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初年,簸箕村(今扬箕村)拥有2860亩(约190万平方米)土地,西至福今路,北至沙河大街,南抵珠江河畔,东至冼村。村民世代从事耕渔,曾经是广州郊区的鱼米之乡、蔬果之乡。农民种植水稻、蔬菜、水果,家家户户养猪和三鸟(鸡、鸭、鹅);鱼塘养鱼,主要有鳙鱼、鲢鱼、鲩鱼、鲮鱼和鲫鱼等品种;蔬菜主要有菜心、白菜、西洋菜、蕹菜、茴香、洋菠菜、辣椒、大芥菜、红萝卜、冬碗豆、大夹蚕豆、冬瓜、白瓜、椰菜、芥兰、红茄等品种。

1955年,扬箕村被定为广州市郊中熟菜产区,推广种植澄海早熟椰菜花蔬菜品种,比本地品种提早22天收获,产量提高两成多;红茄、晚芥兰提早20天收获,花菜提早15天收获。1958年,扬箕尝试秋植冬瓜取得成功。扬箕一直是广东省蔬菜生产的一面红旗,多年保持着先进单位的称号。塘鱼养殖除供应市场外,部分鲮鱼还供应罐头厂生产罐头出口。扬箕的水果品种主要有杨桃、香蕉、荔枝、龙眼等。有一种说法,说清末民初,扬箕村、猎德村一带所产的甜杨桃已驰名遐迩。簸箕村在20世纪30年代时改名为扬箕村,其“杨”字即取自村附近有杨桃园之故。但也有不同的说法,认为扬箕的得名,是因为当地的地形像簸箕,扬箕就是扬起簸箕。

从乡下走出来的广州大道

1959年7月,由于国家经济困难,市场供应紧张,广州市政府在扬箕、三元里、白鹤洞、黄花岗、瑶头、梯云(市场)、厚德(市场)七个地方建立了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农副产品贸易市场。农民私种私养的第三类农副产品可在这些农贸市场交易,由买卖双方自行议价成交。市政府要求郊区农民大力发展养猪业,实行公养、私养并举的方针,执行“多养多吃,少养少吃,不养不吃”的奖励政策。

20世纪六七十年代,扬箕村的经济发展缓慢。直到1978年,集体存款只有150元,全村固定资产仅有区区59万元,属于贫困村。1984 年11月,蔬菜产销政策实行全面开放。农民可按市场需要安排蔬菜生产,供应市场的蔬菜数量和品种质量均比以前增多和提高。扬箕村率先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济迅速好转。

1985年,扬箕村(广州大道以西)部分划归东山区管辖。1986年,由社会集资800万元,在天河区先后建立扬箕等12个农副产品和工业品集市,开办扬箕、冼村、岗顶三条商业街。在村内开办了扬箕竹木市场、钢材贸易市场等一批商业设施。还办起刀具模具厂、汽车修理厂、加油站等 6 家企业,厂房建筑面积 16300 平方米,企业人员 297 人。村办企业收入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 70%以上。

1987年4月,扬箕村开展农村合作经济股份制的试点工作,当年的固定资产已达到4000万元。次年,扬箕试点经验在东山区全面推广。1989年,扬箕村成为广州第一个产值超亿元的“村”。

从乡下走出来的广州大道

20世纪80年代末,广州大道一带进行大规模开发建设,大量征用扬箕村的农田,1990年,扬箕村已无水稻、果树的栽种,只剩下一些菜田。到1995年全部耕地都被征用完了,为了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村委会和村经济股份联社到海珠区、番禺、东圃、增城等地征地,兴办乡镇企业,发展高科技农业,还投资办起了酒店。本地村民大部分转业,或下海从事个体小商业,或进入乡镇企业、区街企业打工,或在宅基地建房出租。维系千年的农业生产方式,至此全部退出梅花村地区。

在修筑广州大道前,这一带为广州军区政治部农场和扬箕村的农田,只有一条单行的小马路连接寺右路与空军医院,也就是广州大道的前身。1984年兴建五羊新邨,作为交通配套工程之一,从1983 年起修筑广州大道。

从乡下走出来的广州大道

1985年1月建成中山一路立交桥,1986年 12月建成天河立交桥。2000年在立交桥上加建第五层,为连接内环路至黄埔大道及广州大道的高架匝道。这两座立交桥有助于疏导机动车流量东移,减轻旧城区的交通压力。广州大道至1989 年全线贯通,后来几经改造扩宽,从双向4车道变6车道,再变8车道,现为双向10车道。随着天河区的开发建设与广州市的南拓,广州大道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成为沟通珠江两岸交通、发展经济的重要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