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移世易,西风东渐,广州文艺百花园"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昔日广州人躲在被窝里"偷听"香港电台的日子业已作古,光明正大地收听香港电台节目成了广州人文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大餐"。
那时听电台节目的工具也鸟枪换炮了,或由香港亲友带返广州,或用侨汇/外汇券(广州人称之为“代用券”)在华侨商场、外轮商场、友谊商店购买三洋、声宝等单声道或双声道收录两用录音机,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还出现了功放机、Walk Man(随身听)等,因此大大提升了收音质量和档次,也增加了收音频道。
就在此时,香港商业电台节目的声音迅速飞入羊城寻常百姓家,仿佛一夜之间取代了广州人听惯听熟的"正统"声音,其节目之多元化、时事新闻之多/快/准和公开透明、播音者声线的亲切温婉确实大大吸引了广州街坊,我记得当年有不少女性亲友很爱模仿香港电台女DJ句末总是加上"下"字的发音习惯,而这竟然成了当时一种时髦流行的做法。
当年香港的电台节目主要集中在官办香港电台、私营香港商业电台,广州地区听众能收听到的是后者。后者简称"商台",分为一台和二台,一台为FM88.1一89.5,故称"雷霆881",以资讯、时事及娱乐节目为主,听众为普罗大众;二台为90.3一92.1,故称"叱咤903",主要播放新闻、流行歌曲、广播剧,走活泼、娱乐及创意路线,听众以青年人和学生为主。商台新闻以多、快、准、公开透明、客观公正见长,因此大大吸引了当时信息封闭、落后的广州街坊,播音员咬字清晰、声线柔美、声情并茂,深深吸引和打动了听众,其中两位女主播阮秀琼和何月葵更是令我难忘。
商台节目异彩纷呈,名嘴数不胜数:郑大班的《风波里的茶杯》、香港“狗仔队之母”查小欣的《茶煲里的查笃撑》,“白姐姐”、台湾作家白先勇的堂妹白韵琴的《怪谈》、《尽诉心中情》,郭启华的《霎时冲动》,兰茜的《兰茜夫人剧场》,倪震的《卫斯里传奇》,"六pair半"曾路得、卢业瑂、汤正川、陈少宝、钟保罗、俞琤、杨振耀,还有黄煜民、黃天朗、黄桂林、嘉碧、蓝佩雯、陈辉虹等名嘴,《金色黎明》《超时空问米》、《不一样的黃昏》等金牌节目。一些DJ更是播而优则唱、演,甚至成为作词人,如林忆莲、蔡枫华、麦洁文、林祖辉、陈启泰、颜联武、叶玉卿、张立基、吴君如、翁静晶、谷德昭、马蹄路、李丽蕊、张达明、王祖蓝,黄伟文,更培养出俞琤、陈欣健、郑丹瑞等传媒高层及梁文道、欧阳应霁等跨界文化名人。
最吸引年青听众的是商业二台,原因不言而喻,事实不胜枚举:“多面手”林氏三姐弟(林珊珊、林海峰、林晓峰)、“软硬天师”林海峰/葛民辉、“四面佛”郭启华、“白兔仔”魏绮清、“猪仔包”周美欣、“青蛙王子”胡启荣、“八爪鱼”欧阳应霁以及梁安琪、钱佩卿、刘倩怡、殷惠仪等一大批年青有活力、主持风格活泼清新的DJ;陈海琪的《碟海奇兵》、张丽瑾的《飞越癫狂院》,还有《好时光剧场》、《悲欢离合,你心我心》、《叱咤乐坛流行榜》等节目令无数青年男女听得如痴如醉、热烈追捧。"有人话爱情係苦涩烦恼,又有人话爱情係甜蜜温馨,究竟喺喱条情人路上,你又经历过几多?" 这是当年由商业二台著名女DJ露比(蔡静怡)以充满感情和磁性的声线读出的一个节目开场白,节目名叫《感情的一章》,主持人是魏绮清,该节目通过魏绮清的倾情演绎细诉不同当事人的爱情经历,从而与听众分享爱情的滋味,诠释爱情的真谛,节目如泣似诉,感人肺腑,成为风靡一时、风魔万千少男少女尤其是恋人的"金牌节目"。
我算不上超级足球发烧友,不过都有四十几年嘅睇波历史喇。第一次接触世界杯是在1978年一一球王马勒当拿首次亮相世界杯,我在邻居家的飞利浦黑白电视机上领略了阿根廷与荷兰的争冠大战,目睹阿根廷队在“烟铲教练”梅诺迪和队长阿迪尼斯带领下3:1战胜荷兰队,首捧"大力神杯"。
我真正熟悉且印象最深的世界杯当数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当时欧美足坛名将灿若星河、丰采迷人一一阿根廷队的中场矮脚虎马勒当拿,一头长发的前锋金巴斯,风度大将布鲁查加,固若金汤的阿迪尼斯,扑出波兰点球的费沙;巴西队的潇洒金左脚伊达,中场魔术师苏古迪斯/薛高/科高,后卫祖连奴;西德队前锋三杀手路明尼加/贺巴殊/史迪治,中场列巴斯基、狂人不列拿,后卫孖宝巴治和/欧真他拿;意大利队金童尖刀罗斯,中场安东朗尼,门神索夫;法国队中场铁三角柏天尼/泰简拿/加迪安;苏联队快马布洛坚,中场比拿路和,钢门达沙耶夫⋯⋯
