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秀山在广州城北。晋代广州城北有三湖。南朝宋·沈怀远《南越志》载:“番禺县北有三湖,一曰沉夜(湖),二曰莼湖,三曰芝兰湖。”沉夜湖与莼湖早已消失,难觅其踪。芝兰湖遗址仍在,即今流花湖一带,属古代越秀山西部湖泊。

今天流花湖是因湖东北边有南汉古迹流花桥而得名,晋代时,此地一带便是天然湖泊区,位于当年州城的西北面,是古海湾(溺谷湾)消失后逐渐淤积而成的,原为小北江(今西关西侧之珠江河段)天然堤外侧洼地潴水而成的天然湖泊,因珠江水渐退而淤浅成湖,是广州唯一的天然湖泊。汉代时渐形成,以后因湖岸渐淤积成陆而水域缩小。

古代不叫流花湖,称兰湖,又名芝兰湖,后来又称古芝兰湖、古兰湖,名称早见于晋代著作,南朝宋·沈怀远《南越志》称:“番禺北有兰芝湖,井注南海。”

兰湖水源自今越秀山北秀湖附近,这支水道,在古代时称流花水、流花溪,南流入兰湖,晋代以前,兰湖西连珠江。

广州古代芝兰湖,千年之变今何在 || 冯沛祖

流花湖

晋代芝兰湖的湖面面积比现在流花湖的水域面积要大得多,今天的流花湖只是当年古兰湖的一部分。

据史籍记载,当年的芝兰湖水域相当宽阔,三面环岗;东接文溪北支水,东北接越秀山流花溪水。水域面积约为2.6平方公里。范围大致如下:

北至桂花岗,即原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以北的山岗。

宋代时,那一带有山丘称为马蛟山,相传有蛟龙在该处幻化为马以迷惑人,因而得名。南宋《南海百咏》载:“马蛟山,在城北七里,俗传昔有蛟化为马,以惑土人。然郡邑志乘多不载.究不知山名所自来也。”并赋诗曰:“耆老相传亦可嗟,深山大泽自龙蛇.老蛟变化初何怪,天马从来产渥洼。”现在桂花岗一带是繁华商业区,古代直至民国,这一带是城北郊野地,岗丘相连。清康熙《广州府志》载:“马蛟山,在城北七里。旧志俗传昔有蛟化为马以惑人。其阳(南面)多松竹,其阴(北面)多刺桐,最多怪兽。又北四里曰虎栏山,多松萝。”清代初年时尚如此,晋代时就更是怪兽出没的荒山野岭了。《广州府志》引《广东通志》载:“(马蛟山)其下有兰湖。”

南至西山之北麓(今东风西路与人民北路相交处一带岗丘,古称西山,今犹可见隆起状);

东至今解放北路西侧象岗山(今“西汉南越王墓”所在处)西麓及今双井街,今东方宾馆一带当年曾是古兰湖东岸。后来湖边滩地渐淤涨成陆,形成街巷,湖域缩小。

西约到洗马桥。西南与海(珠江)直接相连。

也就是说,今北起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南至今广州医学院、兰湖里、市少年宫一带,全是古芝兰湖水荡漾过的地方。今天人们在繁华的东方宾馆一带逛商场时,很难想象千百年前,这里曾是一片碧波荡漾。

广州古代芝兰湖,千年之变今何在 || 冯沛祖

东方宾馆

晋代时,古芝兰湖是直接和珠江相通的,那时兰湖的西南面便是宽阔的珠江。后来随着陆地的慢慢淤积,大致在南北朝初期,古兰湖的西出口(今西华路彩虹桥一带)才逐渐形成宽阔的水道(唐代时称戙船澳,即清代澳口涌、司马涌前身),古兰湖遂要流经水道入珠江。随着陆地的扩大,南朝时,古兰湖的水域比晋代时减少,且有部分淤浅,戙船澳水道已正式形成,并有了居民聚居点。隋代时变化不大。水道相当宽阔。唐前期《初学记·岭南道》载:“番禺北有芝兰湖,并注西海。”这个“西海”就是珠江,可知当年此处珠江是大片水域,辽阔如海,在广州城之西面,故称西海。

