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梅州的张氏兄弟

古时岭南有四大名镇:梅县松口、潮汕澄海、顺德杏坛、南雄珠玑。梅县(今梅州市梅县区)松口镇有1200年历史,地处闽粤要冲,水路发达,是明末清初闽粤赣地区客家人出南洋的首站,亦因此成为中国著名的侨乡之一。

清咸丰元年(1851),张煜南(字榕轩)降生于松口镇的圳头村。尽管松口是人文秀区,出过十几位翰林、进士,但张煜南却因家贫,无法完成学业,早早就辍学经商,在松口镇做米谷生意,但因为本小利微,虽然忍苦耐劳,仍不足以维持一个大家庭的生活,他只好把店铺交给弟弟张鸿南(字耀轩)打理,自己把腰布一扎,跟着一班朋友,远赴南洋,到印尼的巴达维亚谋生。

最初他以客家同乡关系,在大埔籍的富商张弼士门下打工。由于他做事勤勉敬慎,忠厚老实,深得老板喜爱和重用。几年后,攒够了资本自立门户,1878年,张煜南与张弼士合作,在爪哇日惹创办垦殖公司,经营橡胶、椰子、咖啡和茶叶等。又开设万永昌商号,经营各类商品。张煜南先后投资数百万荷盾,开辟了七八个橡胶园和茶叶加工场,在方圆百余里地的橡胶园里,有几千人为张煜南打工。后来他又与张弼士合资创办日惹银行,方便了社会资金的筹措与融通,为工商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的动力。

两个客家人,一条潮汕铁路

棉兰的烟园

不久,张煜南从巴达维亚来到棉兰,租下在一大片土地,从嘉应老家招来一批乡亲,又在本地招了一批原住民,大家共同开垦荒地,播种施肥,引水灌溉,种植甘蔗、烟草和橡胶。1879年,张煜南把弟弟鸿南也招来棉兰,两兄弟同心协力,生意更上层楼。不久,张鸿南买下了一个荷兰人经营不善的种植园,又委任一位荷兰人为其拥有的30多个种植园的总管,这是当地第一个雇用欧洲人打工的华人种植园主。当时有人写了这样一首竹枝词:

垦土为栽吕宋烟,招士先办买山钱。收成利市真三倍,赢得洋银十万元。

张氏兄弟不仅办种植园,还发展养殖业,从家乡引进淡水鱼苗,在各个种植园中为张氏兄弟打工的,既有华人,也有马来人、爪哇人等,既有侨民,也有原住民,为当地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俗话说,“瘦田无人耕,耕开有人争。”张氏兄弟开发棉兰,风生水起的消息,产生了巨大的磁吸效应,荷兰人、英国人、印度人、德国人、法国人,无不趋之若鹜,纷纷赶来,加入开发,都想从中分一杯羹。

张氏兄弟又看到了一个巨大的商机,未来棉兰人口将会大幅增加,对房屋的需求必定会水涨船高,于是大举投资房地产,兴建房屋,开辟公路,创办自来水、电力等公用事业,有一首竹枝词赞张氏兄弟的商业眼光:

择地经营近水浔,楼台四面屋当心;收租十倍人知否?一寸尘居一寸金。

张氏兄弟在棉兰华侨中,成为众星拱月的领袖人物,受到荷印殖民当局和清廷的重视。张煜南被荷印殖民当局提拔为甲必丹,张鸿南也被委任为雷珍兰。光绪二十一年(1895),清廷驻新加坡总领事黄遵宪向朝廷举荐张煜南为驻槟榔屿副领事。黄遵宪也是客家人,在海外听到了很多关于张氏兄弟的事迹,认为这样的人才,应该为朝廷效力。槟榔屿没有正领事,张煜南以副职行使领事职权。

两个客家人,一条潮汕铁路

棉兰独立广场旁边的街道

照顾侨胞,无微不至

张煜南做生意得心应手,处理侨务也游刃有余,颇称公正,得到侨胞的拥戴。此后,张煜南向祖国多有捐助,济寒赈贫,救灾恤患。光绪二十九年(1903)奉旨赏加头品顶戴;光绪三十一年(1905)被授为花翎二品顶戴候补四品京堂。

