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毋忘历史”,你到底毋忘了啥?
李 沛聪
专栏
2020-09-18
3
每逢这个日子,我就会在朋友圈里看到好多”毋忘国耻”、”毋忘历史”、”铭记历史”、”铭记国难”……的贴子和文章。
但我知道,在这一天热血沸腾地发帖的那些朋友们,其实大部分都把中学历史课给忘得差不多了。
在我接触到的人里,有很多对历史的了解都来自于电视剧。所以他们有的相信雍正可以当皇帝是因为把康熙遗诏里的”十四皇子”改成了”于四皇子”;有的相信在成为雍正之前,四阿哥是个情深似海的多情种子;有的相信梁山泊是宋朝最强的武装力量;有的相信刘关张真的曾经与吕布三打一大战一场……
然后,如果你让他们数一下中国历史上有哪些朝代,他们可能未必数得出来,更别说五代十国有哪些、五胡十六国是哪五胡这些进阶问题了。
所以,他们虽然每年都要在”九一八”高呼几句”毋忘历史”,但实际上对于”九一八”的历史却知之甚少。他们”毋忘”的历史,只是简单的”日本侵华、中国抗战”,然后得出一个”落后就要挨打”的结论,继而再高呼几句”振兴中华”,就完事了。
究竟落后是不是一定挨打,落后是不是应该挨打,要怎么做才能振兴中华,他们并没有打算去考究。
我把这种行为艺术,称为”口号爱国主义”,表面上正确无比,实际上毫无价值。
如果你要真的想”毋忘历史”,那么我建议你多打开书本,多读几本不同作者、不同观点、不同切入角度的历史书,尽可能对历史有更多的了解,然后才去高呼”毋忘历史”,不然,口号永远只是口号。
例如我最近在讲清朝的历史,讲到康熙平定葛尔丹之乱的那一段。
对于葛尔丹这个人物,我和很多人一样,都是在《鹿鼎记》里面认识的。在书中这位蒙古王子武功中等、智慧颇低,是个丑角式的人物。所以,在我印象中葛尔丹一直是个志大才疏的跳梁小丑式的人物。虽然后来有读到关于他的一些历史事迹,但这个印象始终没什么变化。
但当我最近认真仔细阅读这一段历史的时候,我才发现葛尔丹其实是一位很复杂的人物,而且也称得上一代枭雄。他从小被认为是转世灵童,被送到西藏学习佛法,以活佛的身份生活多年,与《鹿鼎记》里那位桑结,是同门的师兄弟。
他的部落在他父亲的手中开始崛起,却在他父亲死后陷入内乱。正是葛尔丹从西藏回归,结束了内乱,并且试图以一部之力,将蒙古再次统一起来,重现成吉思汗的辉煌。
无论立场如何,这样的梦想不应该被嘲笑。只是他缺乏了足够的实力、手腕,也遇上了更强大的对手而已。
在我们发朋友圈高呼”毋忘历史”的时候,如果把这股情绪,转化为真正去了解历史的动力,继而去更多地思考历史背后的因果,而不是局限于相信一些简单粗暴的结论,那么这样的”毋忘历史”,才真的有意义。
发个广告:我的《李沛聪讲大清帝国》已经在喜马拉雅上线,欢迎各位多多捧场!
![“毋忘历史”,你到底毋忘了啥? “毋忘历史”,你到底毋忘了啥?](/images/2020/09/9-1600654172.jpeg)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