古代芝兰湖对广州经济发展曾经起过很大的作用。它依山通海,波澜不兴,成为州城西北优良的避风港和码头区,从汉代起,历两晋、南北朝、隋、唐直至宋代,都是如此。因其离城较近,当年往来西江、北江船只经由官窑、石门进入广州后,常泊于此。由佛山、北江、西江来广州的旅客,大多在此登岸入城。

今天澳口涌段(澳口村一带)地势低,相传唐代时已有“半塘”(一半是池塘)之称。涨潮时,仍为珠江浅水区,未正式成陆。今澳口村以东,在今西华路彩虹桥北面不远的洗马涌水道已部分渐淤积成陆。这支水道,在古代时,其上段称流花水、流花溪,中段称兰湖,兰湖以下为下段。清初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占领广州城,养马西山,在此洗马,因而得名洗马涌,后来又称司马涌。现在又名涌口涌。唐代时名戙船澳,河面宽阔,无桥梁,在此曾发生过海战,可见其宽阔,亦可见其在军事上的意义。

唐代时,兰湖东畔耸起象岗(今中国大酒店一带,南越国朝汉台建于岗顶),登临览胜,景色甚佳;是一个著名风景区,同时又是广州水路门户。兰湖水西流通过戙船澳(洗马涌)汇入珠江。船只由西、北江来广州,先经泥城(今西场一带),可在泥城登陆,亦可驶入戙船澳,到戙船澳码头(今西华路西段彩虹桥一带)登岸。走今西华路一线,东行至西濠(文溪西支流),从西门进入广州城,路途最近。今西华路地势较高,在南越国时代已渐淤积成陆,成为古代在彩虹桥一带登陆后进入广州的主要道路。

广州古代芝兰湖,千年之变今何在 || 冯沛祖

盘福路

某天清晨,唐代著名宰相张九龄(678-740)登临戙船澳码头一带,看珠江宽阔,碧波荡漾,写下《与王六履震广州津亭晓望》一诗,开头两句是:“明发临前渚,潮来净远空。水纹天上碧,日气海边红。”后来又写有“津亭壮越台”句。这便是当年古兰湖西面的风景,可知水域面积相当辽阔。诗中写到的津亭,即南越国时期赵佗所建送别陆贾的朝亭,唐代时改称津亭(清初《广东新语》)。故址约在今西华路与捶帽街相交处一带。张九龄《春江晚景》诗有“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句,可证当时津亭尚存,并描写出戙船澳码头一带船舶众多的景象。《大清一统志》记载:“朝亭,在南海县十里戙船澳……后为西候津亭,明时为送迎之所,成化中都御史韩雍扁曰华节。”也就是说,朝亭后来称为西候津亭,明代时是人们迎来送往的地方,明成化年间(1465-1487),又改名为华节亭,并在亭上挂了匾。

唐会昌元年(841),在古兰湖东面的今双井街象岗上修建了余莫亭,可作航标,亦供船夫在此停泊以避风雨。亦为游览地,供人们登临览胜。

唐代时,广州外贸兴盛。兰湖东岸一带既是码头区,又是商贸区,中外商人在这里进行贸易,互通有无,百货荟萃,物宝交驰,曾经相当兴旺。每当珠江将要翻起风浪,各路商船舟楫便会沿着逶迤的内河濠涌,拥进这芝兰湖来。除各式船夫外,来避风雨的可能有头戴翻沿帽,深目高鼻的阿拉伯人;有拳发褐肤、穿耳附挡的东南亚人;有卷发螺髻、鼻宽唇厚的非洲人;有一袭高领袍子,宽腿长裤的古罗马人;有项圈缨络,跣足脚铃的印度人;有背负皮囊,手提凤首壶的犹太人;当然更多的是衣褶稠叠贴体,衫衾迎风飘举的中国商人。