张氏兄弟信奉“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的古训,赚到了钱,一定要回馈社会。因此,他们对公益慈善事业,非常热心。在棉兰,由于华人学校很少,华人子弟要学习中华文化,甚为困难,他们担忧这样下去,不出一两代人,中华文化在海外很可能有本根断绝之忧,于是便独资兴办华人敦本学校和修建中华学校校舍,实施免费教育,培养莘莘华人学子。

从“敦本”这个校名,可以看出张氏兄弟树人立德,敦本厚俗的办学宗旨。他们还在棉兰还兴建了关帝庙、天后宫、观音宫,每年的关帝诞、天后诞和观音诞,人们都会来举行隆重的庆祝仪式,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张氏兄弟是日里中华商务总会的创办人,这个组织专为华侨服务,比如代办护照,方便归国省亲,以慰侨胞的乡情,还协调华侨的商务,解决纠纷,排忧解难;又在棉兰日里河上建造大铁桥,以利交通;创立济安医院、麻疯医院,为贫困者施医赠药,免费治疗等。1904年,张煜南获得爪哇总督颁“柯士德奖章”。荷印殖民当局为纪念他开发棉兰埠的功勋,将棉兰一条繁华马路命名为张榕轩路。

两个客家人,一条潮汕铁路
两个客家人,一条潮汕铁路

两个客家人,一条潮汕铁路

棉兰的棉华幼儿园

受慈禧、光绪两次召见

光绪二十三年(1897),张弼士应清廷之邀,回国筹办中国通商银行,临行时把自己在南洋的所有生意委托张氏兄弟代管,张氏兄弟成为南洋最大的华侨财团之一。第二年,张鸿南与张弼士合作,在巴达维亚、亚齐创办了“裕昌”和“广福”两家轮船公司,从事棉兰与槟榔屿、新加坡、香港、上海之间的客货两运。

张煜南之所以有创办轮船公司,缘于他乘坐德国轮船的一次不愉快经历。1878年,他与张弼士偕同一名德国家庭医生等四人,乘船从巴达维亚到新加坡,他欲购买四张官舱票,但船公司只肯买一张给他,其余三张是统舱票,原因是他们一行四人中,只有德籍家庭医生有资格坐官舱,华人不能坐,即使是富甲一方的巨商也白搭。这件事对张煜南刺激很深,促使他下决心创办自己的轮船公司。荷兰人的船公司曾千方百计想挤垮裕昌、广福,但在张煜南的主持下,得到广大华侨的倾力支持,终于冲破险滩,稳占市场,写下了一段华侨商战的佳话。

19世纪末,国内有识之士,把实业救国的主张,高唱入云。光绪二十五年(1899),张弼士由清廷委为佛山铁路总办,后调任督办闽广农工路矿大臣,上疏《招商兴办铁路》和《招徕侨商兴办铁轨支路》。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张弼士力邀之下,张煜南踏上归国之程。多少年魂牵梦绕的家乡,今日终于衣锦荣归,然而人生易老,世事沧桑,心头难免有无限感慨。

张煜南奉旨进京,受到光绪帝与慈禧太后的两次接见。慈禧向他详细了解南洋的地理与政治情况,华民在南洋的生活情形,询问张煜南在南洋的经商经历和赈捐数额。在第二次召见时,谈到了兴建铁路的问题。张煜南向慈禧表示:“方今回家举行新政,首以铁路为大宗。”慈禧深以为然,嘱咐他特别留意招商回国投资事宜。

眼光独到,开辟潮汕铁路

张煜南建议在韩江下游修建潮汕铁路。当时潮州府城与汕头埠商业繁盛,番夷辐辏,红船云集,有“百载商埠”之称,海上航运发达,但对内交通却十分不便,阻碍了经济的发展。英商怡和洋行、太古洋行,先后提出在此修建铁路,均未获当局批准。而张煜南提出用侨资兴建,却得到慈禧赞赏,要他“赶紧认真办”。

