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中旬,广交会四期项目正式启动,建成后将成最大会展场馆之一。
、
在一篇写南站的文章开头讲这个事情,是因为识广有一个大胆的设想:广交会未来能否搬迁至广州南站片区?
最近两年,以往是广州“压舱底”的南站片区,频频成为焦点:区长、市长站台推介;规划调整,定位升级;恒大足球场落户,李锦记大厦封顶……多年来口号响亮、行动迟缓的“南站商务区”俨然一副出加速启动的态势。
但放眼全国,“从高铁到新城”的畅想很多,只是,真正的成功实例却极少——或者说仅有虹桥CBD。
无论是纵向地看广州重要火车站枢纽的发展轨迹,还是横向地对比虹桥CBD的崛起经验,要实现从中转站到目的地的转变,站场+X中的“X”因素都至关重要。
所以南站片区的X因素还可以有什么?南站商务区,能否复制虹桥奇迹?
从雪藏到解冻
作为一个年轻的高铁站,南站枢纽地位的提升可谓飞速。
从2010年开站至今,南站迅速“吃成巨无霸”——北端引入京广高铁、贵广高铁、南广铁路,南端引入广珠城际,同时也是广佛肇城际、广佛环线和广惠城际铁路的交汇点。2018年,广深港高铁全线贯通,广州南站更是成了打通“北上”与“南下”的重要关节。
十年间,南站每年到发旅客以18%以上的速度增长。去到2019年,南站总到发旅客达1.88亿人次,日均达51.4万人次,是“中国最繁忙”的高铁站。
坐拥巨大的流量,也承载了巨大的想象。从开站之初,广州就提出开发“南站商务区”的设想。以此为开端,南站地区的规划和定位经历了几轮“加码”。
图片来源:广州番禺发布
在2011年的第一版规划中,南站地区被定位为“华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现代服务业集聚区”。
随后,南站地区的规划在五年内又进行了两次调整,经历了2014年第二版规划和2016年的第三版规划,南站地区被赋予的使命更重,定位也从面向珠三角、辐射华南的“华南商贸中心”升级到“泛珠CBD——泛珠合作平台+华南枢纽门户+综合商贸新区”。
但在定位不断升级的同时,南站商务区的建设着实缺乏亮点。实际上,无论在番禺区还是在广州市层面,都并未发力推介南站片区,基本上相当于“雪藏”状态。
不难理解,对于番禺来讲,“自留地”万博片区的发展优先级高于南站片区;对于广州来讲,众多新城都等待建设,大把地可以卖,那么遥远的南站,等到真正需要时再解冻也不迟。
在广深港高铁开通后,这个契机终于成熟,南站开始真正“解冻”。
描绘南站未来美好蓝图的报道开始频频出现在报端,番禺区和广州市也不断把南站作为各种投资推介会的重点,去年的广州南站商务区国际招商推介上,市长就有亲自上场,为南站“代言”。顺带的土地出让速度也在加快。
到去年年底,南站地区最新一轮规划调整出炉,口号更加响亮,定位更加高端:广州南站喊出做“世界上最好的火车站”口号,南站地区剑指“世界级高端商务中心”。
规划图中,高大的楼宇矗立在秩序井然的中轴线上,两栋对称排列的地标塔楼相互呼应,俨然一个“再版”珠江新城。
“站三代”的机遇
当然,广州市和番禺区对于南站的强力推介有强烈的土地财政诉求,但要说只是画饼,也不客观。南站的枢纽地位和连接能力,不化作对周边片区的发展辐射能力,实在是有些可惜。
回顾广州走过的路,不难发现,火车站枢纽与城市格局变化、城市发展从来都有深刻的关联。
广州站 图片来源网络
1974年,广州火车站竣工并正式投入运营。同一年,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展览大楼在流花路落成。经过“统一祖国,振兴中华”的标语,雄伟的火车站大楼不远处,就是用于接待外宾的五星级东方宾馆和流花宾馆。
与广交会“共生长”,此时的广州火车站是“广州外贸工程”之一,构成了广东外贸枢纽核心的重要一环。火车站周边也由大北门外的荒僻之地,发展成综合贸易区,以此为土壤形成的批发市场,深刻影响着广州老城区的兴衰。
到了80-90年代,广州的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借京九铁路建设和1986年在天河新区举办“六运会”的东风,广州东站开始建设。1997年,广九直通车以及大部分广深动车被安排到东站到发,几乎同步的是,天河新区作为城市新的中心区,正式确立。
商业中心标志天河城、商务中心标志中信广场环绕,“广州东站+体育中心”的组合,凭借“穗港黄金走廊”的利好,商务服务业迅速腾飞。广州东站成了城市新中轴线的起点。
