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陔:最早提出广州建设“山水城市” || 林干

 广州北靠白云山,南面珠江,这种背山面水的地理环境,在中国乃至世界也不多见,当然,按风水堪舆之学论说,更是天然的宜居之城。但是,把“山水城市”观念融进广州的城市规划,首推曾三任广州市长的著名归侨市政管理专家林云陔,而且他身体力行,三任广州市长,建树颇丰,如规模扩充园林绿化,并一下子增辟了白云山公园、河南公园、西关公园等五个公园;重修镇海楼,将原来的木楼层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于竣工当年辟为广州博物院;筹建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广州市府大楼;架设海珠桥,装置自动电话,改良自来水、电灯,均在任期内陆续完成。当中不少建筑既在当年造福市民,也为后世留下标志性景物。

林云陔,1883年生于广东信宜县,高祖林廷式,曾任湖南益阳、衡阳等地知县,为官清廉,颇有政声,两县士人各有“舆颂”两卷。在高祖影响下,林云陔从小立志“克绍高祖箕裘”,并以此做为安身立命之本。

林云陔:最早提出广州建设“山水城市” || 林干

两位广州市长:林云陔(右)、刘纪文(左)

象许多清代出生的乡村孩子一样,林云陔的教育从乡间私塾开始,年龄稍长,家里人便把他送到高州府拜当地名儒梁海山为师研究经史词章,这段旧学基础对林的一生影响颇大,不仅让他拥有深厚的国学基础,而且为人处事颇有古风,帮助他日后应对复杂的政治局面游刃有余。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开始了引进西方教育体系。林云陔也从中国传统教育转向西式教育。1909年,他从高州来到广州考进方言学堂。两广方言学堂,是最早广东、广西外国语大学,是当时在广东及中国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影响深远的首创的外国语大学。学生有千余人。在当时,方言学堂是两广学子十分仰慕的新式学校。这里,学生既懂得英、法、日、德多国外语,而且中文根底又深,都是被方方面面抢聘的高级人才。许多辛亥革命志士和先行者,如革命党人邹鲁、林公竞、朱执信、共产主义先行者陈独秀都曾在这里当教员和学生。我国著名林业教育家、林业科学家,中国现代高等农林教育的先驱、后来任教华南农业大学的沈鹏飞便是林云陔在学堂读书时的同学。

方言学堂的说法,可能来自于张之洞,他重视外语教育,他认为:“知中而不知外,谓之聋瞽,不通西语,不识西文,不泽西书,人胜我而不信,人某我而不闻,人规我而不纳,人吞我而不知,人残我而不见,非聋瞽而何哉?”而他的所谓方言,是指日、英、法、德、俄五种外语。

林云陔:最早提出广州建设“山水城市” || 林干

1935年3月,林云陔(前排中)出席著名学者黄节的追悼大会

林云陔考进广州的两广方言学堂,学习外语和科学知识,方言学堂的教育使从乡间私塾中走出的“乡下仔”一下子与国际“接轨”,外语教育为他数年后留学美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受到新思想的影响, 在中西文化的熏陶下,林云陔也像当时许多年轻人一样,充满了革命与建设的理想。

林云陔就读方言学堂之时,朱执信曾在该学常任教,与林有师生之谊,1910年,庚戌新军起义遭到失败。起义领导者朱执信在林云陔的掩护之下,摆脱追捕。林云陔也因此从方言学堂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经历。

从方言学堂毕业后,林云陔奉孙中山之命到高州起义,1911年(宣统三年),林云陔、林伯虎、陆幼刚等在高州府城建立起义总指挥部,策动并领导高州起义。起义取得成功,林云陔任高州军政分府分都督。不过,起义后的林云陔并没有居功自傲,而是在诸事安定后坚请辞职,到广州辅佐胡汉民,1912年,林云陔接受孙中山的委派,到美国留学,研习法律和政治,获硕士学位。由于在国内方言学堂已经接触到大量的西方文化知识,这使他个人的知识结构在当时应该是比较全面的。

学成后回国,因为广东为军阀盘踞,林云陔隐居乡间,后被孙中山先生招往上海。1919年,8月1日中华革命党(同年10月改为中国国民党)在上海创办理论刊物《建设》(月刊),孙中山撰《发刊词》。主要撰稿人有朱执信、廖仲恺、戴季陶、胡汉民、汪兆铭、吴敬恒、李煌嬴、林云陔等,该刊共出2卷,每卷6期。《建设》杂志是一本宣传新的政治思想的杂志,是在1918年由孙中山创办,大概是取“文化建设”之意,也曾经登载过一些浅显的介绍唯物史观的文章。《建设》杂志混合了政治理论和实业救国的思想,比如,1918年孙中山便提出,希望利用西方战时的工业设备和科学技术发展中国的实业。这一年,他在上海用英文撰写了《国际共同发展中国实业计划——补助世界战后整顿实业之方法》一文,意在引起西方实业界的注意,吸引他们向中国投资。1919年,孙中山在上海创办《建设》杂志时,又将上文编译为《实业计划》发表。《建设》杂志还展开过有关井田制的探讨。

