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宣街·承宣里·正南门直街

 

约当今北京路北段(中山路以南段),为中城南北向主干道。宋元时称子城直街,明代时因在承宣布政司前,故名承宣街,亦有称承宣里(见清嘉庆十四年黄培芳撰《重建拱北楼左神庙碑记》)。因是正南门(今北京路与文明路相交处)所在,故又称正南门直街(见明成化《广州府志》)。但并不包括今中山路以北的北京路段,自秦汉至清代,此段路并无辟建成路,而是历代主要官衙所在。

本街是城中南北向主干道,又称天街,是古代广州城的中轴线,即今北京路一线是古代广州城的中轴线,北达主要官衙广东布政司(今省财政厅一带),南达江岸。是自珠江上岸后的入城大道。以此街为中轴,其他官署沿街东西对称分布,东侧有番禺县、番禺学、清军道、府学、盐课司等;西侧有广州府、都司、前后左右四卫、南海县、分巡总兵府、察院、提学道、按察司等。

(按:当代资料多称广州古城传统中轴线是今越秀山——纪念堂——市政府——人民公园——广州起义路——海珠桥一线。这与史实不符。请看今存明清两代广州城图,这条中轴线其实并不存在。民国八年(1919)辟建维新路(今广州起义路),是拆了很多房屋建成的,并非原来就有这么条贯通南北的街道。)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承宣街向北眺望

洋人在清代拍的财政街(Treasury street),即承宣直街(今北京路),是在拱北楼上向北拍摄,近处可见大司成牌坊,远处可见镇海楼。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2002年6、7月间,在北京路整饰商业步行街开挖路面工程中,出土了大量砂岩石条与古城墙砖。发现了由唐至民国时期共11层路面;其中明代路面距现地表深约1米,路面用黄砂岩石板纵向铺成,相当平整。测得在今新华书店门前路面宽度达3.2米以上(现北京路宽16米)。最宽处在双门地段。现加盖玻璃陈列,免费参观,名“千年古道”。

承宣街为广州老城中心区域,故建置颇多。

 

  

清海楼·清海军楼·拱北楼(不存)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清海楼即清海军楼(拱北楼前身),在今北京路与西湖路相交处北侧(今挖出拱北楼抱石鼓处一带),在元军攻占广州城时毁于兵燹,后重建。楼上置建造于元延佑三年(1316)的计时器铜壶滴漏(又名铜壶刻漏)。

明洪武七年(1374),大规模修葺清海楼(不少史志称“重建”,但此楼既然元代已重建,而明军不战而下广州,楼当没有毁圮,故应为大规模修葺)。楼上仍安置铜壶滴漏,故又称鼓楼或双门鼓楼(鼓楼本为报警之用,建于城隅上者,亦为报时之用)。“楼贮元人铜漏壶,晷刻铢黍,百年不爽。官吏司掌,昼悬时牌,夜击更柝,满城视为准则焉。明季西人利玛窦,故精于制造仪器者也,欲仿其式,无从着手。”(清《南海百咏续编》)

清海楼耸立城中,“为省垣适中之处”,起着瞭望的作用,故又称谯楼。《大明一统志》引南宋王象之《舆地纪胜》称:“清海楼,在府治子城上,下瞰番、禺二山。”(清雍正《古今图书集成·广州府部》将此文照抄一遍)可见当年其高耸之状。楼下两侧双门底(清海楼下是两个并排的大门,俗称“双门”)一带,为繁华商业区。

明成化初年曾修葺清海楼。成化六年(1470)六月刻《广东布政司重修双门鼓楼记》碑,立于承宣街。碑文载:“广东双门古楼,一名清海军门,始葺于宋绍兴丙子(1156年),改作于淳佑甲辰(1244年)……洪武甲寅(1374年)重建。”意即至成化年间,清海军楼或建或修共四次。其实不止四次。

当代资料有称:“明初,鼓楼已毁不存。明洪武七年(1374)重建,改名‘拱北楼’。”这说法是不对的。首先,明初,楼没有毁,明军入广州城,没有发生战争;其次,拱北楼的得名,大概在明代后期,此前称“谯楼”、“鼓楼”。清《南海百咏续编》称:“拱北楼,为省垣适中之处,至明始有今称。”但并非在明初的洪武年。明后期诗人欧大任有《俞参藩士立邀同杨肖韩、梁孔适二计部宴拱北楼诗》,明末诗人陈子升有《拱北楼望仙湖里故居诗》,都写到拱北楼,但此前不见有拱北楼名。后虽有了拱北楼名,但此楼何时真正挂“拱北楼”匾,却是个问题。今人一般认为是直到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巡抚李士桢(李士正)重修清海楼时,自此拱北楼方为定称。其依据主要是:清乾隆四十九年《重建六纛大王先锋庙记》载:“广东省城大方伯署前,有拱北楼者,旧志曰‘谯楼’。明成化中重修,有碑,则曰‘鼓楼’,其名称不一,今名则康熙二十五年抚军李讳士桢所题额也。”但在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南海县志·隶省城图》上(时距明亡尚有35年),就已明确地标出“拱北楼”了;若那时楼挂匾,理当挂“拱北楼”。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承宣街向南远眺,大南门和天字码头

