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希望在“明日”?

最近香港科幻片《明日战记》上映,由古天乐、刘青云和张家辉主演,号称中国第一部科幻机甲爽片”片子的故事很简单,属于科幻片常见的末日危机套路,讲述地球上的精英部队计划改造外星植物潘朵拉,保留其净化空气的一面,几经波折拯救地球。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明日战记》豆瓣评分,图源豆瓣

影片上映不久,评价就开始两极分化,全网疯吵。一方大夸机甲特效炫酷,武打动作场面足够震撼,绝对是诚意之作。

另一方直呼观影体验如坐针毡,设定陈旧,感情戏空,角色过于扁平,甚至开头就掉……一言蔽之,特技情怀满分,剧情负分。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或许,我们先不急着评价《明日战记》,而是透过回溯香港科幻片的历史,变换一下视角,应该会对这部片有另一番感受……

01

黑白电影的萌芽时代

在20世纪50年代末,《大冬瓜》和《两傻大闹太空》横空出世,它们是香港最早的两部带有科幻色彩的电影

《大冬瓜》描述的是一对乡下夫妻借助神奇的铜锣,从民初跨越到现代香港,见到一切新奇之物的故事,带有浓烈的穿越片元素。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图源网络

《两傻大闹太空》讲述的是两个研制火箭的爆竹厂工人意外受伤后神游太空的故事,还被冠为“中国第一部科学知识太空探险奇情笑片”。囿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影片的视觉效果较为粗糙,但也算有科幻思维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图源网络

当时香港仍属于百废待兴的阶段,经济刚起步不久,民众知识水平不高,再加上科幻片自带观影门槛,刚推出就没受到太多重视

02

邵氏电影的拿来主义

时间来到70年代,香港电影的工业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而显著提高,多种商业类型片都迎来发展机会,科幻片也试图冒出尖尖角。日本的特摄影片与好莱坞电影不断引进,很大程度影响香港科幻片的风格面貌。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图源网络

财力雄厚的邵氏电影公司一马当先,试水投资科幻片。较为出名的有1975年拍摄的《中国超人》

影片由李修贤主演,讲述冰河魔主发动对人类世界的侵略,为了应对外敌,科学研究所中的研究员雷马被人体改造,变成中国超人保护地球的故事。

该片在创作上借鉴了日本《假面骑士》和《吉田超人》的形象,再加上影片的内核就是降妖除魔,里面的怪物就像《西游记》里妖精的化名,因此有网民戏称它为“《西游记》的咸蛋超人”。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图源网络

在该片上映的第二年,邵氏趁热打铁推出《猩猩王》,将“美女与野兽”的西式童话照搬到东方现代城市

两部电影在市场的反响不算突出,当中还是《中国超人》获得票房55万港元左右,排35位,而当年的票房冠军《天才与白痴》高达450万港元。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星际钝胎》剧照,图源水印

邵氏仍没停下投资拍摄的脚步,70年代末,又跟紧好莱坞的星际潮流拍摄《星际钝胎》,最后落得票房惨淡,三天下线的结果。如此一番折腾后,邵氏在科幻电影创作上惨淡收场

03

百花齐放的时代红利

20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是香港电影的“黄金十年”,电影产量大增,影片年产量最高超过300部,武侠、警匪、黑帮、喜剧等不同类型片百花齐放。

此时科幻片也受到电影公司的青睐,其中较为出名的是科幻片来自新艺城影业。它出品的《铁甲无敌玛利亚》和《卫斯理传奇》都有不错的口碑和成绩。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黄百鸣是新艺城影业的创办人之一,图源网络

《铁甲无敌玛利亚》由钟志文导演,岑建勋、叶倩文和徐克主演,讲述恐怖组织太阳党经常用机器人“先锋一号”大肆破坏世界,其中成员小徐与替警方开发武器的阿毛一见如故,却被双方组织怀疑,而派去铁甲女战士追杀的故事。

“我爱卷毛”这句台词是控制机械人的命令,已成为观众对这部片子的记忆开关。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卫斯理传奇》改编自香港著名科幻作家倪匡小说。该片导演是泰迪·罗宾,许冠杰、王祖贤担任主演。当年勇夺1871万港元的票房,排名16位,这部片在制作和剧情上都是诚意良心,可以说是香港本土科幻小说中的招牌。

看过这部的观众可能不会忘记片尾飞走的龙型飞船给我们的震撼,这段的特效,放在现在看也不会有粗制的感觉。

而在剧情上就以宗教为背景,讲述圣物龙珠被卫斯理的好友高大威偷窃后,众人追捕高大威,最后得知龙珠其实是外星人回家的信物的故事,探讨人类与其它种族的关系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卫斯理传奇》中的龙型飞船,图源水印

当时的影坛开放,多元,充满人情味和江湖义气,有吴宇森带来的古惑天下,有徐克营造的新派武侠梦,有王家卫难以捉摸的浪漫,有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经典,令观众沉迷。

