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历史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读到一个这样的说法:“皇上(朝廷)的原意都是好的,就是下面的歪嘴和尚把经念歪了。”
这个话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是为皇上说话,表明皇上都是爱民如子的好皇帝,颁布的旨意都是没有错的;第二层意思则是指责下面的官员,认为他们为了自己的私利,歪曲了皇上的美意,在执行的时候损害了百姓利益。
这话有没有道理呢?应该说,有一定道理。在不少时候,这个说法确实与实际情况有相符之处,在历史上确实有很多贪官污吏打着朝廷的旗号中饱私囊、盘剥百姓,不管朝廷颁布什么法令,他们都能从中找到牟利的办法。
这种情况甚至让有的官员认为朝廷啥事不干,可能反而对百姓更好。
但另一方面,皇上是不是就真的爱民如子,毫无责任呢?恐怕也不是。
那些暴戾贪婪荒淫无度的皇帝咱们就不讨论了,就说那些想把事情干好的皇帝吧,他们的原意是不是就真的都好呢?
例如历史上著名的宋神宗,他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一心富国强兵,应该讲原意是很好的。可是王安石的变法政策一推行起来,却发现问题多多,一些貌似利好百姓的政策,最后却让百姓吃了更大的亏。
例如青苗法,原本的政策设计是由官府向农民放贷,利息比民间的高利贷为低,这样农民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可以得到低息贷款,等到庄稼收成了再行归还,说“原意是好的”,应该没有问题吧。
但问题是,宋神宗和王安石的“原意”不仅仅是帮扶青黄不接的农民,他们还有一个“原意”,就是增加国库收入。
也正是因此,地方官员在推行青苗法的时候,也是有kpi的,要考察放贷和回收的数字的。放出去多,收回来也多,才算是有政绩,不然你说我们这地方老百姓过得很好,不需要借贷,那你等着贬官好了。
而一般来说,需要进行借贷的农民是比较有限的,毕竟官府放贷的利息也不低。
对于执行新法的地方官员来说,就会面临一个选择题:究竟是帮助农民重要,还是完成朝廷的kpi重要?
对于绝大部分官员来说,他们毫无疑问会选择后者。于是,各地推行青苗法的过程中就出现了许多强行摊派的现象,明明不需要贷款的人家,也被迫背上了高息贷款。加上有些官员又趁机私自加派,百姓的负担自然也就更重了。
所以,我们说“皇上的原意是好的”这个话,有时会包含了一个悖论,那就是皇上的“原意”,有时候是自相矛盾的,既要又要的。而官员在执行的时候,很自然就会根据自己的利益取向,去选择执行“既要”还是“又要”。就像青苗法既要照顾农民,又要保证收入,那么地方官员当然是选择保证收入了。
王安石变法之所以失败,当然有很多原因,而这种政策内在的矛盾,恐怕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