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元恺(1914—1995),字世弘,广东南海人。他的父亲罗棣华是晚清儒生,以儒通医,在南海西樵山开诊所,后来作为军医参加了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结束后,在今广州市海珠区洪德路开设中医诊所。罗棣华擅治温病与妇人病,为岭南罗氏妇科的创始人。

一代妇科名医罗元恺

罗元凯(图片来自网络)

1

一代妇科名医罗元恺

罗元恺既有其家学渊源,1930年又考入位于大德路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诵读《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述,接受系统的医学教育和训练,他还和同班的10位同学组成“克明医学会”,共同探讨学习中的疑难。1935年以总成绩第一名毕业,并留校任附属的广东中医院医师和该校教师,讲授《金匮要略》课程兼内科杂病。

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广东中医院被迫停业疏散,罗元恺带着一家人,返回家乡南海,但日军随后进犯南海,他不得不转道香港,行医谋生。1939年,母校迁至香港,他得以继续获聘教授《金匮要略》。1941年,香港沦陷,学校再次停办,罗元恺只好举家迁往韶关,开业行医。不久,他与一些校友筹划在韶关复校,可惜未及实施,日军又进犯韶关,复校计划付之泡影,罗元恺继续辗转流离于连县等地,与当地老中医赵伯平共同创办连县中医讲习所,全部课程均由罗元恺编写讲义和讲授。

抗战结束后,罗元恺立即赶回广州。中医药专门学校在1947年开始招生复课,罗元恺担任儿科教师。1949年就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1951年兼任广东中医院院长。1953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罗元恺被任命为副校长。当时按照上级要求,中医进修学校主要讲授西医的基本知识与技能,试图把中医变成西医。但罗元恺认为,这不是中医发展的正确方向,他仍坚持讲授一些中医课,使进修生的中医知识与水平都得到相应的提升。

一代妇科名医罗元恺

岭南中医名家合影。前排:罗元恺、黄耀燊、刘赤选、李仲守、钟耀奎,后排:陈宏珪、李任先、刘亦选(图片来自南方网)

1

一代妇科名医罗元恺

1956年,周恩来总理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在全国筹办四所中医学院,罗元恺参与筹办广州中医学院。1956年9月,广州中医学院开学,罗元恺兼任学院的金匮要略教研组组长。1958年,中医进修学校并入中医学院成为进修部,罗元恺兼任进修部主任兼妇儿科教研主任、院务委员会主任。1971年,妇儿科分为两个教研室,他任妇科教研室主任,并作为学科带头人负责妇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1977年,罗元恺成为国内第一位中医教授。

罗元恺内、妇、儿科皆精,尤长于妇科,对中医治疗妇科疾病,深有研究,在吸收历代妇科名医精华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发展和创新,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轴”的学说,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岭南罗氏妇科学术体系,被誉为中医妇科学的泰斗。

他对求医者一视同仁,每天应诊的人数虽有限额,但对远道而来的求医者,他总是尽可能为之加号,宁可自己延长工作时间,也要满足求医者的求诊要求。对一些写信问病者,也多给予回信答复和寄去药方。他出国访问时,除了参加规定的活动之外,还经常给当地民众和华侨诊病,被报刊誉为“女同胞的救星”,甚至称之为“送子观音”。1962年、1978年,罗元恺两次被广东省政府授予“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

罗元恺不仅对医学领域贡献良多,而且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1951年他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63年当选为第四届广东省人大代表;1978年至1988年,连续当选为第五、六、七届全国人大代表。

 

一代妇科名医罗元恺
一代妇科名医罗元恺

(图片来自孔夫子旧书网)

1

一代妇科名医罗元恺

1979年,罗元恺搬到惠福西路扁担巷居住,直到1995年去世。1980年,他担任广州中医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与研究生工作,并兼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第一届学科组成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妇科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是首批获中医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导师。1983年,因年事已高,乃辞去副院长职,由卫生部任命为广州医学院顾问。1991年被遴选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

1984年,罗元恺任团长率领广州中医专家代表团访问泰国;1986年和1989年分别出席第二、三届亚洲中医药学术大会;1989年和1994年,曾分别到香港、澳门讲学。

罗元恺创制的滋肾育胎丸,曾获1983 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1997 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丙等)三等奖;创制的田七痛经胶囊,获1986 年广州市科委成果三等奖。著有《罗元恺医著选》《罗元恺论医集》《罗元恺女科述要》等专著,点注张景岳《妇人规》,主编《实用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教材第1、第2 版)、《中医妇科学》(第5版)、高等医药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参与编写《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分册》等。

《广州传》

献给每个广州人的礼物

点击购买

一代妇科名医罗元恺
欢迎赞赏

一代妇科名医罗元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