两个客家人,一条潮汕铁路

潮汕铁路通车典礼(1906.11)

陛辞出京后,张煜南星夜南返,召集广东绅商制订潮汕铁路公司章程和筹组公司有关事宜。潮汕铁路,南起汕头,北迄潮安,全长39千米,后来又加筑了意溪支线,共42千米。沿途在庵埠、华美、彩塘、散巢、浮洋、枫溪等地设站,方便沿线民众出行。干线、支线全部工程预计需300万元。

张煜南怀着一个“铁路救国”的梦想,不辞劳苦,四处奔走筹措,动员亲友集资,张氏兄弟各投资100万银元,梅县松口华侨富商谢梦池和厦门籍富商林丽生等共认股95万银元,不足之数由张氏兄弟包下。推举张煜南为公司董事长、倡建首总理,谢、吴、林为倡建总理。铁路的勘测设计,由著名工程师詹天佑负责。张煜南等联名呈请朝廷商部批准潮汕铁路立案。商部向光绪帝《奏请准办潮汕铁路折》,声称“迟之日久,恐有洋人觊觎”。呈上奏折翌日,光绪帝御批:“依议。”

这一年,张煜南正好五十大寿,慈禧太后题赠“寿”字书法条幅及一幅国画“牡丹富贵图”和玉如意,以示祝贺。

潮汕铁路由光绪三十年(1904)动工兴建,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全部干线完工通车,成为中国第一条由华侨投资兴建的纯商办铁路。自建成通车之日起,至1939年被日军毁坏为止,共运营了33年。为了表彰张煜南修建潮汕铁路的功绩,朝廷特赏他三品京堂候补。光绪三十三年(1907),朝廷委派张煜南筹办“长江实业”,旋又委为考察南洋商务大臣,负责南洋商务事宜;宣统元年(1909)奉旨赏给侍郎衔。

两个客家人,一条潮汕铁路

潮汕铁路

张煜南拟定了种种振兴侨务的计划,正期发挥更大的作用,不意竟于1911在棉兰遽尔谢世,春秋六十有一。消息传回中国,人们无不为之惋叹。出殡之日,棉兰侨胞万人空巷,列队远送,灵柩下葬于棉兰的“茂榕园”。有一副挽联高度评价了他一生的劳绩:“潮汕辟路,日里殖民,中外失老成,岂徒泪洒葭莩,戕痛自关人物计;考察未终,实业待振,朝野方属望,忽尔噩传桑梓,公魂应向国家还。”

帮助家乡,一掷千金

张氏兄弟做生意,除了眼光远大、魄力过人和精于计算之外,还有很重要一条,就是坚持。做生意如此,做慈善公益事业也是如此,择善固执,决不三心二意。

和许多漂洋过海的老华侨一样,张氏兄弟童年时接受正规学校教育不多,凭的是丰富的历练,在商界立于不败之地。他们这一辈人,家国观念、使命感、责任心与忧患意识特别强烈,对国家的贫弱有切身体验。也许这正是他们日后恒以振兴斯文为己任,格外关注教育、乐于资助文化教育的原因之一。

张煜南曾捐献8万两银子给广州一所高级中学作基金,捐资4000光洋给梅县松口公学(今松口中学),又资助溪南公立小学等;并曾捐赠10万元给香港大学,以张鸿南(耀轩)名义捐建岭南大学一座两层的“耀轩楼”(在今中山大学校园内)。

光绪二十四年(1898)翰林院检讨温仲和总纂编成《光绪朝嘉应州志》12本32卷,张氏兄弟出资助其刊印。张氏兄弟又于1901年和1911年分别出资辑录嘉应五属从宋代至清代400多位先贤的遗诗,编成《梅水诗传·初集》《梅水诗传•续集》共13卷。张煜南还曾经资助嘉应著名女诗人叶璧华出版其作品《古香阁诗集》。张鸿南独资创办了《苏门答腊华巫双语日报》,聘请兴宁籍华人学者刘士木担任经理,对促进华巫文化的交流,起到了良好作用。

