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才是广吹的正确姿势?
十一假期前,上海颁布新政,几所顶尖大学的毕业生可以直接获取上海户口,“上海抢人”的消息“吸睛”无数。
十一期间,一篇题为《全国最快乐的年轻人,一半都在广州》的文章刷屏,夸赞广州美食多、房价低、包容度高,本地外地网友都在感叹“广州真香”。
十月中,特区40周年之际,深圳迎来高光时刻,纷至沓来的各种“礼包”,也让人对深圳的未来更加期待。
大半个月间,城市“新力军”的目光,在三座一线大城市身上流转打量。
和上海、深圳大动作、新机遇的“宏大叙事”不同,广州的“出圈”,出奇的接地气儿。
2020年了,抬举细碎的“小温情”,仍然是每次说明广州凭什么吸引年轻人时,必要重复的“套路”。
广州就真的没别的故事可讲吗?
美食成不了城市核心竞争力
“吃完了那外卖之后,我躺在床上流眼泪,老娘一定要留在广州。”在刷屏的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她的朋友被一顿30 块钱但包含煲仔饭、椰子炖丝鸡、姜撞奶三个菜的外卖“收买”的煽情故事。
没有人会否认,“食在广州”,是广州名副其实的金字招牌。点开官方非官方介绍广州的文章和“攻略”,都会用很长的篇幅去介绍广州吃的有多丰富,有多美味。
但看多了,总让人忍不住想问:“广州还有什么?”
确实有很多人会因为美食来广州旅游,但有多少年轻人会因为美食而选择来广州就业和生活?
几十年如一日地重复“食在广州”的“陈词滥调”,说明的不仅是广州在城市形象宣传话术上的单调,更显现了广州在其他城市名片尤其是代表新兴产业的明星企业上的匮乏。
广州最新城市形象片《花开广州·汇聚全球》
如果对比广深两市的城市宣传片,也能明显地看出两座城市面子和底子的差异:广州的底子主打的是文化和宜居,而深圳主打的是产业和活力——并不是说不应该主打文化和宜居,而是在这些之外,广州更需要向外界展示自己的产业和活力。
同理,不是说不能讲美食,但如果问起广州的城市吸引力和竞争力,还以“遍地美食”为核心,这样的招徕,无疑与地摊两性文学“要抓住他的心就要先抓住他的胃”的思路一样无厘头。
据说,连广州市某位主官也曾在闭门谈话中抱怨:别老提美食之都了,很low的。
现在的广州拿什么“包容”?
刷屏文章和围炉取暖的读者一直强调,广州的城市气质就如这里的人爱穿的人字拖一样“接地气”,是个生存之余,更适合“生活”的城市。这里朴实包容,生活成本低,让人想要“留下来”。
若论起以房租、房价、交通、饮食为核心维度的生活成本,四大一线城市中,广州的确有骄傲的资本,但凡事都有两面。
“生活成本低”的背面,往往就是“收入水平低”。这一点无论从官方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上,还是各大招聘网站每年公布的平均工资水平上,都能得到印证。
不能只看生活成本的绝对值,还要看成本和收入之间的差值和比例,这也是很多人心中真正的“算盘”。
收入水平低,和广州的产业结构有关系。体现在就业上,毕业生和职场人士大都吐槽广州“机会少”。
从各个招聘APP公布的网招数据来看,广州的岗位需求排行靠前的多是销售业务、销售管理和市场营销。而对想从事计算机、IT、金融、生物科技、先进制造业等方面工作的年轻人来说,并不十分友好。
笔者一个从广州跳槽到深圳公司的朋友坦言:“在广州每月食宿交通等消费只要两三千块,可工资总共也只有六千,剩不了多少钱。还不如在深圳领一万花五千呢。”
从就业机会、行业发展潜力的维度来说,广州并没有想象之中那么“包容”。
当然,因为广州拥有整个华南地区数量最多的高校,并不缺少人才供给。但相对其他一线城市,能否留住本地的甚至吸引外来的优秀人才,要打上大大的问号。
顺便提一下,与深圳、杭州真金白银“用钱砸”,发动“抢人大战”相比,广州就“吝啬”得多,只有黄埔、南沙等区有针对学历的落户补贴。广州对人才落户的“苛刻度”仅次于北上。
“淡定”的另一面
短视频和网络段子反复刷到这样的“梗”:在广州,无论是一抽钥匙傍身的包租公、家大业大的富豪,还是辛苦“搬砖”的打工仔,一到下班时间都将统一换上“标配”的背心、短裤、拖鞋,在大排档拼桌吃宵夜。