唐亡,进入五代十国时代。十国之一的南汉国建都广州,曾疏浚、扩阔兰湖水道,以通舟船;在象岗上建郊坛祭天,并在这一带建宫苑。“双井街之西,古芝兰湖,南汉时宫苑。”(清·钟启韶《听钟楼诗钞》自注)从其地理位置来看,这里所称的南汉时宫苑即流花桥一带的南汉宫苑西区甘泉苑。

宋灭南汉。芝兰湖水域面积较前代缩小,但湖水尚深,仍为广州城西北的避风港和重要水陆码头区。西、北两江之船舶经由官窑、石门进入广州后,在此停靠。不过,湖东岸象岗上南越国朝汉台,晚唐余莫亭,南汉郊坛等名胜古迹,在宋代时均已毁圮。

今天在东风西路北面建有广州国际金融大厦,大厦北面有兰湖里、兰湖一至五巷等街巷,这些街巷都是因为位于古兰湖旁而得名。今天这里瓦居鳞次,巷狭檐交,隐没在高楼大厦的背影里。其中兰湖里在20世纪90年代时,长仅72米,宽仅2.5米,碎石路面,为民居住宅,这一带便是汉、晋古兰湖东南缘的遗址。小巷深处显得非常幽僻,在历史上却曾经是繁嚣过的。

广州古代芝兰湖,千年之变今何在 || 冯沛祖

国际金融大厦

从隋代开始,再经历唐、宋两代,悠悠数百年的岁月,南海县署都是设在这一带的(隋开皇十年即公元590年始置南海县。唐代时,南海县是广州和岭南东道的治所;宋代开宝五年即公元972年,合常康、咸宁、番禺、四会共四县为南海县)。清道光《广东通志》载:“南海县署,隋时建,在郡城西北兰湖里,唐、宋因之。”可知隋时兰湖里一带早已成陆,且已为民居聚集地,又是兰湖码头区,在此地设南海县署处理县政,亦便于管理当时在此地进行的商贸活动。直到元代,南海县署才迁回城中。20世纪40年代,此地仍可看到有三排东西向、二排南北向的青砖灰瓦古屋,乃互为拱卫的官衙式布局,当为千百年前南海县署的故址所在。

宋代时,沿兰湖东岸渐成街市。兰湖里是其中最有名的街道,位于兰湖之东南岸。兰湖里建于何年已难确考。今盘福路以西有兰湖里、兰湖一至五巷等街巷,即其故址。当年这一带还建有社稷坛。

明代时的兰湖里,包括今盘福路西侧及西北侧一带地域。“芝兰湖,在北门外双井街西,今其地尚有古石刻‘兰湖里’三字。”(清光绪《驻粤八旗志》)可知不但今兰湖里、医国街一带属兰湖里,连同其以北之双井街一带,亦曾属兰湖里范围。

明末清初时的兰湖里是个孤立的村庄,村中曾建有祠堂。详下文《清代·文物胜迹·宗祠·中大夫祠·郭公祠·恩赠三代宗祠》。

约从元代开始,古芝兰湖便逐渐淤塞,以致不可行舟。陆地面积慢慢增大,而水域面积逐步减少。如此经过了约一百年,到明代时,整个兰湖渐淤浅,终于成了沼泽区;再经过一百几十年,成了污水塘、低洼地。相传在明代天顺年间(1457-1464),有一位周姓居民在此地治园圃,锄土得一断石,见上面刻有一首古诗,诗曰:“芝兰生深林,无人常自芳。君子处阶前,明德惟馨香。游鱼轫罾罗(捉野兽的网),好鸟名鸳鸯。微风动林岸,此心共回翔。”(诗未完。《古今图书集成·广州府部》载:“其下断缺数字。”)像是一首爱情诗,写得很优美且意韵深长。清乾隆《楚庭稗珠录》认为,这首诗肯定是魏晋时代的人写的,“非魏晋人不能道”。人们认定这里便是古芝兰湖遗址。由此亦可知当时湖水颇深,故唐代时才能成为避风塘。

