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曾在《读城记》中写道:
广州是一个不知疲倦、没有夜晚的城市……越是别人需要睡眠时(比方说冬夜),它反倒越是“生猛鲜活”。
他写这段话的时候是世纪之交。当时广州的夜生活究竟有多生猛?
那时候的大沙头就是“西贡渔港”海鲜一条街,旁边的东山湖公园里头还有个世界啤酒广场,西湖路的灯光夜市既是“购物天堂”,也是“拍拖圣地”,庄重的中山纪念堂,甚至还请来过国际超模走了一场时装show……
曾经有一个摄影师用1.4标准镜头的尼康相机,搭配400感光度的柯达彩色胶卷拍下了1999~2000年之间的广州夜生活模样。
这个摄影师就是许培武——他用20年时间记录下珠江新城从草地变成高楼林立的《珠江新城》系列和用15年时间记录下南沙从原始到现代的《南沙——最后一只蜥蜴》系列,已经成为广州城市影像当中的经典作品。
二十年前,数码相机还没有普及,胶卷摄影是个技术活,在光线昏暗的夜里拍照更是难上加难。
为期一年的时间里,许培武每天晚饭过后就驮着相机跑遍广州大街小巷,为世纪之交的夜广州定格了许多珍贵的瞬间。
也许是因为过于日常,20年前按下快门的时候,许培武并没有什么太深的感触。在2004年参加完武夷山国际摄影周展览之后,这组关于夜广州的底片就一直被遗忘在他的暗箱当中。
转眼二十年过去,广州的夜生活仍然“生猛鲜活”。但一些过去曾为人所津津乐道的热闹景象,也随着城市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而消失了。
当年那组充满了虚实相间的梦幻色彩的照片,如今更多了几分过往与当下相映照的沧桑感。让人感叹广州城市生生不息的活力,也让人生出“流光容易把人抛”的落寞。
时隔上次露面15年后,许培武老师重新整理这些照片,并授权“识广”独家发布。
接下来,就让识广通过许培武老师的20张老照片,带领大家回到世纪之交那个充满了勃勃生机的夜广州。
生猛夜广州
现实与梦幻
2000年结束拍摄之后,许培武老师在南方都市报上发表了一篇《夜广州--现实与梦幻》,记录下了他的心路历程:
夜幕降临后,拎着一架相机,穿行于广州大街小巷,夜广州的故事从“悲情城市”开始。“悲情城市”顾名思义,很抒情,其实是我家附近的一间酒吧,属文化颇浓的一类:宽畅的吧间没有喧哗嘈杂,昏黄灯光下,环视墙上的百年老照片,怀旧音乐声中,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一年后,“悲情城市”耐不住在住宅区内的寂寞,迁到城市中心地带,一改风格,酒吧内的姑娘身穿通花连衣短裙。头顶各式发型,宛如十九世纪世纪法国油画大师德加笔下的舞女。这样的酒吧“文化”,仅仅是广州夜生活的一个侧面。
从城市中央的繁华,到民居小巷的宁静;醉生梦死的酒城,到最后一个灯光夜市的消失;卖唱人各有各的赚钱场所,白领一族饮红酒看演出,赤膊民工围着马路电视自得其乐……,夜广州呈现的是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今天,我很难用一组图片或一个专题来概括夜广州的主流。在我的照片里,不论是都市景物的写实或是城市印象的虚幌,从图像意义上都已不重要。照片(夜广州)最大的优点是真实,缺点也同样,由于偶然的原因,令真实的夜景产生幻觉,当然是求之不得。
他镜头下的也广州如同一部时代的无声纪录片:时装秀、宵夜摊、灯光夜市……各种各样映照在灯红酒绿、五彩斑斓夜幕下的新鲜事物,正是那个年代广州前卫而包容,时尚又充满生活气息的一个真实写照。
如今20年过去,那些那些曾经引领着时代风尚的音乐茶座与卡拉OK等“夜蒲潮流”,已伴随着一代人的老去而显得土气,甚至被时代所淘汰。
但钟情于夜生活的广州却从未停止过前进的脚步。更多更新的潮流,也随着时代的发展遍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想看风景的可以体验珠江夜游;热爱音乐的可以到livehouse;喜欢喝酒的可以到琶醍和众多酒吧街;热衷于艺术的可以到星海音乐厅、广州大剧院;喜欢美食与购物的,更是有数不清的食街和商场可以选择……
正是这种允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追求,也允许同一个人有不同的追求的丰富夜生活,让白天奔波劳碌的人真切感受到了城市和人生的有趣。
如今的广州正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时代会变,夜生活的方式也会变,但流淌在广州这座城市每个毛细血管里的“生猛鲜活”,却会越来越强劲。
撰文 | JASON
特别鸣谢:摄影师许培武
图片未经许可禁止转载使用
互动话题
在广州的夜晚,你是如何度过的?
© THE END
本文由识广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商务合作、进粉丝群请长按识别二维码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