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一篇叫《外卖骑手,困在系统里》的文章很火。这篇文章很详尽地讲述了如日中天的外卖行业里,外卖骑手是如何被系统逼得不断加速,继而成为一个高危行业的。
而在这篇文章受到舆论关注的情况下,饿了么宣布上线”多等5/10分钟”的功能,让用户选择给外卖骑手多些送货时间;而美团则回应称自己的系统会给骑手留出8分钟的弹性时间。
很显然,两家外卖巨头都没有照顾外卖骑手的诚意,一个是把道德压力甩到用户头上,让用户去承担多消耗时间的后果;而另一个则干脆一招太极云手,说系统会有弹性时间就完事了,至于是不是真的有,大概只有老板自己知道。
根据市场调查数据,中国外卖市场是一个价值4000亿的市场,现在正处于两大巨头激烈竞争的阶段。而送餐服务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技术含量,最核心的竞争焦点只有一个——送餐时间。
所以,虽然嘴巴上都说企业高度关注骑手的安全问题和交通违规问题,但没有任何一方愿意在送餐时间上做任何让步,都是标榜”快”、”更快”。而消费者在这样的恶性竞争中,也被养得越来越刁,稍有迟到就催单、差评、退货,让外卖骑手的境遇更加艰难。
人,被系统吞没了。而这,并不是第一次。
我们这一代人,都看过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在这部无声的喜剧里,卓别林扮演的产业工人被放置在一个不停运转的流水线上,因为各种差池,卓别林被机器弄得狼狈不堪,而机器并没有因为卓别林的狼狈而停下,而是依然无情地运转。
现在,外卖系统对于外卖骑手来说,与卓别林面前那个无情的机器有何不同?
外卖,并不是新发明,只是我们以前买外卖,都需要自己跑到店里买好自己拿回家。但使用大数据系统,雇佣大量人力来为巨大的人群送外卖,则是互联网时代的新发明。
这似乎是一个多赢的模式,消费者可以足不出户,吃到各种各样的餐饮;商家可以触达更多的消费者,而不需要提供场地;外卖平台可以从中赚取利润,而外卖骑手也得到了工作的机会,而且收入尚可。
但实际上,店大了,就会欺客。而在欺客之前,他首先欺负的,是那些依靠这个系统为生的人。
表面上看,外卖系统只是一个调度和撮合系统,让消费者找到适合的商家和骑手,完成订餐和送餐。但在竞争之中,系统会为订单制定预计时间,并通过奖惩机制迫使骑手在预定的时间内完成送餐。
对于消费者,这是一个很贴心的服务,但对于外卖骑手,这是一个很残酷的压迫,把他们不断往极限上逼。这一次是30分钟,下一次就是29分钟——因为节省的每一分钟,都是与竞争对手抢夺的一点市场份额。
打着移动互联网旗号赚得风生水起的外卖巨头们,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原来并不是什么系统、算法、高科技,而是对毫无议价能力的外卖骑手的压榨能力。
我每天在珠江新城上班,都会见到逆行的、横穿双黄线的、在车流中穿插的外卖骑手。我知道他们的违章、冒险,都是为了达成送餐时间,但我也知道,只有通过这样的冒险,他们才能得到一份比较好的收入——市场就是如此残酷。
在这场博弈里,消费者的同情和理解并没有什么作用。因为一百个消费者的理解,也抵不过一个消费者的差评,更何况一百个消费者里,愿意为外卖多等待些时间的,恐怕不超过百分之三十。而这些人,往往还并不是外卖服务的核心用户——例如我。
我也不认为舆论对这件事会有什么帮助,公众的注意力注定无法超过二十四小时,巨头们打打太极就蒙混过去了,连装模作样的系统改进都不用做。
真正能够改变这个现状的,也许只有监管的力量了。只有把外卖骑手的风险,真正地让外卖巨头们来买单——例如一个城市外卖骑手的违章和事故超过一定数量,就取消企业在该城市的经营权——也许他们才会稍微考虑一下在讨好消费者的同时,关心一下自己骑手的安全。
只是监管者在外卖骑手的权益和经济效益之间如何取舍,倒是个问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