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个对于权力极度执着的人,用通俗一点的话来说,是一个很专制的皇帝。他不能忍受任何人分享他手中的权力,也不愿意让任何人代替他对国家事务做决定。于是,他把丞相这个职务给撤销了,并且留下遗训说子子孙孙都不能设丞相。自此之后,中国延续了两千年的宰相制度就消失了。
我记得我读书的时候,历史教科书里面对于历史上的每一次制度变化变革,都很喜欢用一句话来概括它的作用和意义,就是“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这句话从商鞅变法讲到汉武帝独尊儒术,从宋太祖杯酒释兵权到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都不停地出现,给人的印象似乎是中央集权程度越高越好,任何变革只要加强了中央集权,就必定是好事。
但事实上,并不是每一次加强中央集权都是好事,也并不是中央集权程度越高越好。我们中国人的哲学理念是中庸之道,讲究过犹不及。古代中国幅员广阔,古代通信条件又落后,中央的权力如果散失,当然会危及国家的稳定,但如果中央权力过于集中,同样会造成很多不良的后果。例如朱元璋取消宰相制度,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在这里首先说明一下宰相和丞相的细微区别。宰相,是古代政府主要执政人的统称,在有些朝代这个职务是丞相,有些朝代这个职务是中书令,有些朝代只有一个宰相,有些朝代有多个宰相。所以丞相是一个实际的职务名称,而宰相,是一个统称。
宰相制度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起源于春秋时代,它的建立和延续,基于两个很现实的前提。
第一,君主是世袭的,每一任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意愿都是不稳定的,所以需要有专业的人士来负责政治的运作。而很多优秀的君主也都承认,这个世界上有比他们自己更有能力治理国家的人,能用这些优秀的人才来治理国家,是一个君主的美德。
也正因为如此,在历朝历代中,君主和宰相是有分工的。君主的角色类似于现代企业的董事长,而宰相的角色类似于总经理和职业经理人,君主理论上对国家拥有主权,对重大事物有决策权;而总经理则对日常事务进行管理。当然,在历史上,有宰相权力凌驾于皇帝的案例,甚至有篡权夺位的案例,但一般来说,君主被认为不应该处理过于琐碎的日常事务。
第二,君主是不可替换的,如果他的个人能力低下,对国家的影响就很大,所以不应该把所有事务都交到他的手上;而宰相是可以替换的,如果干得不好可以换,所以他管的事情不妨多一点,君主只要牢牢把握住这个任免的权力,就能通过宰相去实现对国家的管理。
但朱元璋不愿意承认这两个事实。在他的脑子里,皇帝是最适合管理国家的人,这既包括他本人,也包括他的子子孙孙,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设立宰相这样一个妨碍自己执政的职位。而只有把所有权力都牢牢掌握在皇帝的手里面,也就是所谓的“加强中央集权”,他的江山才能永固,才不会担心被乱臣贼子谋朝篡位。
很可惜,朱元璋虽然贵为九五之尊,权力极大,但却不能违背历史规律和客观事实。
在废除了丞相职务之后,朱元璋天天批几百个奏章,每天累个半死就不在话下了。问题是他的子孙十个里有七八个都不是当好皇帝的料,不是无心政事就是能力低下。于是朱元璋心目中绝对不可以假手于人的权力,还是无声无息的让渡到其他人的手里,这些人里面有内阁大臣,也有秉笔太监。而正因为这种权力让渡是非正式的,见不得光的,名不正言不顺,更是滋生了很多腐败和各种问题,
明朝的皇帝理论上绝不分权,但实际上真正能有效地掌握和行使权力的,也就两三个而已。
讲到这里,顺便也给大家介绍一下明朝的政治体制。
明朝在取消了丞相之后,由皇帝直接管理六部,原来的中书省只留下中书舍人这个职位。但皇帝再勤劳再有能力,也毕竟只是一个人,要管理的事务实在太多,也不能不找人帮忙。朱元璋的办法是设置几个顾问,协助自己办公,这些顾问必须要是饱学之士,也有一定的行政经验,既有学问有经验,所以称为大学士。后来明成祖参考着组建了一个内阁,辅助自己管理政务,内阁成员称为那个学士,这就是明朝的内阁制度了。
本来理论上讲,内阁学士只有建议权,大臣呈给皇帝的奏折,内阁学士看完之后可以写一个批复的建议让皇帝参考,夹在奏折里面,这建议称为“票拟”;而皇帝参考票拟用红笔作批复,称为“批红”。但随着明朝的皇帝越来越不务正业,这个票拟的实际执行率就越来越高,学士的建议权就渐渐变成了决策权,内阁也就渐渐变成了一个没有宰相名分,但有宰相实权的机构。
这个内阁制度对于明朝的实际运作和稳定性有很大的作用,但也一定程度上分薄了皇帝的权力。于是后来的皇帝又想了个办法,他觉得这帮内阁学士未必靠得住,于是让太监帮着自己批奏折。皇帝身边有个太监秘书机构,叫司礼监,领头的太监叫“秉笔太监”,理论上是皇帝的大秘书,但实际上在皇帝不干活的时候,秉笔太监就担任了宰相的工作。因为他掌握的是皇帝的御笔,帮皇帝写字,至于这御笔的主意是出于皇帝本人,还是太监擅作主张,外面的大臣也搞不清。
如此一来,票拟的作用又逐渐降低,权力又渐渐让渡到太监的手中。于是明朝后期太监专权的情况也就越来越严重,而大臣与太监的矛盾也越来越大。
表面上看,这种朝廷大臣与内廷太监分权制衡的模式,似乎保证了皇权的高枕无忧,但这两个机构的明争暗斗极大地消耗了明朝的行政效率,也造成了大量的腐败和冤案。
明朝最后也就是在这两个集团你死我活的斗争中走到了终点,末代皇帝崇祯在他的“职业生涯”里最痛切的感受就是“没人可用”。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