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失去”,作为年年十八的95后代表某瓜想起了一部播了18年的本土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
这部3000多集的电视剧走过了18年,现在仍然更新播放,为什么却让人有一种失去了的感觉?
2000年11月4日,《外》剧播出了第一集,原本只打算拍60集的它,一路播到现在的3000多集,今年终于迎来了它的十八岁成人礼!
故事的一开头,康伯正准备过牛一,他的生日愿望是希望几个未结婚的儿子能够带着女朋友来寿宴,这便引出了此剧的一大主线:外来媳妇。
来自河南的香兰,从上海来的幸子,阿祖的MBA老师戴安娜会讲流利的英语……各地派出的贺寿代表,搞得康伯当场快晕过去了。
康伯被这几个未来的外地媳妇气到心口痛,这为日后发展的剧情作了铺垫。
《外》剧的矛盾点主要放在广州本地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摩擦上,因为差异而闹笑话,正正是这部剧的吸引人的地方。
比如康婶没空做饭,香兰天天给大家煮家乡人最爱吃的面条,吃惯广东菜的大家吃得“苦瓜噉面”。
过年的时候幸子煎鲮鱼,竟然把头和尾都砍掉,不知道这是广州人十分重视的“有头有尾”。
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小事被搬到屏幕上,就像从每一个普通人的角度来看当时广州的发展,拉近与观众的距离,“够晒贴地气”的它更曾经取得高达40点的收视。
▲二佬甚至“裸奔”庆祝40点收视~
但是《外》剧也并非只着眼于小市民的小事情,它还会跟着时代走,把时事热点融入到康家人和其他街坊的故事中:
当年北京申奥,康家众人也在家中助威;
春运来临,康家的各路亲戚和朋友不约而同前来麻烦他们帮忙买票,阿耀表示十分委屈;
十几年前适逢韩流来袭,二佬二嫂就将大长今的菜式和舞蹈搬到汝好茶餐厅。
以前每个周末晚上的40多分钟里,我们能看到普通市民的家庭温馨乐趣,也能看到广州甚至是广东的发展面貌。
《外》剧承载着这些,一步步走进广东观众的心里,成为大家茶余饭后少不了的话题。
02
不过,十八年走下来,《外来媳妇本地郎》与当初相比,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
就似每集一开头,虽然一首主题曲唱足18年,但片头已经有多个不同的版本,融入了不同时期的广州元素。
从那间装下康家一家十几口人、每个房间和角落都发生过故事的西关大宅,到列家村里陌生的握手楼;
趟栊门变成了防盗门,祝师奶每次快速而有力地拉开康家大门来借东西说八卦的场景看不到了;
▲剧中年轻时的康伯和祝师奶
再次搬回西关,大屋似乎变得更加豪华,但空间却没有以前宽敞,无法再看到康家的小朋友在屋子的过道里肆意跳跑、打闹嬉笑。
▲二嫂也玩滑板车
康家人的故事似乎难以再深挖下去,《外》剧的剧情担当转移到其他街坊身上。
比如粤菜女神娇姐终于拥有了自己的餐厅;冼师奶也从大佬发廊的打工仔变成了老板;贵元和阿美、由美已经为人父母;连小时候经常被二佬“藤条焖猪肉”的肥仔天庥也准备结婚了……
每次听到“鸡同鸭讲眼碌碌”总会觉得熟悉而亲近,但当我们真的再看《外》这部剧,又有一种陌生的距离感涌上心头。
03
这种距离感最近体现为,那个我们看着长大的肥仔天庥,今年也将要完婚了!
继承了他父亲和几位叔伯的“优良传统”,天庥娶了一个华裔女孩回来。新的外来媳妇出现了,《外》剧会不会有新的火花呢?
而很多人看到阿婵旁边的空椅子都心头一颤,因为大家都猜到这个位置是留给阿宗的。
有不少人都觉得,自从二佬“离开”之后,《外》剧就像没了灵魂一样,即使是以往能和他大战三百回合口水战的二嫂阿婵,如今在剧里孤军作战。
现在的娱乐方式比以前要丰富得多,当看电视不再是消遣娱乐的唯一方式,失去灵魂的它自然难以紧紧抓住观众的心。
唯一不变的是,当我们看到《外》剧的相关新闻,或是偶尔碰见电视台在播放它,我们总会忍不住再次关注它,然后感叹:
“原来之前中气十足的康伯头发全白了!”
“原来有段跨国恋的阿祖也离婚了!”
“原来当年被逼婚的贵元也有女儿了!”
…………
我们能发觉《外》剧变了,也能感受到自己失去了。
虽然世事变改,虽然风光不再,但《外来媳妇本地郎》的的确确是许多广东人心目中不可磨灭的记忆,是广东本土电视剧的一个辉煌见证。
藉着它即将到来的18岁生日,衷心说一声:
“生日快乐!感谢你18年来带来的欢笑和感动,愿记忆长存!”
各位自己友
你什么时候开始追看《外》剧?
你对《外》剧印象最深刻的剧情是什么?
康天庥都结婚了,你还是单身吗?
十分期待在评论区看到大家的分享~
注:图片来源见水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