广州人,乐于塑造自己“务实”“淡定”的形象。甚至,广州的年轻人也表现得比其他城市的更加“佛系”——在社交媒体上讨论城市发展的帖子下,你总能看到这样的回复:“管它GDP排第几,只要生活得舒服就可以了。”“广州不喜欢比,只想收租饮茶。”“排位不要紧,广州人只在乎早茶茶位。”
“饮啖茶食个包,有两餐算咯,咁搏命做咩?”是很大一部分广州人的心态。比起口水花喷的“沸青”,秉持“淡淡定有钱剩”广式哲学的他们,表面上显得更加松弛,更加自在。
从个体的角度讲,这无可厚非,但是在激烈的城市竞争中,若大多数广州人总是如此“淡定”,并且传导至决定城市发展战略、发展速度的圈层也“淡定”,却不见得是好事。
过去的十年,拥有政策、区位红利的深圳,以科创、金融产业为引擎,实现了经济总量上对于广州的超越;而杭州把握住互联网的风口,培育出完善的互联网创新生态,足以有底气喊出建设全国数字经济第一城的口号。
反观广州的过去十年,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步伐缓慢;恒大出走,网易逐步抽离;图纸上的国际金融城“十年不成”;从“电商”到“互联网”“数字经济”,帽子越戴越大的琶洲西区显得“言过其实”……这座从前造就无数人“发财梦”“安家梦”的机遇之城,变得老态龙钟,缺少了活力和激情。
广州过于“务实”“淡定”的反面,便是缺少进取心,缺少“争”的决心和魄力。但现时的城市之间,政策、企业、人才,哪一样不是靠“争”来的,而是靠等来的?
已经“淡定”地错失了互联网/电商崛起的红利,难道还要继续“淡定”错过下一个风口?
爆款网文背后
抛开社交媒体本身越浅薄越有市场的属性来看,为什么类似的陈词滥调总能引发广州人的疯狂转发?
可能有人说我们过分解读,但在识广看来,因为这样的文章既满足了广州人的某种虚荣心,又安慰了广州人的失落感。
这种失落感由来已久:从2015年前后,移动互联网创业大潮中,广州被指互联网产业孱弱、创业氛围稀缺;到2016年,G20在杭州召开,舆论高喊“杭州超越广州”“广州被挤出一线城市”;再到2017年,小弟深圳GDP超越广州,“北上广深”“执位”成“北上深广”;2019年深圳被确立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再到今年上半年重庆GDP超过广州,下半年特区40年深圳收获一系列“大礼包”……
深、杭、渝轮番碾压,日常掉出四大,“怎么现在广州越来越不行了?”“为什么近几年广州没落了呢?”这样的讨论帖在豆瓣、知乎越来越常见。
再“佛系”的广州人,都少不免各种“唠嘈”和“捍卫”。“请深圳好好放低”“重庆不配给广州挽鞋”,在那些城市比拼的新闻和帖子下,广州人的留言总是带点酸味;一旦见本地或外地媒体赞扬起广州好吃、宜居、包容、文化积淀深厚……广州人的落寞又总是很轻易被一种莫名的优越感填满。
失落的人们总是更愿意沉浸在赞美中,哪怕那赞美是用单调的话语,诉说着一个僵硬的广州。
什么才是“吹”广州的正确姿势?
2017年,广州官方正式向全球公布广州城市新Logo,因为既没用木棉花也没用五羊,而是采用了广州塔的形象,不少广州人意见很大,认为“这不是广州”。设计者曹雪接受识广专访时说了一句话:用什么代表广州重要,更重要的是代表什么时代的广州。
套用这句话,怎样去“吹”广州重要,更重要的是“吹”什么样的广州。
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希望无论官方还是媒体,在城市形象的打造上,陈言务去,放眼新广州,搞搞新意思,提升吹的水平。
另一层是,希望广州这座城市,在“老城市新活力”的打造上,更有紧迫感,更有前瞻性,也更敢“争”、能“争”,让广吹更有“吹”的资本
最后,一个城市能成为什么样子,除了取决于城市的管理者的战略决策,也取决于我们是否还能对广州有新的想象力。
“这里的水土容纳着什么,我们便看到了什么。”相反,我们创造着什么,这里才有可能是什么。
撰文 | sun仔
编辑 | P.K
© THE END
本文由识广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互动话题
你想象中的广州是怎样的?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