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去夏来,在熏风吹拂之际,笔者重游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曾居住旧址。回忆在“大东门”生活五十多年来,经历过童年的欢乐和生活 的艰辛,也目睹了“大东门”沧桑与繁荣。所见所闻,静夜伏案握笔 追忆:一、使年青一代知些前人旧事,二、“大东门”史料及昔日城市的风貌。解放之初,我家从老城区惠爱西路(中山六路)搬往“大东门” 外的大东路(中山三路)居住。当时家居搬迁,是由近二米多长的厚木大板车由三工人操作,一人拉着 T 型铁杆,二人在后推动前行,那时粤剧戏班转换另一剧场演出,搬运戏箱、舞台道具等也是由此大板车搬运,戏行称为“拉箱”。当时我和二哥跟随车后,不时帮忙推着,沿着惠爱路向东行,身处市中心行人不多,越往东行,行人越少,偶然有汽车驶过,大板车在路中央行驶也不影响交通。
快到德政路,远处可望见当时“大东门”最高建筑物“东成大押 (大东门当铺)”。在越秀中路、越秀北路十字路口东面拐弯处,路右 边(南面)是市公安局大东分局,左边(北面)是德昌茶楼。
踏进“大东路”,路两旁骑楼下是临时街市。越过“东濠涌”的越秀桥,只见二、三栋混凝土居住楼外,大多为一、二层砖木结构简陋 民居和商铺。商店屈指可数,除了生活必须的米铺、木柴店、小百货 店、两间长生店(棺材铺)、基督教堂外,(现“渤海银行中山三路支 行”方位),大约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的夏日某天,乌云密布电闪雷 鸣,顷刻倾盘大雨,突然一声吓人轰然巨响,把基督堂十字架劈去了 一角,真是上帝也保佑不了。后来中山三路扩宽工程教堂也拆了,教堂东侧便是小有名气的大东药局了(金豪汇大厦右侧)。解放初,中大医院(现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药配方指定到大东药局配药。名中医雷仁生也在该药局坐堂接诊。
当其时“大东门” 给我第一印象犹似城郊。安顿下来后,“大东门”地处虽不兴旺,却也十分丰富的历史和近代革命史遗迹。大东公安分局后面的越秀下街,拾级而下,可见一九 一八年广州市大规模拆城墙筑马路遗留下城墙遗迹。越秀下街对面的马草下街(现东濠涌旁绿化景区),因清朝守城士兵的马厩及堆放马草饲料而得名,而东濠涌是“大东门”护城河。
在中山三路大东门公交站后方清和里,原来还有一座近百年历史的旧当铺。经专家考证,这栋旧当铺就是史料档案记载的1913年重建的“公成押”。古楼楼高4层,曾作为长途汽车运输公司的宿舍,该楼墙体为暗青色砖墙,每一层都有窄长的窗。楼的后门处,距地面约两米的墙体上留有模糊的刻痕,上面刻有“民国癸丑年拾月……公成押 重建”的字样。可惜这座广州存数不多的旧当铺在2009年被拆掉了。
东皋大道,民国时期是政要官员宅邸。现尚保留多栋历史建筑和 文物。如礼兴街农民协会旧址(解放初为东区二中心小学,后改为东皋大道小学),一九二五年国内广东农民运动领导机关所在地,毛泽东、 周恩来、陈延年常到这里从事革命活动。农民协会旁(东面)一座花 园别墅,是原广州商团副团长陈恭受的宅邸。
仁兴街7号是越南青年政治训练班旧址,胡志明曾在这从事革命 活动。13 至 19 号是民国时海军司令海南人陈策宅邸,解放后 13 号、 15 号为广州军区后勤部职工宿舍,17 号、19 号仍为陈策后人居住。
解放初东皋大道路口正对对面马路有座南山棺木店,路口右侧 (西面)有座名为“节孀居”的房子,房前有一“节孀居”的牌匾, 是旧社会女子梳起不嫁,或出嫁后不落家,同住在一起的姑婆屋,任何男人都不得入内,也不得在门前逗留。路口左侧(东面)是钟氏祠堂,同时也是广州钟氏同乡会会址。解放初该祠堂曾一度为东区第四小学,后来拆了,建成了现在的中山三路小学。
