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随机找一个人问他:“圆明园是谁烧的?”
 
十个人里面,我估计起码有三四个会回答:“八国联军烧的!”
 
事实上,虽然很多国人对于火烧圆明园这件事深感愤恨,但对于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却是一头雾水,不清不楚。他们连肇事者都搞不清,其它的就更是一塌糊涂了。
 
首先,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英法联军”,而八国联军侵华则是几十年后的事了。
 
至于英法联军到底为什么会火烧圆明园,除了他们作为侵略者的贪婪与残暴之外,还是有一些原因的。我们读历史,还是要把事情的前因后果、事情的经过搞清楚,才能够“以史为鉴”,否则就变成“以假为鉴”了。
 
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当时英法联军攻打清帝国,并签订了《天津条约》,约定了外国公使驻京、增开通商口岸、外国人自由进出内地等条款。
 
咸丰皇帝对于这些条款当然是很不满意的,不过令他最反感的倒不是什么国家权益的受损,而是外国公使驻京这一条。
 
从他的角度来看,大概是觉得洋人公使整天在自己眼皮底下跑来跑去,又不肯遵照天朝的规矩三跪九叩,实在太过破坏自己至高无上的地位,完全没办法面对吧。
 
总之,在签订《天津条约》之后不久,咸丰就开始动脑筋,要把这个条约给废掉。他甚至想出一个异想天开的脑洞:用关税全免的方式,换取洋人同意取消《天津条约》,退回到之前五口通商的状态。
 
这种刚签完协议就反悔的做法,对英法等国来说当然完全无法理解。为了保障条约的执行,在交换条约文本的时候,英法两国带上军舰来到大沽口,坚持要进北京面见皇帝进行换约。这个要求实在是要了咸丰的命,对他来说,什么让步都好说,唯独洋人进北京见自己又不磕头这件事完全无法接受。
 
于是大沽口的清军在僧格林沁的指挥下枪炮齐发,把有恃无恐的英法两国军舰打得伤亡惨重,落荒而逃。僧格林沁以为自己把洋人打怕了,其实他只是把洋人气疯了,而后果很严重。
 
接下来,英法方面组成联军,再次杀到大沽口。这一次认真作战的英法联军把清军打得丢盔弃甲,全无还手之力。
 
而清朝方面的反应则是把过来谈判的巴夏礼代表团给扣押了起来,以为奇货可居,与英法联军讨价还价。
 
“两国相争,不斩来使”,谈判代表团被扣留并没有停止英法联军的脚步,反而让他们更加积极进攻,希望通过军事行动逼清廷放人。
最后,这个目的确实达到了,不过只达到了一半——在攻破北京城之后,清朝方面的留守代表匆匆忙忙地把巴夏礼和随团人员放回,可是三十九个成员,活着回去的只有十八人,剩下的都变成尸体了。
 
根据生还者的叙述,他们在清廷的大牢里遭受严重虐待,随团的一位泰晤士报记者甚至被“分解”成七八件!
 
这就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的”巴夏礼使团事件”。
 
为此,英法联军决定实施报复,他们认为这件事是清朝皇帝的责任,报复的对象也应该是皇帝,于是决定洗劫皇家园林圆明园——当然,他们也是看中了圆明园里丰富的珍藏,这一点倒也不用为抢劫者脸上贴金。
 
最后,圆明园惨遭洗劫,继而被放火烧成废墟——至于这一把火究竟是不是英法联军放的,历史学界还颇有一些争议,但无论如何,这笔帐还是得算在英方联军头上。
 
我给大家讲火烧圆明园的经过,当然不是要为侵略者翻案。但如果当时咸丰皇帝稍微有一些国际常识,清朝朝廷的应对稍微合理一点,也不至于让圆明园这个文化艺术瑰宝付诸一炬。
 
落后固然容易挨打,而愚昧则往往更加挨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