2002年,在北京路广州百货大厦前面发掘出拱北楼遗址。长32米,宽4.7米。在距现地表深1.8米以上共发现层层叠压的5层城楼的建筑基址,分属清代、明代、南汉-宋代3个历史时期。其中明代拱北楼基址,距现地表深约0.8米。仅揭开西边门洞的铺石地面,还有一块较完整的“抱鼓石”,现在就放在此处供游人观赏。

清初顺治七年(1650),清兵攻打广州,战况惨烈,清海楼受损严重。

 

  

旗纛庙·六纛庙(不存)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旗纛庙建于明初,在右卫西侧,约当今人民公园西侧,莲花井巷南段。奉祀旌节,即军旅祭旗之处。“明洪武元年(1368),令天下卫所立旗纛庙。二年(1369),立马祖诸神庙为四坛,春秋致祭。五年(1372),合为一坛,而卫所不别立庙,即并入旗纛庙致祭。”(清·郭嵩焘《湘阴县志》)

永乐年间(1403-1424),旗纛庙改祀六纛尊神(纛,军中大旗),又称六纛庙,全称六纛大王先锋庙,迁建在清海楼东侧,是明清两代奉祀旌节的地方。军中要典,包括出师征讨,行祭牙旗之礼,或班师归来,记述军功的仪式,都在这六纛庙里举行。

庙中祭祀纛神(司旗之神)和急脚先锋杨将军。这位杨将军,民间相传是宋初北方名将,俗称“先锋杨四爷爷”,今天黄埔南岗佛迹岭丹水坑犹有专祭这位杨将军的神庙。其实,有关此人史志皆失载,无从稽考,大概属以讹传讹的民间传说。

清《南海百咏续编》称:“六纛庙,在拱北楼上。”是不对的。清乾隆四十九年《重建六纛大王先锋庙记》载:“(拱北楼)楼之蹬道旁,有六纛大王先锋庙……惟顺治十三年有平藩尚讳可喜所撰重建题名碑在焉,其略曰:广省谯楼之东有纛神庙,而与纛神同祀者有急脚先锋杨将军……”嘉庆十四年里人黄培芳《重建拱北楼左神庙碑记》载:“广州城南承宣里拱北楼左,有六纛神庙,兼祀先锋杨将军,其来尚矣。”1918年《广州市图》清楚地标出先锋庙在拱北楼东侧,都证明庙在楼之东侧,并非在楼上。此庙至民国初期尚在,直到20世纪20年代初承宣街辟建马路,才随同拱北楼一起被拆去。

  

居士泉(不存)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在今北京路与中山路相交处北侧一带。

  

陈李济药厂(存)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中国最早的药厂之一。现在今广州北京路。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制药作坊,是全国现存最老字号的制药厂。创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一说创建于明万历二十七年。另一说法是:以陈李济为名的药店,创建于1600年)。创始人是陈体全和李升佐,故名陈李济,含陈李两家同舟共济,同心济世之意。

陈李济创建后,广集民间验方,精心研制出多种成药。清代初年,首创蜡壳蜜丸,在省港一带甚具名声,几乎成为“广药”的代名词。清《粤东笔记》称:“南方草木,入药者甚伙。市人制丸裹蜡,俗称广丸,远方携用,颇验。”日本横滨中华会馆所藏的古籍《选录验方新编》记载:“有数岁幼儿.偶患惊风,头足往后扯成弯曲,谓三角弓反张.叫唤难闻,百药无效,后服活济丸一颗即安睡,再服数颗脱然全愈.神效无比。此丸以广东省城大南门陈李济店为真,别店多假,用之不效。”看来“活济丸”是当年陈李济名药;又相传清同治皇帝偶患感冒,腹痛吐泻不止,服用陈李济的“追风苏合丸”奏效,遂赐该店“杏和堂”的封号,故该厂又称“陈李济杏和堂药厂”。

在陈李济传统产品中,百年陈皮非常有名,对化痰清嗓有奇特功效,曾被清帝钦定为贡品.为“广东三件宝”之一。

经数百年发展,清末民初,陈李济药厂已生产膏、丹、丸、散、油、酒、茶、锭八个剂型中成药。民国初年,该厂将“杏和堂”三字绘成盾型商标,立案注册,沿用至今。

在20世纪初,陈李济已发展为拥有300多职工的制药厂,在上海、香港、澳门设有分厂,产品销路甚广。当年已远销至偏远的云南怒江、西双版纳一带。1922年起至1948年,先后在香港、上海、新加坡、澳门、马来西亚、台北等地设立支店。建国后,1956年,广州市医药工业公司以陈李济药厂为基础,先后并入神农、燮和堂、桔香斋等7家药厂和一家药社、一家蜂蜡店,组成“广州陈李济联合药厂”。20世纪90年代,陈李济产品遍及全国,并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新西兰、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辛未进士坊(不存)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牌坊,在承宣街,确切位置难考。为中明崇祯辛未年(1631)进士的刘士斗、杨邦翰、邓务忠等人建立。建于崇祯十三年(1640)。至清末宣统时犹存,后因修筑马路拆去。(民国《广州城坊志》)

