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著《廣州市北京路千年古道遺址的發掘》如是記載道:
“在距現地表3米的深度內共發現層層疊壓的11層古街道路面,其建造年代涉及唐代、南漢、宋代、明代、民國五個歷史時期。唐代道路以下發現有唐代填土層、晉南朝時期淤泥層、漢代淤泥層、西漢建築遺跡和更早期淤泥層。”
爾後,原址作為千年古道的實物見證,被覆蓋以鋼化玻璃,供途人參觀。”

北京路千年古道遺址
圖自網路

北京路千年古道遺址剖面圖
圖自:《廣州市北京路千年古道遺址的發掘》
紅字為作者添加
牆體的整治,使得一些舊店名重見天日:橘香齋、報刊門市部等。未知建設方會如何善待這些舊題字。
路面的整治,作為廣州千年中軸線的道路,從傳統營造角度看,不符合吉祥寓意,路面鋪裝有可改進之處。”

青宮電影城前北京路段鋪地
作者拍攝
在未有太多歷次微改造改變的街巷,橫斷面的麻石條,基本是奇數。
中國傳統文化著重陰陽,數字亦分陰陽。奇數為陽,偶數為陰。一、三、五、七、九是陽數,二、四、六、八、十是陰數。
中醫講究陰陽,營造亦講究。遍佈珠三角的大大小小宗祠,面寬開間:三間、五間,亦是取奇數,為陽。

恩寧路逢慶大街
石條數:五
纵向同一材质
圖自網路

文昌北路耀華大街
石條數:五
纵向同一材质
圖自網路

南華西路內街
石條數:五
纵向同一材质
圖自網路

番禺大嶺村
石條數:五
纵向同一材质
圖自網路

從化古驛道
石條數:五
纵向,居中与两侧不同材质
圖自網路

增城夏街村
石條數:三
居中横向,两侧纵向,同一材质
圖自網路

安徽省桐城市孔城镇
石條數:五
居中及外侧横向,餘纵向,同一材质
圖自網路

浙江省嘉興市乌镇
石條數:九
居中横向,两侧纵向,同一材质
圖自網路

北京紫禁城御道
梁思成讚之:偉大的中軸線
居中横向,两侧纵向
圖自網路
以最後一圖為例的修改建議:上部黃色石件,將四小塊改為一大塊,居中鋪砌;下部青色石件,可保留工字鋪砌,但須與中軸線錯縫。通過少許改動,不致使得傳統文化與當代文化出現割裂現象。
引用“人民網-人民論壇”理論:
承優秀傳統文化,是滿足人民不斷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想要推進“文化中國”建設,就要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投入更多關注。傳統文化能夠豐富人們的精神世界,提高綜合素質,促進社會穩定,形成良好的社會風氣。 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n1/2018/0514/c40531-29986776.html

軸線鋪地的北盡頭
作者拍攝

軸線鋪地的南盡頭
作者拍攝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