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朝廷举办新政,废除科举。清光绪三十年(1904),朝廷宣布从明年起,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试亦即停止。本年为庆祝慈禧太后七十大寿而举行的恩科会试,将成为中国科举史上最后一次考试。在这次具有历史意义的考试中,广东有两个人金榜题名,一个是榜眼朱汝珍,一个是探花商衍鎏,他们亦因此被称为“末代榜眼”与“末代探花”。
商衍鎏
1

朱汝珍
1
商衍鎏(1875-1963),字藻亭,号又章、冕臣、玉莲园旧主人,晚号康乐老人。祖籍天津,明末迁辽宁沈阳后入旗籍,为广州驻防汉军正白旗人,世居今纸行路莲花巷。商衍鎏的父亲商廷焕七次参加科考皆不中,便把希望寄托于几个儿子身上。在纸行街西侧购地数亩,筑陋室数间,名为“玉莲园”。商衍鎏6岁由其伯父及母舅于玉莲园家中开蒙,三年后随父亲到佛山求学,一年后又回到玉莲园,由父亲教他读书。
商衍鎏14岁时父亲去世,顿失慈父良师,只好走出玉莲园,到玄妙观就读,师从章国荃;一年后走读光孝寺西华堂,师从章国珍;后复走读光孝寺双桂堂,师从易鉴邦、易鉴徽兄弟。并曾先后就读于广州光孝寺西华堂、学海堂、菊坡精舍、应元书院等校,得名师叶衍兰、吴道镕等教诲,学业竿头日进。商衍鎏后来回忆少年时的读书生涯:“终日仆仆,皆以练习科举考试为目标,以此白昼甚少读书的时候,而用功总在夜间,以‘三更灯火五更鸡’这句话来形容士子的读书,真是不错。”(引自商承祚《我父商衍鎏先生传略》)
商衍鎏书法
光绪十六年(1890)院试,商衍鎏以第十名中秀才,他的长兄商衍瀛考了全省第一名,二兄商衍桑考取第四名。四年后商衍瀛、商衍鎏同时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商衍瀛、商衍鎏兄弟同应会试,商衍瀛中进士,入翰林院;光绪三十年(1904)商衍鎏高中探花,先后任翰林院编修、侍讲衔修撰、国史馆协修、实录馆总校等职,曾参与编撰《光绪实录》。
商衍瀛
后来商衍鎏被派到日本,在东京政法大学留学。毕业返国力图变革社会,为清廷所拒,遂辞官。1912年,商衍鎏赴德国汉堡大学任汉语教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返国,历任副总统府顾问兼江苏督军署秘书、财政部秘书、江西省财政特派员等职。抗日战争时期,商衍鎏转徙流离于重庆、成都、夹江、乐山等地,以砚墨耕耘为生。1948年冬,商衍鎏回到阔别多年的广州,目睹玉莲园已成废墟,感触颇深。次年迁居澳门,自号“玉莲园旧主人”,足见其他对玉莲园故居感情之深。
莲花巷
商衍鎏的道德文章,名动南北,馆阁体书法沉厚方正、匀圆丰满、光劭乌黑,而行草书法龙蛇飞动,气势撼人。有《商衍鎏诗书画集》《竹谱》刊行。1956年12月在广州定居,任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1960年,受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著有《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太平天国科举考试纪略》等。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