林云陔:最早提出广州建设“山水城市” || 林干

报纸对林云陔市政计划的报道

1923年2月8日,林云陔任广州市长。但是,真正在广州城市建设中大显身手则是1927年至1931年两任广州市长期间。

1927年5月,林云陔再任市政委员会委员长(市长),1928年5月恢复市长制,林云陔任任市长。为了能够争取更多的资源建设广州,他力争要广州成为特别市。当时成立特别市的标准是人口100万,广州只有98万人口,林以广东为革命策源地为理由终使广州被定为特别市。

1928年,他草拟了《广州市政府施政计划书》,里面认为“最新之城市设计,以‘田园都市’为最优良”。对广州市建成山水城市已经有了初步的构想。同时,他主持成立了广州市城市设计委员会,这是广州有史以来第一个负责城市规划工作的机构。1929年,在他主持下,广州工务局长程天固制定了《广州市工务之实施计划》,这是民国以来内容最丰富、周全的一部城市规划,里面提出大规模扩充园林绿化,并一下子增辟了白云山公园、河南公园、西关公园等五个公园。除此之外, 彻底改造六脉渠之;整修全广州市下水道之;修整街道、兴办医院、增设小学;在北较场兴建高等法院监狱,内有实习工场等,广州城市建设有了很大的进步。

1932年,市政府公布了广州市第一个由政府组织编制的规划方案——《广州市城市设计概要草案》,虽未能全面实施,但也为广州城的建筑打下了良好基础。《广州市城市设计概要草案》把林荫道和公园地点的规划作为重点来抓,规定相当大的面积为公园留用,如马鞍岭以北、狩狗岭以东一带,飞鹅岭至白云山一带山地,以及大坦沙南角、二沙头东部、河西花地、河南花岗、七星岗等。这些都是“山水城市”规划思想的具体反映,在当时,这种市政规划意识也属超前。

林云陔任广州市长5年及其后任广东省政府主席期间,广州城市建设大规模全面开展,而且为今天的广州留下许多地标式的市政建筑。

1927年6月,当时的市政委员长林云陔提出筹建广州市立中山图书馆,利用广府学宫旧址,由当时著名的建筑学家林克明设计,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古巴四国1.5万名华侨捐赠20多万美元(合当时的广东毫洋30多万元),于1933年10月落成。文献馆的主体建筑采用的是传统建筑形式,红墙红柱,绿琉璃瓦顶,主楼格局开阔,颇有气势。同时,在院落里开挖称作翰墨池的水塘,依稀有几株残荷,几株百年古树投下浓萌,让书香添上雅趣。从此,文德路中山图书馆这里成为广东文献专藏所在地。

他提议修建市府大楼,刻意选择和中山纪念堂在同一中轴线上的位置,并占用了中央公园(现在的人民公园)三分之一的用地,为了配合中山纪念堂的风格,市府合署也采用传统的宫殿式风格,斗拱挑檐,黄色琉璃瓦顶。如此一来,自越秀山中山纪念碑向南,经中山纪念堂、广州市政府大楼、中央公园、维新路(今广州起义路)至海珠广场海珠桥,便成为广州现代城市的第一条中轴线。而广州市政府大楼也因为身处中央公园,形成其独特的风格,雄伟的气派一直为历任广州市市长喜爱,至今仍然是广州市政府所在地。

林云陔:最早提出广州建设“山水城市” || 林干

报纸报道林云陔重修孔庙

除此之外,这一时期广州市政建设的主要成就包括六脉渠之彻底改造;全广州市下水道之整修;修整街道、兴办医院、增设小学;在北较场兴建高等法院监狱,内有实习工场等。

位于越秀山的镇海楼,由于兵燹及年久失修,至清末民初时,楼宇仅存四壁与楼基。林云陔倡议重修,由工务局拨款4万多元,1928年5月动工,12月竣工。这次重修,将原来的木楼层结构改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并于竣工当年辟为广州博物院,更而成为广州的标志性建筑。

1929年8月25日,由美商中国电气公司承装的自动电话工程告竣,正式通话,这个工程有自动电话4000门。8月31日,广州市政府与中国电气公司正式签立合约,设装省港长途电话。全部工程费用45.5万美元。是月,广州市政府行政会议议决,确定建筑市区马路61条,共长80多公里,分三期建筑。9月10日,广州至石龙长途电话通话后,在西濠口嘉南堂设立长途电话分站。9月18日,小市街、四牌楼开辟马路,开始施工。

如果说林云陔执掌广州最显著的成就,当属立项修建了海珠铁桥,当时广州与河南之间,被珠江阻隔,两地之间的交通只能靠小艇,往返相当不便,城市被—分为二,对于发展自然不利,1929年,林筹建了海珠大铁桥,该桥是贯通珠江南北的惟一大桥,桥长200米,分为三孔,南北两孔各宽73米,中间孔宽53米,安装有电动设备,可以开闭,方便巨轮往来。这是广东省第一座开合式大桥。承办商为美国慎昌洋行,承建商是马克敦公司,造价103.2万两大洋。虽然竣工之日林云陔已经不在任上,但他的首功当之无愧。解放前夕,这座颇有特色,凝聚了林云陔心血的海珠铁桥被国民党炸毁,解放后历时七个月完成重建,但开合的功能从此不再。

