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人都知道梅花村里,曾经藏龙卧虎,但究竟藏过什么龙,卧过什么虎,却不是人人都清楚,能数得出10个,已经很了不起了,因为在里面居住过的名人,大都已经在历史的尘烟中湮没了,被遗忘了。

陆匡文、陆幼刚兄弟便是其中的一对。

陆匡文( 1892-1964),号曾陶、陶庵。广东信宜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入读高州崇实中学,组织“雄辩学社”,与林云陔等人过从甚密,加入了同盟会。陆幼刚(1892-1983),字渠恩,号励庵。是陆匡文的胞弟,宣统二年(1910)加入同盟会。

梅花村里的陆公馆

陆匡文

梅花村里的陆公馆

清宣统二年(1910),陆匡文参与组织中国同盟会南方支部信宜分部,发展会员。辛亥革命发生,林云陔派陆幼刚等人到香港购买武器军械,经江门运入高州,由陆匡文先租得“鸿渐馆”收藏,等待时机起义。是年11月,陆匡文、陆幼刚兄弟协助林云陔领导高州起义,林云陔被举为高州军政分府都督,陆匡文任副都督兼管财政。1912年,任同盟会信宜分会第一任会长。

1913年,陆匡文进入北京大学攻读哲学。陆幼刚赴日本游学,返国后再入北京大学攻读文史。1917年陆匡文北大毕业后回粤,在广东法政专门学校及盐警专科学校任教。1921年被选为信宜县第一次民选县长。1923年被孙中山委任为大元帅府法制委员会秘书,陆幼刚亦南返,任大元帅府秘书、法制委员会委员,两兄弟一起负责为大本营筹款。后陆匡文任南路财政处长兼禁烟处处长,治河委员,清远县长;陆幼刚任鹤山县长、江门市长。古应芬任国民政府文官长时,邀陆匡文任文官处简任参事,襄助机要。

梅花村里的陆公馆

陆幼刚的书画

1929年,宁粤分裂,陆匡文从南京返回广东,任广东省卷烟公卖局局长,旋任广州电力委员会常委。及后广州自来水厂、电话公司及电力公司均合併于广州市公用事业委员会,陆匡文任常委,协助广州市长林云陔与刘纪文开展市政建设。陆幼刚在广州市政府任秘书长,先后兼任土地局、财务局、教育局的局长,后来还担任过广东省政府秘书长,两次代理省政府主席,并且是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

陆氏兄弟均住在梅花村。陆匡文公馆在古应芬公馆和林云陔公馆之间,是一幢两层高的别墅,名曰“匡庐”。公馆坐北向南,分前后两座,南座东西两侧为客房,中间是客厅;后座是东西四间小房。二楼南北均有阳台。室内布置古色古香,客厅悬挂林直勉手书对联:“念佛何如念我,为己不若为人”,这是林直勉与陆匡文等友人在梅花村公馆中茗聚时题写的;书房名“欢然自乐斋”,悬挂孙中山亲笔题赠的“天下为公”横幅,题识:“匡民先生属”(匡民为陆匡文曾用名),钤印“孙文”。

陆幼刚公馆紧邻“匡庐”,是一座英式乡村风格的两层别墅,典雅精致。两座公馆的结构大致相同。相隔咫尺,方便两家人来往。他们的姐姐是林云陔的夫人,都是左邻右舍。陆匡文育有10位子女(其中女儿景韫在14岁时早逝),人丁兴旺,家庭生活十分热闹。

梅花村里的陆公馆

陆幼刚在梅花村的公馆

抗日战争爆发后,陆匡文任广东省第一届临时参议会议员,兼任信宜县临时参议会议长,后任遂溪县县长。在任期间,动员民众,抗日保家,安靖当地自治。他自掏腰包,以每名赠谷五百斤安家费的方法,鼓励乡下子弟参军抗日;又在广雅中学及勷勤大学设置奖学金,奖助两校成绩优异而家境清寒的学生。

陆匡文运用议会影响力,在信宜境内修路修桥,增设多处卫生所,颇获民间称颂。抗日战争胜利后,陆匡文先后任广州行营、广州行辕政务处处长,民事处处长,广州绥靖公署秘书长,广东省立勷勤大学秘书长、教授,广东省政府委员,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执行委员,制宪国民大会代表,国大代表等职务。

1949年国民政府南迁广州。大批国民党高官纷纷迁居广州,住房陷于紧张。陆匡文把“匡庐”出租给联勤总部,用租金在“匡庐”后加盖一幢两层的楼房。但国民党政权很快便崩溃了,陆匡文赴台湾居住。1964年病逝于台北市。陆匡文在梅花村的“匡庐”现已不存。

梅花村里的陆公馆

从另一个角度看陆公馆

陆幼刚从政之余,曾兼任大学讲师、教授;主编《广东文献》《广州文教》杂志,创办《广州市民报》《广州日报》等报纸;著有《国父史略》《中国大学制度考》《小学制度改革》《广州革命史迹》《广州文教史》等书。他的诗、书、画亦佳,有《梅园诗稿》《幼刚书画集》行世。1983年陆幼刚在美国逝世。陆幼刚公馆现仍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