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贵(1891-1977),字玉麟,名园亚,广东省钦县(今广西钦州市)人,壮族。少年家贫,给人放鸭,喜习拳术。他是一位老同盟会员,陈济棠的同乡,钦防军官讲习所肄业。清宣统元年(1909)受孙中山两次组织领导钦州王岗山、马山反清武装起义的影响,加入同盟会。宣统二年(1910)从军,历任排长、连长。他最大的嗜好是把“老刀”和“飞马”两种牌子的香烟拆开,把烟丝混在一起,再卷成纸烟来抽。他骨子里有一股拼命精神,每件事情,务求做足做尽。
张瑞贵,字玉麟,法名园亚,壮族,钦州贵台乡那统村人。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素有“生张飞”之称,蒋经国称其有“廉颇风骨”。
1919年张瑞贵任营长,1921年任游击统领,后改任团长。1922年任南路八属联军申葆藩部第二旅旅长。1925年春,八属联军被国民革命军打败,张率残部400余人退入十万大山,接受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十一师陈济棠部改编,旋任第十一师补充团少将团长,团部驻廉州城。1927年,第十一师调防广州,陈济棠晋升第四军军长,张瑞贵升任第四军十二师副师长。1929年任第六十二师一二三旅旅长,第一独立旅旅长。1935年任第四路军第三师师长;1936年2月授陆军少将;8月任第六十三军一五三师师长,10月授陆军中将。
张瑞贵当了大官以后,没有忘记家乡。1928年回乡召集地方绅士,决议建立贵台小学。他捐献白银6000元,并发动地方人士募捐建校,于1932年建成前后两座教学大楼。是年秋,贵台小学开学上课。张瑞贵又购买大批书籍、仪器赠给学校,包括“万有文库”、《辞源》《辞海》和各种杂志,世界地图、全国地图、动物图、植物图、矿物图、科学图、人体构造生物卫生等挂图两百多幅。还有中型风琴一台,天津制排球、篮球、足球两大箱数百只;洋鼓全套,长短洋号两对。此外,还每月按时给学校寄国内外各种报纸、杂志。
1929年冬,粤桂战争爆发,陈济棠的第四军受到桂军围攻,陷入困境,张瑞贵主动请战,赤膊上阵,率领官兵奋勇冲杀,击退桂军。他屡次在战场上扭转战局,反败为胜,故陈济棠引为心腹爱将。1933年秋,陈济棠率各将领巡视潮汕东防区,有一名刺客手握俄式手榴弹,在陈跟前拉开保险栓,在此千钧一发之际,张瑞贵猛冲上去,一脚踢开,双手抱起刺客连同手榴弹掷出数米外,手榴弹爆炸,刺客抱弹而亡,陈济棠仅足部受轻伤。
张瑞贵作战凶猛,经常身先士卒,在军中有“生张飞”之称。抗日战争期间,张瑞贵任六十三军军长,担任粤东防务。1939年至1940年参加两次粤北会战,在增城、从化线上与日军血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战斗打得十分艰苦,山上流血成溪,断肢残躯,纵横遍地。日军不停地焚烧尸体,但由于大雨时断时续,许多尸体烧了一半火就熄灭了,空气恶臭如毒雾。累累陈尸,有些已经暴露两三天,泥土吸饱鲜血,变成赭色,血水汇成污流,顺着山坡往下淌,大道小径都变得滑溜难行。日军终于不得不放弃进攻,向南撤退。
张瑞贵曾追击日军至增城腊圃、曾洞一带,组织百人大刀队,乘夜冲入日军营地砍杀。曲江保卫战中,张瑞贵亲临前线督战。1944年冬,战时省会韶关沦陷后,在始兴、南雄与日军激战。
抗日战争胜利后,张瑞贵于1946年4月任广东第八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10月退役,闲居从化七星果园。1947年复任为粤桂南区清剿总指挥,率部参与围剿共产党游击队。1949年2月任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同年秋,张瑞贵将湛江、钦州指挥部合并,迁驻北海。12月,北海总部被人民解放军攻占,张瑞贵败走涠洲岛。1950年初,再败退海南岛,与陈济棠会合,经香港转赴台湾。1977年在台湾病逝。
张瑞贵在广州的梅花村曾建有邸舍,经常与余汉谋、缪培南等将领在梅花村聚会。如今故居已不存。
(图文无关)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