两个客家人,一条潮汕铁路

潮汕铁路从美国进口的燃煤火车

1917年,民国政府教育部特派黄炎培、林鼎华到南洋考察华侨办学情况,嘉奖积极热心、卓有成绩者。由大总统冯国璋题颁“劝学有方”匾额一方给张鸿南,以表彰他具有远识,振兴侨学,功绩卓著。

张煜南担任了两年槟榔屿副领事,离任后亲自辑录《海国公余辑录》6卷及撰写《海国公余杂著》3卷,详述槟榔屿的古今地名沿革及他在任职期间所了解到的风俗民情,记录了大清朝廷加设各地使馆文件及世界各国概况,收录了洋务派大臣李鸿章、张之洞、薛福成等人的奏章,还有一些南洋华侨的诗词,为中国了解海外世界以及华侨了解祖国的情况,提供了非常珍贵的参考资料。

张氏兄弟在家乡设立松口、汕头乐善社,扶危济困,帮助穷人;捐资兴修家乡的水利,梅县松源河口、盘安石桥、松口南岸的几百米河堤、福建龙岩建峰桥、五星桥等,他们都捐了巨资;还资助过上海广东红十字会、广东深水浦医院、香港东华医院等。张鸿南先后被清廷授为花翎三品卿衔江西补用知府、四品京堂候补、三品京堂及南洋商务考察钦差大臣。

1910年前后,张鸿南与巴达维亚的玛腰许金安、甲必丹李全俊合作,共同筹办中华银行,把张氏兄弟的生意扩展到苏门答腊、爪哇各地。张煜南逝世后,棉兰甲必丹遗缺由张鸿南继任,不久又升任玛腰。这时,张鸿南拥有5000万盾身家,在棉兰说起“雄视一方的张玛腰”,妇孺皆知,与新加坡的陆佑和中爪哇的黄仲涵并称为东南亚华侨三大巨富。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长江成为战区,张氏兄弟的长江实业损失惨重,濒临停业。张而偏偏为时兄长张煜南又遽归道山,张鸿南独力支撑起这个危局,在他的动员之下,南洋华侨同心协力,共助长江实业渡过难关。

两个客家人,一条潮汕铁路

潮汕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兑换劵上的张煜南、张鸿南头像

当孙中山在南洋筹集革命资金,发动反清起义时,同盟会员谢逸桥利用松口同乡的关系,找到张氏兄弟,请他们伸出援手。张鸿南在了解孙中山的政治主张后,大表赞同,立即捐出大笔资金,供同盟会革命之用。1912年,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特为张鸿南亲笔题赠“博爱”大字一幅,表彰他对革命的支持。1913年,民国政府农商部聘张鸿南为高等顾问,为国事筹策献议。并由民国政府颁发“急公好义”牌匾,赏授三等嘉禾勋章。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由于局势动荡,南洋工商业深受拖累,凋敝不堪,印尼许多商家(包括荷兰商人)都在席卷而至的倒闭潮中,纷纷翻船。而张鸿南财雄势大,经营稳健,就像中流砥柱,岿然不动,并且以玛腰身份,协助商家稳定市场,抱团过冬,因此,棉兰市的经济得以一枝独秀,1915年,荷印殖民当局为此给张鸿南颁赠“政治博士”荣衔,这是获此荣衔的华人第一人。

1916年,荷印殖民当局聘张鸿南为高等顾问,凡有重大政策的制订,必询其意见。荷印殖民当局为统一事权,改革官制,所有华人官衔甲必丹、玛腰等,一并取消,唯独张鸿南所在的日里区甲必丹、玛腰得以保留,足见当局对张鸿南的钦敬尊重。当年,张鸿南在棉兰举行从政三十年庆典,一时金紫银青,冠盖云集,中国也派出特使参加。从荷印、英属各地政商要人,纷纷前来道贺,上海、香港、天津、汉口、云南、广州、伦敦、巴黎、柏林等地的贺电,如雪花般飞来,极尽荣耀。

1921年2月,张鸿南逝世于棉兰市,与兄长一样,享寿61岁。灵柩下葬于棉兰胡鲁骨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