北横街直上钱路头直街,一座四合院是晚清时收容盲人的老人院, 上世纪二十年代孙中山先生在此老人院创办陆军测量学校,校长为罗翼群。解放后恢复为收容盲人的老人院,俗称“盲公院”(现广东盲人协会)。
现在“大东门”成了最繁华地段,一座宏伟壮观的中华商务大厦。中华广场前车水马龙,地铁在大厦时尚商店底层快速穿过。中华广场前身是部队的 3518 工厂,是专门生产军用胶鞋的军工厂,工厂上下班都会鸣放汽笛,汽笛声响亮,大东门远及三角市、越秀南、东华西一带的民众、学子都会以此为返工返校的标准时间。
青年朋友们,你何曾想到解放初这一带停放多部解放军进城购物的运输马车。还目睹广场附近,死火抛锚的公共运输汽车,刚解放百业待兴,汽油奇缺,有些汽车是用木炭燃烧产生煤气起动,公共汽车尾部安装一米多高铁桶,装满木炭用手摇鼓风机加热,行不多远,而不时死火,助手下车往铁桶泼水加大蒸汽,增加煤气量使其起动前行,费事失事之外,也显得有些滑稽。
现金凯商场(市民称其为“老鼠街”),原址是城东规模较大的大 东肉菜市场。解放初,解放军多驻防沙河东郊一带。他们采购蔬菜肉 类、生活用品,每天都需进城到此采办,运输以马车为主。马车又分为轻、重型,轻型为一匹马,载重型的马匹二前一后和一前一后。有人说解放军运输马车,所说“马不及人高,但非驴,耳不大,也非骡,骡更高”。其实那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民间个体运输小型马的马车(老广称为猪笼车)之误,与解放军的高头大马军马的马车实不可比。
马车停在大东市场,马匹打扮十分漂亮,马脖挂着铜铃,马鬃上系上彩带。当满载采购物品,解放军战士策马扬鞭,马车起动,铜铃 叮当、叮当,马鬃上彩带迎风飘逸,和着的得、的得马蹄声,多么像广东音乐“饿马摇铃”一曲节奏轻快的乐章。以前只能在书本、漫画认识 的北方平原农村赶集风情,给南方人民一睹眼福。
马车沿着烈士陵园红花岗四烈士墓旁的黄泥路,以前的东沙马路, 经光华医学院旁(后来的护士学校,现在的广州市美术中学),广州起义烈士纪念碑右侧出先烈路返回沙河、东郊一带。
五十年代初,有一辆欧美式带篷的载客马车,可乘坐四人。平时停泊在黄华路口的修马掌店外,接待游客时在咨议局围墙外等客人(现广州历史博物馆)。马车驾驶者是南海县里水鹿眠乡人,游客大多往黄花岗、沙河、白云山一带,马车是经东沙马路、先烈路往沙河镇。当时濂泉路两旁是农田和农舍,马车到新一军坟场前便不能向前行驶, 因铁路横贯马路,游客便要下车步行越过铁路,登百步梯到蒲涧濂泉上白云山。
城市建设不断的发展,逐步开辟了新马路,使公共运输业 日趋完善,旅游马车日渐式微而退出历史舞台,马车也就长期停放在黄华路口的修马掌店外,马车夫也随之转行,以小型马车营运谋生。
公共汽车 11 路车,最初由文德路总站开往沙河,初期也曾经由东沙马路行驶出先烈路。后来 11 路公交车改由越秀中路作为总站行经越秀北转入后来打通了,由旧时的传染病院起到越秀桥的那段黄沙路(即现在的东风东路那段),那时很含糊称之为“造币左”及先烈路,到达沙河大街总站,那是后话。那时陵园西路还未开辟马路,中山三路陵园西路口东侧是广州市公共汽车修理厂,广州解放后第一辆铁皮公交车即诞生于此(此前的公交车都是木壳的)。
(图片由作者提供)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作者:黄国麟,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大东门记忆》https://www.gznf.net/column/91757.html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