一幕幕扣人心弦、令人难忘的大战上演,也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世界杯从此在心中扎下了根。当年这些用粤语译成的球星名字之所以琅琅上口,听名如见影,记忆长留心,是拜收听香港电台现场粤语解说所赐,因为当时央视的解说听起来不太专业也太费劲了,于是我宁愿边看独家转播的央视,边用半导体收音机收听香港讲波佬"阿叔"林尚义、“武倌”陈耀武、何氏兄弟何鉴江/何正江等人绘形绘色、出神入化的现场解说,由此也学会了球证、掷毫、踩单车、通坑渠、炒芥兰、自由球、医院波、十二码、横边出界等大量粤语球评术语,后来我每逢观看世界杯、欧洲杯、省港杯等足球比赛电视转播时,都会通过收音机收听香港讲波佬的粤语旁述,感觉十分亲切和畅快!可惜如今再也难以听到这么好的解说了,那就听广东电视台何辉或者广州电视台丁伟杰两位香港名嘴的粤语旁述吧。
如果你正在吃午餐或者正在去吃午餐的路上,那么你知道30多年前某一天的此时此刻,广州街坊们在做什么?午饭当然要吃,"精神午餐"也是必不可少的喔,人们手捧饭兜、或者浪口盅,或细咽慢嚼、或狼吞虎咽地吃着午饭,有人在收听广东台或广州台讲古节目,有人正焦急地等待着香港商业一台12:30开播的《18楼C座》。不期然一声"收挂号信啊——18楼C座!",随之而来一阵乐曲飘然入耳,有人会一下子愣住甚至被惊吓失箸,而更多人脸上会泛出会心的微笑。
《18楼C座》于1968年开播,是史上最长寿的华语广播剧,也是广州人最熟悉又最难忘的香港商业电台节目。这部社会讽刺剧以位于香港湾仔某大厦18楼C座的"周记咖啡室"为背景,通过在该处发生的事件和闲话演绎香港社会大小事,反映香港人的心声和期盼,内容广泛,贴近时事(如议员选举、重案剖析、越南船民安置等),关注民生(如物价飞涨、外劳输入、康体发展等),人物形象鲜明,对白风趣幽默,嬉笑怒骂,信手拈来,反映问题入木三分、淋漓尽致,针砭时弊一针见血、毫不留情,能够引起听众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思考。
《18楼C座》之所以深受广大听众喜爱,首先是因为编剧成功,唐宁、冯志丰等人的编剧水平令人叹服,另一个原因就是剧中人物在一众演员的精彩演绎下活灵活现、深入人心——咖啡室的周老板(周新都,金刚饰)为人富有正义感,不平则鸣,说话虽带尖酸刻薄却能一语中的、切中要害;伙记阿水、水哥(陈水,叶佳饰)和打杂、懵婆、后栏皇后祥嫂(朱惠芳,朱雪梅饰)均属"无知妇孺",心直口快,喜欢插嘴、凑热闹、刨根问底;周老板的邻居胡须仔(胡百通,陈森饰)是通天经纪,油嘴滑舌,唯利是图;包租公(甄锦华饰)乃十足二世祖;熟客、冇牙三姑(陈慕贤饰)心地善良,常年吃斋;前伙记阮南安(李锦饰)是偷渡来港的越南船民,后来靠走私香烟发了财;还有水嫂(马淑逑饰)、烟屎泽(金贵饰)、刘百奇(杨广培饰)、丁三(冯展萍饰)、周影尘(尹芳玲饰)、胡锦(泰山饰)等一大批角色及演员。剧中人物个性独特鲜明、语言各具特色,饰演者绘声绘色的表演为听众勾画出当时香港社会万象、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俨然是一幅香港市井风情画长卷,令人忍俊不禁、回味无穷、百听不厌。
剧中主角周老板的部分语录也许可以让你重温经典、博尔一笑吧:吞口水养命:执输行头惨过败家;有话留返拜山讲;悭返啖气暖下个肚;一于阔佬懒理:跪地喂猪乸:有几耐风流就有几耐折堕;唔讲嘢冇人话你哑噶;阿水,咪口水多过茶啦;祥嫂,仲唔快啲返入后栏!难怪当年有人话:听《18楼C座》,食晏都零舍好味、零舍开胃嘎!
"港岛香风送电波,羊城大众乐呵呵"是的,此情此景令我回味不已、难以忘怀,当年听香港电台节目也成了我人生路上"感情的一章"。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作者:荔人行,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听电台的日子:18楼C座,收挂号信啊!》https://www.gznf.net/contribute/55124.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