明代后期著名学者黄佐(1490—1566)编《广东通志》称:“(兰湖)今为田沼庐居所湮,不复通海。”可见那时湖水已不再跟珠江相通,而湖岸民居已是星罗棋布了。

随后又过了大约一百年,即到清代初年时,过去曾是大片水域的古芝兰湖终于连水域都没有了。明末清初《读史方舆纪要·广州府》载:“《南越志》:‘番禺北有芝兰湖,并注南海。’今堙。”

清康熙《广州府志》载:“芝兰湖,在府城北一里,今双井街其汇。今没。”

在古代广州城,西湖与兰湖是最著名的湖泊,也是风景名胜区。明末清初《广东新语》称:

会城中故有二湖。其一曰西湖,其一曰兰湖……二水既广,复与番禺二山青苍映带。每当春秋佳日。登临者不出三城之外,其观已足。今也三城连而为一,三山亦失其二。番(山)与禺(山)仅存培塿,而洲与湖之烟波浩淼皆不可问矣。

可知明末时兰湖已淤成菜圃,没了湖的模样。

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陈子壮曾在此处筑园榭,结诗社,因而兰湖后来又曾被称为“陈园”(详下文《清代·文物胜迹·园林·陈园》)。

清代二百多年,当地乡民在这大片由湖泊淤积成的低洼地上种植茭笋、菱角。因它汇纳城北诸水,当年的老百姓又俗称之为“大坑”。到民国时,此处仍为低洼沼泽地区,遍种蕹菜和西洋菜,中有河涌穿行其间。每逢下雨,因是众水所聚,附近街道如双井街、青石桥街等即为泽国。若是大雨数日,便成大片湖沼,分不清哪里是田,何处为涌了。又每年的端午节期间,青石桥龙舟水涨,必定又是大水浸街。

青石桥在哪里呢?在大北门外。大北门建于明初,位置在今解放北路和盘福路的相交处。此桥是清代时广州城有名的古桥,“左通西濠,右通流花桥”(清道光《白云越秀二山合志》),前后左右皆为民宅,过去的当地百姓对大水浸街可谓已是司空见惯。

直到建国后,青石桥街一带每逢西水期仍是房屋入水盈尺,建水闸后才得免水淹。改革开放后广州城建迅猛发展,现在这一带早已高楼林立,跟民国时的状貌截然不同了。

说回今天的流花湖,这里是古芝兰湖的遗址,但湖水已非当年的湖水。上文说过,古芝兰湖已在明清时代全面淤塞,成了菜圃。今天的流花湖其实是一个人工湖,是1958年挖成的。当年的4月5日,市政府动员市民义务劳动,在此挖深开辟成蓄洪排洪的人工湖,这既改善了环境卫生,铲除了大片蚊蝇滋生地,又可在暴雨时将驷马涌上游的雨水蓄在湖内,以减轻这一地区的水害。同年7月便峻工了,面积80万平方米,10月1日向市民开放,当时取名叫越秀西湖。因湖的东北面有南汉古迹流花桥,1963年改称流花湖公园。三年后文革爆发,1967年,被改名为红湖公园,1978年恢复原名至今。

古代的芝兰湖是湖水一片,今天的流花湖湖面则被湖堤分隔为三大湖和四小湖。堤上和园内广植棕榈、蒲葵、桑、榕树和蒲桃等热带亚热带花卉树木。整个公园呈现一派亚热带风光。1982年,公园里建了一个浮丘岛,名称就取自古代的浮丘神话。而公园西侧有个盆景展览场地,那就是被誉为“广州盆景之家”的流花西苑,是1964年建成的。1986年4月,中国花卉代表团征集这里的盆景50盆参加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第五届国际花卉博览会,获得了三枚金牌奖和一枚银牌奖的殊荣。

顺便一提的是,今天流花湖公园北面的流花路原来是叫西村公路的,因路旁有南汉时的流花桥,后来又建有流花湖公园,因而于1981年才改名流花路,全路便是横贯了古芝兰湖,现在成为广州的商贸中心区之一。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广州古代芝兰湖,千年之变今何在 || 冯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