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个空姐,一家公司,能代表多少个香港人?
5月22日,国泰航空公司空姐嘲笑乘客不会英语的事件在小红书被爆出,随即引发轩然大波。
当晚,国泰航空发布道歉声明称:已知悉有关旅客在CX987航班上的不愉快经历,公司对此深表歉意。由于群情汹涌,国泰于23日二次道歉,并于同日表明三位涉事的空姐已解聘。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8-1685011515.jpeg)
5月24日,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对国泰机组人员不尊重内地乘客感到非常痛愤、失望,要求国泰航空进行检讨。
▲上下滑动查看图片,图源网络
本来,这件事主要是涉及空姐的职业道德以及航空公司的管理问题,大家本应就事论事,根据规章和法律,涉事人员该处理就处理,航空公司该处罚就处罚。
不过,网络上却有不少人试图把事件扩大化,不但把矛头指向了香港人,甚至指向了使用粤语的族群……
01
被一杆子打死的一船人
网络上关于“香港人哪里来的优越感”、“香港人用粤语来歧视内地人这个事情也是很好笑”、“香港人对讲英文的最友好,其次粤语,普通话基本就是赤裸裸歧视”等观点比比皆是。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2-1685011517.jpeg)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1-1685011518.jpeg)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0-1685011518.jpeg)
▲网友观点
“空姐”、“香港人”、“讲粤语的人”,都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包含着文化阶层、性格、成长经历迥然不同的个体,每个个体都会有不同的想法。
如果我们将个人行为当做群体共性,轻易对一个地方、一种语言打标签,无疑是“一杆子打死一船人”。而这种“标签”不就是我们在本起事件中最反对的“歧视”吗?
类似的言论,最具代表性且最具影响力的,就莫过于“爱国大V”卢克文的一篇短评……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5-1685011518.png)
先不说观点,就从历史来说,就已经错得离谱。
02
香港曾经说普通话为主?
卢克文的原文指:“香港原来是说普通话为主的,英国殖民香港时,为了让香港彻底从文化上与中国大陆产生隔阂,于1950-1960年代强推粤语,香港才渐渐说上了粤语。”
显然,稍微对省港澳历史文化有所了解的人,都不会认同这段描述。
香港有人类活动的痕迹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但主要的原居民,是宋代后陆续从内地迁来。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7-1685011520.jpeg)
▲宋王台石碑,原碑已于日占时期被日军毁灭,现时的石碑是1960年重修,图源网络
一直以来,他们主要讲“围头话”。而“围头话”就是粤语的一支方言,虽然和广州话有所不同,却是可以沟通的。
在1726-1800年间,客家人也迁到香港,建立了四百多条村子,客家话也成为当时香港人使用的语言之一。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6-1685011521.png)
▲香港的客家村落,图源网络
而从1842年开始,英国占领香港,殖民地成立,英语又成为政府官员使用的语言。
香港开埠后,大量在广州十三行从事外贸的商人迁入,因此市区内就开始通行广州话,但郊区仍保持使用围头话和客家话。
1920年代因为劳务需要,广州商人从潮州大量招聘苦力到香港工作,潮州人开始在香港市区的上环、官塘聚居,潮州话也成为香港市区语言生活中一个重要的元素。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6-1685011521.jpeg)
▲图源网络
到了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国共内战爆发,内地大量人口流入香港,香港又增加了四邑话、闽南话、上海话等地方语言的使用。
尽管在上世纪50-60年代,因为香港有不少文化人士都源自中国内地,所以当时很多电影和歌曲都是采用了“国语”(中华民国时代的国语,而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推广的普通话)创作。
但民间仍然是使用粤语广州话为主流,电台招聘播音员也是以粤语广州话西关音作为标准。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10-1685011522.jpeg)
▲上世纪50年代的香港,图源网络
到了上世纪70-90年代,随着电视媒体的兴起,以及粤语电影、粤语流行曲的流行,香港开始全面进入一个以粤语为主的社会,原来各种方言亦逐渐淡出。
随着华人的地位提高,并进入香港高层,政府公务员的服务、议会上议员的辩论、法庭上双方的控辩,都主要采用了粤语。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8-1685011522.jpeg)
▲图源网络
而“普通话”一词,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955年才出现,普通话也与中华民国时代的“国语”有颇多不同,如果你认真听过台湾人讲的“国语”就不难分辨。
因此,历史上根本不存在卢克文所说“香港原来是说普通话为主”的阶段。
如果真的存在这样的历史阶段,香港老一辈应该是熟讲普通话才对,但去过香港的人都知道,能够讲得好普通话的,大多都是回归后的新世代。
03
香港人对中国文化有隔阂?