林云陔从执掌广州市政大权到成为广东省主席,在广州扩路修桥,使城市建设面目一新,在全省兴建工厂,大力发展民族工业,林既没有政治野心,也没有实际兵权,能够在复杂的政治时局中,见缝插针,在陈济棠地方政权与中央政权抗衡之时,利用有限的空间,实施自己“实干”的理想,从而以“不多言”坦勤勉实干的地方政要的身份,留名于历史。能够把理想最终落实在扎实的工作之上,不能不归于他的的道德品行和卓越才华。

林云陔师从中国传统文化启蒙的,为人处事颇有古风,但是从他的城市建设观点看,又明显是受到西方近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中西文化在不同层面上影响着林云陔。而他身体力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两种文化没有错位,而是各得其所,丰富着他的一生,也成就了他的一生。有人给他的品性总结了三条:勤俭笃实的生活;刚毅果为的处事;为政不在多言的作风。这三条中,生活勤俭笃实是个人的品性。林云陔,历史上最清廉为民的广州市长。抗战末期,汽油紧缺,当时有“一滴汽油一滴血”之谚,林云陔为了节省汽油,自购一匹马,日常往来住处与办公地点,均以马代步,汽车则放在车库中不用,有朋友问林为什么以马代车,林云陔不希望标新立异,过于招摇,就称是为了锻炼身体。林云陔的四子三女取名,分别以“真诚明正直仁义”名之,其人生理想也可见一斑。据说林在当选广东省主席以后,仍旧过着学生时代的清苦生活,林的妻子常感腰痛,就医诊治,被诊断为营养不良,医生说只要多吃鸡蛋多喝鸡汤就可痊愈。而林夫人不但缺乏营养,而且操劳过度,家里只有一个男工帮手,其余家务全由妻子料理,林自己也经常擦窗、洗地。当时外出做大官的人,多数在家乡买田置地,或者在国外留有存款,林则没有这些。

林云陔:最早提出广州建设“山水城市” || 林干

林云陔在陈炯明叛变前,是广东大本营金库部长,事发之日,金库还有港币30多万元,林云陔将这笔巨款缝在夹袍之中,从小路北上。在韶关遇到粤军总司令许崇智,告之自己有存款,可以补贴部队开支,说完,脱下夹袄,告辞而出。结果行至中午,林肚子咕咕叫,到饭店吃饭,才发现自己身无分文。

林云陔初任广州市长时,因公晋京(南京),乘上海轮三等客位,船中遇群盗行劫,有两个盗贼劫到他铺位,问他是做什么职业的?林回答说是老师,并说,你们看看我身上有什么值钱东西,请尽量取去。盗贼见他虽然文弱,但是豪爽,居然心生敬意,不但分毫不取,反而留在林的身边,转作保护。这时其他海盗因为搜劫一番却并不满足,集中全船客人拷打施刑,强迫大家将财物交出。那两个盗贼嘱咐林不要过去,而且提出要分份赃物给林,以表敬意;林云陔一再推辞,又乘机开导劝说贼人弃盗从良,据说盗贼感动得泪流满面。

处事刚毅果为多半是指林指挥高州起义、一举功成的壮举。

受西方教育的林云陔三任广州市长,于广州城市建设颇多贡献,却没有因为施政中的“作为”留下美名,倒是“不多言”成为“为政”的亮点。林云陔的“不多言”,体现在他为官十分低调。他就任省政府主席的那天,时间定在10点,可他9点40还在家里给儿子修理脚踏车。有人见而惊曰:你不记得今天就职吗?林淡淡地说:时间到了就去上工便是。林云陔的“不多言”,埋头实干的作风在喧哗的民国政坛也帮助他在政治风云中独善其身。

上世纪30年代初,蒋介石对广东军阀陈济棠让步,使广东相对独立,获得了一个发展的良机,而林和陈济棠素有渊源,保证了军政之间的矛盾比较少,使他创办实业较少阻碍。从1931年到1936年陈济棠治粤期间,林作为广东省政府主席兼财政厅长,两人开展广东的实业建设,规模之大,效益之好,在当时国内的地方实力派中是罕见的。而在林任广州市市长之时,就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在任广东省主席时,他更是事必躬亲,经常深入实际,“因公出巡”,亲自审批图纸,甚至亲自兼任广东省县长考试典试委员会委员长,考核地方各级官员,即使是录用一般技术人员,他也经常是亲自复试,有时还要当场口头命题。

孙中山评价林云陔:“吾党革命德行之神圣”,胡汉民称赞林云陔在“革命党中风格至高上”,林云陔的前任广东省政府主席陈铭枢也称林云陔“尚有刚劲之气,且能廉洁自守”。林云陔:最早提出广州建设“山水城市” || 林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