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为国效力40年,比不过baby发呆一天?

今天是9月30日,烈士纪念日。

今天的朋友圈里除了一大堆歌颂烈士的感慨之外,还有一篇刷屏度颇高的文章:《为国效力40年,比不过Angelababy发呆一天》。文章从“张小平离职”说起,感叹“手握国家机密,能对登月大计有影响的技术人员”只有20万年薪,而限薪令下艺人的单期综艺片酬不得超过80万。继而再把那些隐姓埋名,默默为国贡献的院士、战士的薪酬,跟Angelababy做个比较,就更加令吃瓜群众们感慨万千,纷纷贡献点击和转发了。

有道是“将军坟前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为什么一个明星可以随便拿千万片酬还觉得理所当然,而相比之下,那些为国为民的无名英雄们的报酬却低得令人怀疑人生呢?

在这样的比较之下,吃瓜群众很容易就会被激发出仇富的心态,纷纷声讨那些明星、球星高薪低能,技术不行还耍大牌,赚钱容易还偷税漏税……

然而,这并不妨碍大家津津有味地追着《三生三世》、《延禧攻略》、《如懿传》,聊着张雨绮和吴秀波的八卦。也并不妨碍明星们继续拿着巨额片酬,而无名英雄们继续默默地做无名英雄。

为什么会有这样“不合理”的分配现状?是社会的错,还是我们的理解力出了问题?

事实上,这种“明星英雄倒挂”的现象,不仅仅出现在中国,它是市场经济里的一种很普遍的现象。

要理解这个现象,我们首先要明白:经济规律不以人的道德感情为转移,也就是说一个经济现象并不会因为我们觉得它不好,就此消失。实际上,经济规律往往是反直觉的,与吃瓜群众的美好愿望相左,这也是市场经济让人不喜欢的一部分原因。

在市场经济中,资本会流向能创造利润的部门,继而也会对创造利润者作出回报。随着资本的体量越来越大,回报也越来越高。这就是baby们获得高薪的原因——跟她们的演技好不好、耍不耍大牌、敬不敬业……都没有什么关系,只要她们能让观众掏钱,让广告客户掏钱,能为资本创造利润,资本就对她们作出回报。

而人类的天性决定了我们对于无名英雄们的工作只会默默感动,偶尔点个赞,却不会为他们掏钱消费。你不会因为觉得张小平的工资不高,就给他打赏个十万八万——打赏女主播倒有可能;也不会因为觉得院士的工资不高,就掏钱给他买个爱马仕包包——给TFboy办个豪华生日会倒没问题。

张小平也好,院士也好,他们的工作大部分都是非直接消费性的,甚至在可见的未来都不会转化为消费性质的东西。所以他们不可能为资本创造利润,也就不可能获得资本的高额回报。他们为整个社会服务,拿到的只是整个社会通过纳税,为他们支付的基础费用。至于这个基础费用有多少,由政府的支付能力和意愿决定,不以我们吃瓜群众的感情为转移。

明星的薪酬体系,是市场经济体系的;无名英雄的薪酬体系,是国家行政体系的。拿不同体系,不同回报逻辑的薪酬来直接做对比,那是利用吃瓜群众缺乏经济学常识,哗众取宠骗点击。

那可能有人会说,如果这样下去,年轻人都想着去做明星,谁来做那些基础性的工作?谁还愿意默默为国奉献?

事实上,做明星并不是一件你想做就做的事。虽然很多人觉得流量明星没什么了不起,无非是靠炒作包装而已,但全国其实也没多少个。真正能拿到顶级片酬的只是金字塔尖极少数的人。年轻人想做明星,也不是今天才有的事,你以为你想做就能做得成?

至于为国奉献者,我一向是非常赞成提高他们的薪酬待遇的,尤其是那些在基层第一线辛勤奉献的人们。但事实上这受制于各级政府的支付能力。政府要花钱的事可多了,什么时候能轮到无名英雄,这个可真难说。

但无论如何,在我们为无名英雄致敬的时候,完全没必要仇视那些拿高薪的明星们。只要他们不偷税漏税,不违法乱纪,他们的收入也是先天条件加后天努力的劳动所得,不但受法律保护,也是消费者自愿支付的。

明星,也是给大家带来欢乐的英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