卢克文还在文章中指出:“英国人在香港强推粤语,目的是让香港人与中国大陆产生隔阂。”
这个逻辑也很奇特,与香港临近的澳门以及整个珠三角洲都是使用粤语为主的,强推粤语,这不是加强了香港与内地之间的联系吗?而且粤语不也是属于中国语言吗?
要让香港人从文化认同上脱离中国,不是应该彻底推行英语,禁止包括粤语在内的中国语言才对吗?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4-1685011523.jpeg)
▲图源网络
但事实上,在回归之前的整个70至90年代,香港的影视和歌曲之中,使用英文创作的作品实在寥寥可数,至今仍然被奉为经典的,基本都是粤语作品,而且不乏是表达爱国主义作品。
早在1935年,香港“大观影片公司”就出品了电影《生命线》,宣传抗日救国。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香港虽未立即卷入战争,但香港电影人拍摄大量爱国电影,仅1937年出产的85部故事片之中,便有25部是爱国题材。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6-1685011523.jpeg)
▲《生命线》,图源网络
而更广为人知的,莫过于70年代李小龙参演的《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三部电影。
影片虽是武打为主,讲述的却是为国家与民族争回尊严的故事。其中《精武门》那句“我们中国人,不是东亚病夫”更是振奋了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到了80年代后,像《中华英雄》《黄飞鸿》等系列作品,也无不鲜明地表达了香港人对于中华民族自豪感。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6-1685011523-1.jpeg)
▲图源网络
在电视剧作品中,大家所熟知的经典作品《大地恩情》三部曲,就是以清末到民国初年为历史背景,讲述内地生活的一家人如何奋发抗争的故事,其中浓浓的家国情怀,亦俘获了众多内地观众。
到了1981年,亚视出品的《大侠霍元甲》以及续集《陈真》,讲述的也是武术家痛击外国侵略者,为国争光的故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6-1685011523-2.jpeg)
▲《大地恩情》海报,图源网络
在流行音乐上,香港人创作的爱国歌曲就更多了,例如《我是中国人》《我的中国心》《万里长城永不倒》《男儿当自强》等传唱至今。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6-1685011524.png)
▲图源网络
以上提到的作品,都是创作自港英政府的殖民时期,如果当时的港英政府有心令香港人对祖国产生隔阂,岂不应该统统禁止吗?甚至是鼓励香港人创作歌颂英女皇的作品,但事实这并不存在。
英国人没要对香港实施殖民化教育的原因,并不是英国人有多高尚,而是自从二战之后,随着民族自觉的意识兴起,殖民地对于宗主国所带来的收益越来越低,而管治成本却越来越高。因此,英美法葡等老牌殖民国家,也逐渐放任其殖民地走向自治,甚至独立,或像香港那样回归母国。
04
勿乱贴标签挑起族群对立
香港这个弹丸之地,因为没经历过内地的各种运动,所以从文化层面来说,一定程度上更接近传统中国——无论是使用繁体中文,还是保留各种节庆风俗,乃至价值观念。
近百年来,香港人对于内地各种灾难的赈灾捐款也是不遗余力,足以看到他们对这片中华大地血浓于水的情感。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 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images/2023/05/8-1685011527.jpeg)
▲08年香港为汶川灾民举办赈灾活动,图源网络
无论哪个地方都会有不肖者,正如在外国不讲规矩、不讲礼貌的中国游客,你会认同他们代表你的形象吗?制造三聚氰胺奶粉的三鹿能够代表中国企业嘛?
三个缺乏职业精神的空姐,一家管理不善的航空公司,又能代表多少个香港人呢?
我们更应该担心的是,有人唯恐天下不乱,借国泰航空事件,捏造历史事实,为香港人乃至讲粤语的人群,加诸于各种原罪,这恐怕是旨在破坏国人的团结,挑起族群对立吧?
各位自己友,
你怎么看这起“国泰航空”事件?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原创文章,作者:Bunn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国泰空乘嘲讽乘客事件:谁在制造族群对立?》https://www.gznf.net/headlines/103406.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