刘士斗:南海人。知太仓州,多行惠政。后补成都推官。李自成破成都,死难。杨邦翰:番禺人。官福州太守。邓务忠:南海人。官太常少卿。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承宣街上的牌坊?

 

  

癸丑进士坊(不存)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牌坊,在承宣街,确切位置难考。为中明万历癸丑年(1613)进士的王命卿、俞士英、吴殿邦、林联绶、李廷材、霍化鹏、梁梦环、李孙宸、崔奇观等人修建。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至清末宣统时犹存,后因筑马路拆去。(民国《广州城坊志》)

王命卿:花县(今花都)人。授福建福清县令,清介自持,不阿权贵。调五河县,有治声。迁刑部主事,历郎中,迁湖广长沙府知府。时魏忠贤专权。吏部刘弘化忤忠贤,遭削职,命卿暗为宽限,及忠贤伏诛,弘化得复原官。晚年致仕乡居。俞士英:新会人。吴殿邦:海阳(今潮州)人。官尚宝司卿。以阿附魏忠贤败,落职乡居。能诗文,善书法。林联绶:新会人。授秀水知县,为政清廉。擢刑部主事,迁员外郎,恤刑粤西,革刑具,平反冤案一百四十宗。擢延平知府,补汀州府,民安其政。未几解组归,悠然自乐。李廷材:高要人。官如皋知县。一作“李挺材”。霍化鹏:南海人。官户部郎中。梁梦环:顺德人。官太仆寺卿。李孙辰:香山人。官南礼部尚书、太子太保,谥文介。崔奇观:番禺人。补金溪县令,整治有方。天启初,调山东监察御史。永明王时,赠太常少卿。

  

大司成牌坊(不存)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在承宣街,今北京路青年文化宫处。此地原有黄氏宗祠,后拆去不存。人们于是在此建牌坊以纪念广东著名学者黄佐。牌坊始建于明代,确切年份不详。

大司成牌坊为两柱单间式石牌坊,高约7米,宽5米。四块抱鼓石夹护柱脚,坊额刻“大司成”,之上刻“宫詹学士”,共七个楷书大字,再上刻“恩荣”二字,直书。匾沿边均刻有精致的装饰花纹,脊上一对石雕鳌鱼左右相对,庄重古朴,具有一定的石构建筑艺术价值。

黄佐(1490一1566),字才伯,号泰泉,广东香山县人。20岁中举人,35岁为进士,其后曾在广西办学。嘉靖二年(1523)回到广州,后改白云山景泰寺为泰泉书院,又建“粤洲草堂”,从事讲学。师从者甚众。黄佐洽学严谨,著述颇多,有《广东通志》、《广州府志》、《广州人物志》、《罗浮山志》、《香山县志》、《广西通志》等十余种存世,被誉为最有根底的文献学者。

大司成牌坊在建国后尚存。1953年曾修整加固,1963年前迁建到越秀公园南门前,立于应元路北侧的人行道上。1963年3月1日,公布第一批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1处,大司成牌坊是其中之一。“文革”初期,1966年8月23日,广州市文化局撤销了古海遗迹、南海神庙、大司成牌坊等文物保护单位;并对“宣扬封建文化道德”的名胜古迹、寺观庵堂的文字、绘画等作出进行清除的规定。当年冬季,大司成牌坊被砸毁,从此消失,无复建。

 

大南门瓮城关帝庙(不存)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广州城曾有不少关帝庙。此庙在大南门瓮城,称大南门瓮城关帝庙。大南门,故址在今北京路与文明路相交处。瓮城:建于城门外的小月城。

清初顺治庚寅(1650)冬,清兵攻陷了广州城,随后屠城七日。城前后左右四十里,尽行杀戮,数十万人死难。相传当时只有七人躲入大南门瓮城关帝庙神像腹中,得以逃过大难(见方恒泰《橡坪诗话》)。可知此庙当建于明代,确切年份不详。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大南门

 

  

广东市舶提举司(不存)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掌管海外贸易的机构。明万历年间(1573-1620)迁承宣街(今北京路北段)西侧。

  

盐仓(不存)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

 

在承宣街北段东侧,约今北京路圣贤里以北一带。(见明永乐《永乐大典·广州府番禺县之图》)晚明时已不在此地,明崇祯十五年(1642)《南海县志·隶省城图》没有标示。

细数北京路上的古遗址 || 冯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