论已经不再正确。
更何况,无论男生女生,年轻人都喜欢打扮了、也不会经常暴露在阳光底下喜欢宅在家,营养也好了,又高又白的新生代已经越来越多了。
04
“哪里人?”
“广东的。”
“哇!有钱人!”
这种对话应该不少见吧,广东有钱的形象已深入人心。
而近几年自媒体,特别是短视频媒体的兴起,大家都喜欢用“一大串钥匙,人字拖,装钱用大麻袋”的包租公包租婆形象来拍视频。
▲最初红起来的包租公,图源水印
就如“谎言说一千遍就是真理“一样,段子说多了大家也就认真了。
先不说广东各地区贫富差距、收入水平差距很大,完全靠出租就能养活一家人的是少数,一家三代、四代挤在一间屋子里的土著更是大有人在。
买不起房子的土著的苦,谁能懂……
05
估计很多95、00后都很难理解吧:作为一线城市,广州的治安不可能差吧?
原来,这个是有根源的。
在90年代到零几年间,广州火车站经常发生“偷呃拐骗”的事情。什么抢劫、偷钱都是小事,光天化日有吸毒者当众打针更是常有!
▲女子的耳环被夺去,只留下几道触目惊心的血迹。摄影邓勃,图源水印
2005年前后经过强力整治和改造升级,人们到广州火车站已经不再像以前需要“出行安全攻略”才敢前往。
▲曾经盛行的攻略,图源网络
从2007开始广州市全面禁摩、建立社区警务制度,整个广东也开始部署视频监控体系,科技和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广东这才安全了起来。
刻板印象,只能是互相伤害!
除了上述的内容,还有很多千奇百怪、让本地人摸不着头脑的标签打在广东人身上。
造成这些特定印象的原因有很多,有时候也不能怪别人的不了解:
客观上,人们爱套用一些“刻板印象”到不同地域、性别等等的人事物上,是大脑的下意识反应,这可以看作是大脑的节能反应。
我们每天都有认识不同的人,为了快速了解对方,我们会根据一些经验,把对方的特征提取,然后在分类套进不同群体里。那这样,我们就能很快拿出一套应对对方的交际方案出来。
可以说,刻板印象在生理上很难完全避免。
再者,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太快,日新月异完全不是夸张的说法。而我们大脑中的“套路”和“模式”根本来不及更新,因此总是沿用以前的经验去看待新生事物。
就像“广州治安不好”这个印象,从负面高峰期到现在不过是短短的十年,没有即时改变这个观念是很正常的事情。
主观上,受媒体报道影响。有些网友对广州印象比较负面,和以前什么都敢报道的传统媒体有关。
而在新时期,新媒体软件都换上“AI推荐”的模式,一些内容反反复复地出现,这些内容凝练出来的标签会随之不断加深,哪怕只是一个段子,最后也会默认下来。
事实上,“刻板印象”不是只针对广东,只要有人的地方就会出现。什么河南偷井盖、东北人很爱打架,甚至于女人理科思维差、男人流血不流泪等等标签都在折磨着每个人、每个群体。
▲图源网络
与其互相伤害,不如尝试更深入地了解其他人事物,克制自己先入为主的冲动,流动地作出评价。让别人改掉广东的刻板印象的同时,也努力改掉自己对别人的刻板印象。
各位自己友,
你们还听说过什么奇特的刻板印象?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