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巴勒斯坦和以色列的武装冲突再次爆发,战斗和惨剧不断发生,各方都各执一词,令这场冲突更加显得错综复杂,而和平的希望则显得遥遥无期。
在后台有不少朋友留言,说希望我讲一下巴以冲突。我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掌握的资料并不比一般人更多,不过既然这么多人觉得想听我讲一讲,那我就来聊几句关于巴以冲突的话题。
要了解巴以冲突,需要对历史、宗教、文化都有一些了解才行。
从我们现代人看来,巴勒斯坦地区降雨稀少,自然资源贫瘠,地方也小,并不是什么很理想的地方。但对于犹太人来说,这是一块与他们民族生死相依的土地。
在《出埃及记》里,记载着关于这块土地的传说。简单地说,就是犹太人在埃及深受压迫,先知摩西带着犹太人离开埃及,寻找自己的家园。在经历了千辛万苦——例如把红海分开——之后,犹太人在摩西的带领下来到了传说中的”应许之地”——也就是现在的巴勒斯坦地区,在这里定居了下来。
这个地区也许不是传说中“流着牛奶喝蜂蜜的土地“,但却拥有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共同的圣地——耶路撒冷。正因为如此,对于这个地区的争夺从来没有停止过。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犹太人都是这个地区的主要居民。然而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没有什么是始终不变的,随着基督教的兴起、十字军东征、伊斯兰教和阿拉伯世界的崛起、耶路撒冷易手等等历史事件,犹太人渐渐被逐出这一块祖先居住的土地,在欧洲成为没有祖国的民族,备受歧视甚至迫害。
在经历了一系列变迁之后,阿拉伯人逐渐成为了巴勒斯坦地区的主要居民,但要注意的是,犹太人其实并没有在这个地区完全消失,他们的人数时多时少,但始终还有部分犹太人在这里生活。
后来的故事大家应该都知道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英国控制了耶路撒冷和巴勒斯坦地区,并且允许犹太人进入,于是越来越多的犹太人回到巴勒斯坦。
而在二战之后,因为犹太人的悲惨经历,让他们深受同情,很多国家尤其是美国支持他们复国。于是犹太人终于下定决心,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并且与周围的阿拉伯国家对抗至今。
在这个过程中,阿拉伯国家曾经多次进攻以色列,结果不但损兵折将,反而让以色列趁机扩张领土,形成了现在的领土现状,而在以色列统治下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则始终没有停止过反抗,从法塔赫到哈马斯,都以武装方式向以色列发起挑战。
在这个漫长的对抗过程之中,包括联合国在内,不少国家和组织都提出过很多解决方案,例如分治方案、土地换和平方案等等,但这些方案不是这边不答应,就是那边不妥协,始终没有办法达成一致。
虽然从国家政府层面来说,不同的国家在这场冲突里会有不同的立场,但如果从整个历史进程来看,我们实在很难简单地认定巴以双方,乃至背后的以色列与阿拉伯世界,究竟谁是谁非,毕竟双方都有资格说自己“自古以来”。
而且,问题的重点不是谁是谁非,而是这一场冲突究竟有没有解决的可能性?和平会不会有一天终于到来?
在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曾经有过类似的场面。在八王之乱后,北方游牧民族纷纷南下,晋王室南渡,这个历史上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就是一个纷争不断的时期,这些纷争夹杂着民族矛盾和利益冲突,为当时的百姓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最典型的故事,是十六国中”冉魏”君主冉闵,曾经在占领占领邺城之后颁布”杀胡令”,将城里的胡人几乎杀尽。这样的做法在历史上毁誉参半,有人认为他残忍过度,有人则认为他是拯救汉族的英雄。
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当时民族矛盾过于激烈,冉闵认为胡人不可能归顺自己,与其让他们与自己为敌,倒不如赶尽杀绝算了。
那么最后五胡十六国的激烈冲突是如何结束的呢?是被更强的强者结束的——拓跋氏建立的北魏最终统一了北方,与南方宋齐梁陈对峙,为中国带来了南北分治的南北朝时代。
观乎中国的历史,似乎只有强者霸道之后的怀柔,能够造就比较稳定的和平。如果没有绝对强势的一方,双方就始终处于对抗状态;如果绝对强势的一方在统治之后不愿意怀柔与和解,则对抗难免始终连绵不绝。
只是在巴以冲突之中,以色列相对于巴勒斯坦是强势,但面对整个阿拉伯世界是弱势;阿拉伯世界面对以色列是强势,但面对以色列背后的美国却是弱势;美国虽然强势,却又不方便也不可能直接参与中东的冲突。
这个纠缠不休的局一日不打破,和平恐怕就一日没办法实现。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