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教育,是中国家长永不停歇的探索和追求,也是中国家长焦虑与不安的最大来源,当然更是中国家长最大的销金窟。
这两天,看到三条让人关于教育的新闻。
第一条来自浙江金华,说的是某小学让学生们戴上一个监控走神的头环,据说这个头环可以检测学生的脑电波,判断学生是否集中注意力。而监控数据还可以传递给老师和家长。
第二条来自南京,一篇《南京家长已疯》的自媒体文章刷爆朋友圈,说的是南京教育系统最近搞素质教育试点,严格执行减负,学生不做作业不测验不刷题不排名次三点放学,一下子让南京家长既无所适从,又忧心忡忡,害怕自己的小孩一不小心就在快乐教育中变成一个快乐的学渣。
而第三条,则是浙江教育厅发布了一个减负方案,其中拟规定小学生晚上九点,初中生晚上十点,可以经家长确认后不完成当天剩余作业。
三条新闻三件事,都在网络上引起热烈讨论。区别在于,对于监控走神头环,大家担心的是学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减负,大家担心的是学生的考试成绩。
中国学生和家长负担之重,压力之大,是众所周知,一致公认的事实。只是对于这样的负担和压力,不同的人态度有所不同。
有人觉得在学生年纪尚小的阶段,不能给他们太大的负担,应该让他们拥有快乐的童年,健康的身心,优良的品德,开朗的性格。正是在这样的认知之下,不同地区的教育部门都开展不同程度的“减负”,让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不至于有过大的功课压力。
但反对者则认为,谁没有负担?谁没有压力?你减负人家不减负,你不刷题人家刷题,到最后还不是分数说了算?谁的成功不是历尽艰辛?社会竞争如此激烈如此残酷,现在减负以后考不上好学校你赔啊?他们认为,在高考指挥棒不变的前提下,减负根本就是个伪命题,成了学校推卸教育责任的借口。
这两个针锋相对的观点,说得其实都有道理,前者照顾的是学生的身心健康,而后者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
当然,有的学生可以二者兼顾,但在鱼与熊掌不能兼得的情况下,你选哪一个?或者说,哪个轻哪个重?
如果你问每一位家长,他们大概率会回答:“选身心健康”,毕竟大部分家长的口头禅都是“我只想孩子平安快乐”。
可一旦遇到考试、升学这些残酷的现实,家长们往往就会忘记初心,控制不住焦虑地抱怨道:“以后考不上好学校,找不到好工作,怎么可能快乐?”
更要命的是,身心健康这个事没什么明确标准,负面作用可能十几二十年后才显示出来;而学习成绩肉眼可见,每次中考高考都血淋淋地展现在每位家长面前。
剧场效应之下,人人抢跑,无人幸免。学校再怎么减负,除了让家长更加焦虑之外,毫无效果可言。
教育,是一个具有极高度个性和不确定性的事业,孩子成长过程之中,任何一次选择任何一个决定都可能对他们造成不可知的影响,而即使是最具经验的教育专家,也不能确定一个孩子的天赋究竟在哪里,有多高。
这是人类的痛苦,但也是人类的幸运,因为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既是天才诞生的基础,也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但对于只有一两个孩子的家长来说,他们要的是确定性,要的是公平竞争,要的是自己的孩子不要落后于人。
而这正是应试教育所能提供的一切。民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古人心如此。对于不少家长来说,为孩子戴上监控注意力的头环,大概也比学校减负更容易接受一些。
只是在强调创新的当下,这样教育出来的学生,能有多少创造力,就只能听天由命了。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