从广州火车站到广州东站,“站场 +X”的模式一试就灵,把准了广州从“商贸时代”到“商服时代”的脉向,完成了城市与车站关联地区的“大变身”。
来到高铁时代,作为毫无疑问比广州火车站和广州东站更重要的铁路枢纽,以南站为依托的商务区如果成型,不但可以撬动汉溪-长隆以及番禺的广大地区,更可以进一步辐射整个华南,强化广州的枢纽城市地位。
然而,要打开这个“增长极”的开关,并没有那么容易。
许多人不看好南站,因为与广州火车站、广州东站相比,南站距离市中心实在太远了。即使引入了两条地铁线,从南站出发去市区,算上换乘时间,保底耗时40分钟以上。建在“农村”的南站,连番禺人都大叹“去一次南站等于去一次佛山”。
然而,远固然是一个劣势,但是也保证了南站的辐射能力,让南站商务区有更充分的伸展空间。广州市也规划了一系列交通配套,解决南站通达市中心、连接其他交通枢纽的问题。但在“远”之外,南站有更难的问题。
从中转站,到目的地
地铁广州南站 图片来源网络
这个更难的问题是什么?是所有人都默认,来往南站只是为了“搭车”,是路过而不停留,是根本没必要也没理由走出南站候车大厅。
高涨的人气只停留在站内,这里终究是一个“中转站”,不是“目的地”。
这个“高能级”的枢纽周围,既没有普罗大众想去消费汇聚人气的商业综合体,更没有实打实的场所装着所谓的“产业”。大量的旅客来了又走,南站与站内的人山人海,都只是彼此的过客。
空有流量,商圈及产业发展滞后,南站地区总是被诟病“站强产弱”。
南站迫切地需要找到像“广州火车站+流花湖展馆”、像“东站+体育中心”一样让旅客有充分的理由走出南站的“X”因素。
其实,广州南站也正在试图找到自己的那个“X”。在关于广州南站地区的最新规划中,提到了“七大组团”,囊括了不少“功能”。
从落实的“动作”来看,南站片区相继引入体育场馆、总部企业、国际医院、会展中心、五星酒店等业态。目前,广州南站片区签约包括香港李锦记集团华南总部、万科世博汇国际会展中心、广州富力国际医院·UCLA附属医院等的大型项目。
别的都还好,对于南站片区来说,恒大足球场的引入显得至关重要。这个号称要建成世界最大的顶级专业足球场,座位超10万个,还配套系列商业业态,建成之后,毫无疑问会增加南站片区对于球迷的吸引力。
——当然,这里也有个前提,就是即将改名“广州队”的恒大淘宝队,不会像今年一样不争气,是“广州队”背后的许老板,愿意在足球上持续投入。
即便不考虑恒大的投入意愿这个不可控因素,只有一个专业足球场——哪怕是全球最大,也一样不够。
一个大胆的想法
提到依托交通枢纽打造CBD,相信大部分人的第一反应都是上海的虹桥。可以说,虹桥商务区在全国乃至国际上都处于领先地位。
当然,在枢纽地位上,南站与虹桥还是差了一个量级。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涵盖航空、高速铁路、城际铁路、公交车等多种交通方式,是轨、路、空三位一体的的超大型、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
图片来源: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官网
在城市量级上,广州也比上海差了一个等级。但虹桥仍然有一些值得南站借鉴的“通用策略“,即“大交通,大商务,大会展”,布局对区域有重大影响和带动作用的大型功能性项目。引入国家会展中心项目,就是虹桥的重要一步。
2018年,中国宣布举办国际进口博览会,虹桥拿下了这个国家战略级别的常年展。虹桥枢纽叠加的这个“X”,从交通中心衍生出一个“国际贸易平台”。
回到广州,广州火车站也正因为叠加了流花湖展馆,才实现了火车站片区的快速发展。
上海和广州过往的经验都表明,会展业对于交通枢纽周边片区的带动能力。南站也同样需要会展业。
而且从琶洲片区的区位来说,也已经不太适合大力发展会展业——至少是不太适合把所有的展会业都放在琶洲,因为如果说以前琶洲是近郊的话,随着广州城市中心的扩张,现在已然被囊括进中心片区;大量的展会集中在琶洲,不仅不利于解决城市拥堵问题,也不利于琶洲片区的商务服务业发展。
所以才有了本文开头那个设想:广交会未来能否搬迁至南站片区?
也许这个决心不容易下,过程也会很漫长,但真的不是没有可能。
撰文 | sun仔
编辑 | P.K
© THE END
本文由识广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互动话题
你看好南站商务区的未来吗?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