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101》刚刚落下帷幕,扎进造星泡沫里的年轻人,又将迎来下一个选秀节目的出现。
不知道接档的音乐偶像养成节目《明日之子2》,又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为各位创始人们带来怎样的惊喜或惊吓。
广州的年轻人们大概想不到,现在不停指责你浪费钱追星的父母,在30年前也曾狂热地参与到了选秀节目中,也曾经狂热地追过星。
在你爸妈还是少男少女的时候,广州歌坛也正处于绽放得最美的时代。但在这个偶像“月抛”的年代里,有谁还记得那个已经快消失了的广州歌坛呢?
1
广州的流行音乐真正开始兴起,是在改革开放后。
中国大陆的流行乐最早起源于上海,在改革开放前,流行音乐根本不允许存在。
于是,那时港台流行乐便率先发展起来,并在改革开放后迅速流入中国大陆。
1978年,广东歌舞剧团的毕晓世凭着对潮流的敏感把握,组建全国第一支轻音乐乐队紫罗兰轻音乐队。广东流行音乐的开创,是从紫罗兰轻音乐队算起的。
(“紫罗兰”电子轻音乐队)
此后。1979年1月份,“太平洋影音公司”在广州正式成立。当时第一代领导人廖明祖与香港百利唱片公司合作,发展中国的“立体声”。
那时,整个中国内地都没有盒带生产设备,市场上也没有立体声录音机、立体声录音带,许多人甚至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立体声”。
太平洋影音公司在当时来说是开创了新中国流行音乐产业之先河。
盒式录音机和与之相配合的录音磁带的兴起,港台音乐的流入势头迅猛,尤以邓丽君的流行歌曲盒带传播最广,其次有刘文正、凤飞飞、张帝等港台歌曲的兴起。港台歌曲的传入给广州带来了一种新的音乐文化形态。
但其实那时候,流行歌曲只能在民间传唱,还没有被国家承认。
面对台湾邓丽君歌曲的流入,甚至还有人会惊呼“邓丽君反*攻*大*陆”的荒谬言论。
1979年12月31日李谷一运用气声唱法演唱了《乡恋》便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人对此严加批判。
一直到1984年,“通俗歌曲”这个说法才被国家认可。
在此背景下,流行乐却悄悄在广州扎下了根。因此,谈到广州流行音乐的兴起,无论是广州的普通市民还是音乐人,都有两个必谈的话题,一个是粤港文化的血脉联系,一个是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
在港台音乐的影响下,当时的广州歌坛兴起了一种“港台歌曲翻唱风”。
这点对于发展广州音乐来说极为不利,于是在1985年夏,广州市文化记者联谊会等在广州的广东迎宾馆国际会议中心上演了全国独一无二首开先河的茶座歌手大赛(茶座是战乱时期由当时的港伶带入广州的一种音乐交流形式)——红棉杯85羊城新歌新风新人大奖赛,倡导告别“口水歌”,告别贴牌造星,写自己的歌、造自己的星,闯出新天地。
1987年广东电台文艺部创办了国内最早的歌曲排行榜——“健牌”歌曲大赛,珠江经济台在1989年也成立《音乐冲击波》的节目,这个节目也是一种歌曲排行榜的形式,以推介原创粤语歌曲为主。
《音乐冲击波》在1992年演变成《岭南新歌榜》,至此《岭南新歌榜》和《广东新歌榜》(前身“健牌”歌曲大赛)就成为广东乐坛迈向辉煌主要推动力,毛宁、麦子杰等优秀歌手也是通过歌曲排行榜被更多人认识。
2
80年代末到90年代末,堪称广州歌坛的巅峰时期。
李达成是当时广州歌手中的一个标杆性的人物,曾与廖百威等人并称为广州“四大天王”。
曾获得了1988年省港“88未来偶像争霸战冠军”,是第一位签约香港唱片公司的广东歌手。
作为迄今为止广东粤语乐坛获奖最多的歌手并且是唯一一位能够在广州体育馆连开三场个唱票房全满的国内歌手,在最巅峰的时候,他红遍粤港,人气甚至超过了同期出道的王杰。
(李达成)
广州当时拥有的资源使得广州歌唱产业人才辈出,使其一跃成为了全国影音的中心,北方不少人才纷纷“北雁南飞”,来到广州发展,那时候的广州被称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延安”。
很多人不知道,当年凭借一首《涛声依旧》火遍大江南北的毛宁,其实在1990年是在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签约出道的。
那时签约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的还有同样来到广州谋求发展的杨钰莹,后来毛宁和杨钰莹以“金童玉女”的形象多次出现在幕前,成为一时佳话,而他们合唱的《心雨》更是一首不过时的金曲。
(毛宁、杨钰莹)
时间来到了1994年,这一年里,广州歌坛又增添了不少猛将。
1994年,麦子杰写下人生中第一支单曲《相爱》。
在那个没有“买榜”的年代,所有的排行榜的票数都是靠听众打电话一票一票积累下来的,在这样的背景下,麦子杰的新人单曲《相爱》还是连续几周拿各大榜单的冠军。
