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岗古海岸遗址位于海珠区石榴岗路与华南快速干线交汇处西北侧,为保存完整的海蚀地貌。海蚀崖呈额状突出,高约2米,海蚀平台宽6米,高出今海平面约1.93米,为切平构造地面,岩层倾角15度,平台后有深0.3米的海蚀瓯穴。1982年列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粤岭讲故事||七星岗古海岸之谜

在最初的时候,广州大部分是海水环绕,现在的白云山、越秀山是海边的山丘,两三千年前,海浪仍可抵达现在越秀山南面的中山纪念堂附近 。如 今“ 河 北”地 区 的 古 代“ 三山”—番山、禺山、坡山以及如今“河南”地区,那时还是海中的岛仔。后来,因白云山山洪夹带泥沙淤积,岛与岛之间的海面慢慢消失,逐渐与陆地相连形成半岛。当时有三个半岛:一个的范围是现在北站走马岗南边附近,经西村直至西村电厂附近,转向北站广花公路高地边缘;一个的范围大致从象岗沿人民路以西附近斜向西南至西关,西来初地转向东北至现在惠福西路的坡山,再沿教育路经中央公园东侧直至中山纪念堂附近;一个则以番山以及禺山为中心。

粤岭讲故事||七星岗古海岸之谜

三国时期,现在中山四路、文德路一带,还是海边。由于这个原因,从前珠江宽阔,而且是咸淡水交集。因此,广州城中的百姓食水短缺相当严重,经常要面对咸水倒灌入地下水的问题,不少城中的水井打上来的水都苦涩不堪。这个问题,到宋代时候都还困扰着黎民,直到苏轼的出现。那是绍圣年间的事情,当时苏轼被贬英州,即如今英德,去英州途中,又被改贬惠州。在惠州期间,广州太守王敏仲去信苏轼,请教治理正在广州盛行的瘟疫的方法。苏轼在回信中,就提到引白云山水,缓解广州人食水紧张的事。也就是在蒲涧下建造石槽贮水,再用竹管驳接石槽,输水入城的一套供水系统。这被视为广州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自来水工程。

粤岭讲故事||七星岗古海岸之谜

(苏轼)

晋代时候,江边渡口在惠福西路五仙观前,宋代初期岸线南移至西关涌和玉带濠一带,宋末岸线又南移,西关由十二甫丛桂里起经状元坊、买麻街、小市街、木排头、东、西横街、清水濠等地。元、明两代,珠江河岸大致由西关涌南延到现一德路、万福路以南。1846年江岸已推移至西濠二马路,1907年江岸到达今南方大厦前的西堤,1911年长堤全部建成,原靠近河北江岸的海珠石并入河北,珠江北岸线从此基本固定下来。

粤岭讲故事||七星岗古海岸之谜

至于七星岗,从前是海中岛的一个高地,而这个海中岛就是如今“河南”的一部分。如今“河南”地区,最初是海上的几个岛,其中一个的范围在如今西到海幢寺,东到七星岗一带的地方,它的东南边是另一个岛,在如今石榴岗所在的位置,长洲、官洲、白鹤洞也是各自独立的岛。后来七星岗所在的岛和石榴岗所在的岛连成一片,但由于之前七星岗就是海边的高地,所以今天陆上的七星岗有古海岸的痕迹残留。

粤岭讲故事||七星岗古海岸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