观众越痴迷,电影公司出产此类型的片越多,这样的循环让较为小众的科幻片只能蹭着一波时代红利

04

依赖明星带起的票房

20世纪90年代后,香港电影受到金融危机与台湾投资的撤离,加上后期商业片生产只求效率的风向,影视生态已经不算好了。在这种环境下,香港科幻片似乎不是靠着科幻特效来宣传造势,而是明星效应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黑侠》剧照,图源网络

譬如1996年的《黑侠》,不免借助当时李连杰、刘青云和莫文蔚的票房号召力,才掀起一些水花。

后来,也出现一些集合两地影视资源的合拍片,比如周星驰的《长江七号》和《美人鱼》,刘德华的《未来警察》,在“我们欠xx一张电影票”的口号下,谁还在意这部剧的科幻成分有多浓厚?

即使是如今的《明日战记》,宣传也不忘提及古天乐是总监制,营销他的科幻梦想。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图源网络

05

港产科幻何时成气候?

一直以来,科幻片始终都不是香港电影的主流类型,而且拍出来的科幻片也传来“不伦不类”的论调。

首先是它的模仿痕迹过重《中国超人》就是港版“假面超人”,《猩猩王》直接照搬《金刚》故事,就连原创的《卫斯理传奇》也有美国《夺宝奇兵》电影的影子,在故事框架和美术造型上过分重合。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没有办法,重复和模仿能够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这是香港商业片逻辑下最为经济实惠的方式。

但影片主题、风格和审美上的本土化处理也展现出独特的港式表达,雷马不顾自身安危变成超人,最终击败邪恶外敌,影片宣扬的是一种侠义精神;卫斯理最后把龙珠交给外星人让它回家,投射出寻根归乡的意识。

另一层则是香港的科幻元素始终依附在热门类型上,令人怀疑是披着科幻的外衣,来拍喜剧片与动作片。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中国超人》中的打斗场面,图源网络

上面提及到的《中国超人》就包含很多打斗的场面,似乎是奥特曼与怪兽在掐架,人类与小怪物在比试拳脚功夫,科幻中包含大量的武侠元素,让人觉得这是武林大会的cosplay版,就连豆瓣去为以上电影划分类型时,科幻始终排在动作或喜剧后面。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图源网络

形成这些特点离不开香港的城市特质和影视圈氛围

对照美国好莱坞,简单来说,科技迅猛发展带来强大电脑特效技术,其拥有着基本上垄断主流特技的实力支撑

再加上美国向来重视物理和天文宇宙学科,有世界先进的NASA航天局硬性技术条件,也有深厚和先进的理论背景,更加容易让创作者产生联想,创作出有想象力又符合逻辑的作品,构建出有创意的科幻桥段,这种文化环境也熏陶出大量的科幻迷,带动了科幻市场。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图源网络

相比之下,香港缺乏浓厚的科幻类型的创作氛围,真正的科幻爱好者少之又少,香港较为出名的科幻小说家就是创作出“卫斯理”的倪匡,是香港通俗科幻小说的代名词。后来居上的是《寻秦记》的作者黄易,完全包含科幻成分的代表作是《星际浪子》,但后期也集中写武侠小说,暂停在科幻上的创作。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黄易,图源网络

同时,香港的定位是金融和贸易,香港人拍电影就是以商业片为导向,习惯把电影当生意做,追求效率,急求效益,所以哪种类型票房高就多拍。

而且就科幻片本身的类型来说,讲求视觉效果,特技精细,投入成本高,确实令许多电影公司保持谨慎的态度,就算财大气粗的公司也不敢重本投入。

所以科幻片处于边缘地位,难成气候,而且拍出来的影片出现严重仿照和杂糅热门类型的现象也不足为奇。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图源网络

可以说,科幻片一直属于香港影史的隐秘的角落,不过其自身却未停止过前进和成长的脚步。

现在推出的《明日战记》可以看到他们奋起直追的态度。影片的1700多个特效镜头(占据全片90%以上)基本出自于国内团队之手,也试图一脉相承本土电影“小故事大格局”的模式,人物设定得有血有肉,通篇流动着兄弟情谊,有尝试也有进步。

香港还能拍出好的科幻片吗?

▲《明日战记》中的机甲装备,图源网络

求变的过程中,市场在变化,观众的口味变挑剔,对科幻片的要求更加精细化,重视技术而降低剧情质量也越来越难能让观众看得爽。

要在特效上死磕、在演员阵容上压制,更要讲好一个故事。创作一部文武戏极佳的科幻片,香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各位自己友,

你对《明日战记》评价如何?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参考资料:

[1]豆瓣:《明日战记》简介

[2]郭冰蕾.中国香港科幻电影发展历程及其特征探究[J].开封大学学报,2021,35(04):68-73.

[3]1975 1987 香港票房,中国票房网

[4]我要WhatYouNeed:那个最令人向往的香港,定格在90年代的电影里

[5]中国作家网:香港科幻大事记

[6]金子琪.离世界从来都不远——简介香港科幻电影[J].西部广播电视,2008(01):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