随后麦子杰的另一首歌曲《其实我已不在意》为他带来多个“最受欢迎男歌手”奖项,并且之后连续3年蝉联该奖。
与李达成一样,麦子杰也曾签约香港公司,与张学友、谭咏麟等同属香港“宝丽金”(环球唱片前身)。
(麦子杰)
麦子杰和同时期出道的高林生、林依轮一度并称当年广东歌坛“三大天王”。
与麦子杰和高林生不同,林依轮不是广东人,出生在北京的他在1993年选择了来到广州发展,同样签下了广州新时代影音公司,在那个百花齐放的年代,林依轮凭借一首《爱情鸟》迅速走红。
(林依轮)
此外还有被称为“北那英,南陈明”的陈明、《小芳》的李春波等人“北雁南飞”来到广州发展。那时候广州歌坛的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活力。
那时的人不像现在的这么有钱。但最疯狂的时候,20多岁甚至更年长的人都会追着去看李达成的演出、买他们的卡带,演出市场也非常好。不像现在,“追星”的年龄层越来越年轻,一定年纪的人都不再有那份热情了。
当时红极一时的“唐彪安李”组合的唐彪回忆说,“当时我们去北京上海演出,非常轰动,所有艺术团体都不够我们演。我们去到哪个地方,那个地方像过年一样。”
相比于现在,仿佛那个时候还更能称得上是一个“全民娱乐”的时代。
3
就像流行乐浪潮来得突然和迅猛一样,广州流行乐风潮走得也是一样的突然。
难以预料,好比如当年红透粤港的李达成,就是模仿罗文的《激光中》,在香港的歌唱比赛中获奖,据说甚至香港媒体也评价他与罗文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成为第一个与香港公司签约的内地歌手。但只签约一年时间,就回到内地发展。罗文在后来的20年继续走红,而李达成却在几年后隐退歌坛。
又好比如麦子杰在领奖的前一晚却不幸家中突逢巨变,从此星途也逐渐暗淡。
广州歌坛的低落,是从90年代中期集中爆发大批歌手迁移北京开始,其中包括毛宁、杨钰莹、林依轮、李春波、陈明等曾经在广东地区创造过辉煌的外地歌手。
(李春波)
毛宁来的时候,是真的想来。——“当时的广东流行音乐氛围很好,蓬勃向上,新歌发表和演唱会特别多,而且都是自发的,有很多还是不计报酬的,纯粹为了音乐。”
而走的时候,也是真的想走。——“毕竟北京是我们中心,当年你像广州是因为靠近香港台湾,先受到一些潮流的影响。但是随着国家的开放,毕竟北京还是我们政治文化的中心,所以这个肯定要向中心方面转移。”
其实对歌手大批迁移北京感到突然只是因为当时的广州太沉浸在自身的辉煌之中,没有留意到,早在1986年,以北京为中心的内地流行音乐已经在崛起,崔健在北京工人体育馆举行的百名歌星演唱会上演唱了《一无所有》,宣告了中国摇滚乐的诞生;1987年不断有大型创作音乐会出台;崔健、田震、韦唯、毛阿敏等歌手逐渐被青年听众认可;北方歌手的演唱风格也逐渐取代了广东歌手的优势。
(崔健)
广州歌坛刚刚开放的时候,接近港澳的优势让它一下接触到很多新鲜事物。好比中了六合彩,迅速狂热起来。但实际上各方面都不成熟,根本没有底气很好地发展下去。
广州歌坛此后便走向衰落,在2001年,被认为是拯救广州歌坛的张敬轩也都去了香港发展。广州歌坛几乎呈现了后继无人的场面。
于是,在2006年,音乐人黄毅成找到了在星海音乐学院在读的廖寰,也就是东山少爷,创作了《唱好广州》专辑,整张专辑收录的都是基于广州传统民谣创作的歌曲,尽管这是带着创造广州音乐IP的使命而制作的专辑和造的明星,但是形成的反响并不大,到今天,其中一首歌曲都没有听过的广州人大有人在。
(东山少爷)
广州不是没有人才。
在珠江频道制作的选秀节目《麦王争霸》里面,我们还是能够见到不少可以培养的粤语乐坛的好苗子;在湖南卫视的选秀节目中,我们也认识了如苏妙玲、刘惜君等来自广东的实力唱将;在网络上我们见到了凭借着《回忆广州》一曲打进人们视野的广州女音乐人阿细;广州还有给不少港星作过词曲的优秀广州音乐人胡芳芳……
但为什么再也回不到当年那个大红大火的广州歌坛?
本地资深传媒人士钟路明认为,广东乐坛的衰落是因为一直未能有专业经理人的产生。
但除此之外,广州歌手缺少的更多是资源,目前的广州造星能力甚至比不上20年前的广州。
不止北京的先天优势,广州也没有像湖南一样的娱乐产业,也没有一个好的平台可以培养出好的歌手。没有完整的娱乐产业链,没有办法把优秀的歌手从广州推向全国。
富有“广州情怀”的音乐人林颐说:“广州从来不是一个文化沙漠。娱乐、文化、媒体这些东西是需要时间来沉淀的。”
与其说这是一句充满情怀的宣告,我更愿意把它当做一句激励。
我对广州歌坛仍有期望,但我却看不见继续沉淀下去的结果。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属于作者)
#讲一广#
广州歌坛你pick哪位明星?
本期撰文
阿丁
曾经把《麦王争霸》追完了的阿丁
识广
(ID:sikgwong)
加微信☞gonghaoshiguang☜ 进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