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在喜马拉雅上连载的《李沛聪讲大清帝国》讲到鸦片战争。
在很多人的印象之中,当时的清帝国纯粹是因为在战争中打了败仗,所以被迫与英国签下了不平等《中英南京条约》和《中英虎门条约》,丧失了许多主权。
但实际上,当时清帝国之所以丧失如此之多的主权,并不仅仅是因为军事上的失败。
在《南京条约》里,英国得到的利益主要有赔款、割让香港岛和开放五口通商,并没有后来的领事裁判权、协定关税之类的条款。那么这些条款为什么会在后来的《虎门条约》里追加上去的呢?
当时不论是最高决策者道光皇帝,还是在第一线负责谈判的琦善,对于《南京条约》所签订的条款究竟意味着什么,会引发怎么样的后果,实际上并没有真切的概念。当时负责签订协议的琦善和伊里布一心想着赶紧把条约签完,让英军退兵,根本就没有对条约里的细则进行研究。
这个举动让英国人十分惊奇,因为当时西方的外交家们对于条约的每一个细节往往都反复斟酌拉锯,最后才会敲定条约。而清帝国的官员似乎对条约的条文并没有什么兴趣,只是希望赶紧搞定赶紧走人——实际上他们对于认真执行条约这件事同样缺乏兴趣。
但在签订条约之后,琦善觉得应该讨回一点彩头——这是很典型的天朝思维模式,在他的观念里,条约里白纸黑字的条文,显然比不上双方最高统治者的一句话,既然自己都给了对方这么多“恩惠”,对方返还一点利益也是理所当然的。
而道光皇帝则对开放更多通商口岸表示担心,同时觉得洋人更多地进入中国,必然难以管理,所以也指示琦善跟英国人商量个办法。
于是,在条约签订之后没几天,琦善就跑去找英国的代表璞鼎查,说咱们打个商量吧,有些条款能不能改一下?有些细节要不要商量一下该怎么办?你们来中国的英国人要不要你们自己来管?
璞鼎查是个老谋深算的人物,一看琦善发来的照会,就看出琦善对于外交事务根本就两眼一摸黑,这个水鱼不吃白不吃。于是,璞鼎查马上答复琦善,邀请他继续谈判。
最后,琦善在对方“循循善诱”之下,签订了丧失更多主权的《虎门条约》,双方约定英国人在中国犯罪,由英国人自己领回去治罪,中国制定的关税,要英国人同意。
对于道光和琦善来说,天朝不用管英国人,那是最好不过,至于关税这点小钱,实在不值得关心——对于世界规则的无知,让当时的清帝国吃足了苦头。
知道,是一件非常重要的武器,对一个事物充分的了解,能让人做出更准确的评价和判断。当年大清帝国就是吃了“不知道”的大亏,签了丧失主权的条约还以为自己赚到了。
到了现代,信息已经十分发达,甚至海量的信息几乎要把人给淹没掉。但实际上,真正能够掌握信息和真相,对事物有深入了解的人往往还是少数,更多的人只是人云亦云,见风就是雨。
现代的社交网络让发声变得更加容易,让每个人都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但也让更多无知的人肆无忌惮地表达。在信息时代,很多现代人往往自以为掌握了很多信息和知识,于是很勇于发表意见,发出声音。
但实际上,即使是专业人士,也未必敢说自己对一个事物有很充分的认知,更遑论讨论如何决策了。
所以,对于自己不太了解、不太有相关知识的领域,我一向不太敢于随便发表意见,因为在“不知道”的前提下作出的表达和判断,往往与自己的初衷背道而驰——就像道光皇帝一心只是想把洋人挡在门外,却不知道自己已经把自己的主权拱手让人。
网络时代,知道自己的无知和局限,大概也算是一种理智吧。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