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状,是各级学校(尤其小学)的常见物。奖状虽小,但内涵丰富一一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学生进步与成长的记录,也是对他们的肯定和鼓励;从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角度来看,它是签发学校所在地变化与发展的见证和缩影。以下展示的老奖状,就可以带我们找回现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51年6月广州陈塘学区中心小学校奖状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53年2月广州荔湾区第一小学奖状

 

恕我孤陋寡闻,只能推测:前者是塘鱼栏小学的前身(塘鱼栏小学位于塘鱼栏东一巷,文革时改名为"六二三路小学");后者是梯云东路小学的前身(梯云东路小学位于梯云东路44号,文革时改名为"卫东小学")。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59年5月至宝大街小学奖状

荔湾区恩宁路至宝大街小学文革时改名为"继红小学",2010年被彻底铲平。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59年9月广州市中区西来西街小学奖状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62年12月广州市茘湾区下九路西来西小学奖状

  清末,普育两等小学堂在广州西来西街(今荔湾区西来正街华林寺内)创办,是西关地区最早创办的私立小学之一。新中国成立后,该学堂与"景新"、"培新"等私立小学合并,1956年8月由私校改为公校"广州市中区西来西街小学",1960年更名为"广州市荔湾区下九路西来西小学",文革时改名为"挺进小学"(当时校址为茘湾区秀丽二路爱民大街12号),1983年复名,华林民办小学和华林新小学分别于1971年7月和1988年7月并入该校,2002年9月该校又与文昌巷小学合并,定名为"文昌小学"并沿用至今。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61年1月广州市海鹰小学奖状

拙文《曾经遍布广州的各类子弟学校》曾提及该校,现补充说明一点:1968年在该校就读的6年级学生,是其最后一批毕业生(第10届),此后该校撤并,尚在就读的低年级学生转入当地其他小学。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62年6月广州市荔湾区沙面珠江路小学奖状

 荔湾区沙面珠江路小学的前身,疑即珠江区第三水上小学(简称"水三小"),我的理据是:一、1952年2月,广州市政府在沙面利用修复的英商码头,建起了"水三小";二、1957年6月,原沙面珠江路改名为"沙面南街";三、"五十年代在现在的白天鹅宾馆附近江边还有一个水上小学,后来大概在六三年拆除了",这是某读者对本公众号主佳文《沙面见证岁月沧桑》的评论留言,而白天鹅宾馆地址恰好是荔湾区沙面南街1号。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63年6月广州市越秀区石将军小学奖状

当年石将军小学位于越秀区大新东谢恩里石将军6号(地名"石将军"是为了纪念清康熙年间两广总督石琳),文革时改名为"反修小学",文革后复名,2004年7月与大新路小学合并,称为"广州市越秀区大新路小学"。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64年5月广州市荔湾区上九路小学奖状

在1966年8月的破四旧运动中,茘湾区上九路、下九路改名为"秀丽二路",文革时位于秀丽二路36号的上九路小学改名为"延安小学",该校现已不存。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60年代广州市荔湾区冼基东小学奖状

 竹朋小学创立于1915年,原址在和平中路66号,是清末康有为弟子李竹朋设立的“广州私立竹朋小学”,新中国成立后,迁往六二三路沙基东约26号之一,并更名为"冼基东小学" ,2012年并入广州市荔湾区沙面小学。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70年1月广州市东山区红锋小学奖状

 东山区寺贝通津小学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末,文革时改名为"红锋小学",1964年复名,该校现已不存,值得一提的是,它与旧时的育才小学和现今的育才学校关系密切(详情可在网上查阅,不赘)。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72年2月广州市东山区东方红第一小学奖状

 位于今越秀区署前路署前横街5号的署前路小学创办于1943年,文革时改名为"广州市东山区东方红第一小学"(简称"东方红一小")。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72年7月广州市东山区文德北路第一小学奖状

东山区文德北路第一小学简称"文德北一小",前身为1933年创办的广州市立四十六小学,在定名"文德北一小"之前曾多次易名,文革前已转属越秀区,1990年改名为“广州市越秀区文德路小学”。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72年11月广州市海珠区向群路第三小学奖状

1966年8月的破四旧运动中,海珠区同福路改名为"向群路",向群路第三小学疑即当年的同福东路小学(曾改名为"同福东路第一小学",简称"同福东一小",现已不存)。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73年1月广州市越秀区民族小学奖状

越秀区回民小学创建于1956年,文革时改名为"广州市越秀区民族小学",文革后复名并沿用至今。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73年7月广州市荔湾区逢源路小学奖状

当年逢源路第一小学(简称"逢源一小")位于荔湾区逢源路86号,文革时改名为"五一小学",该校现已不存,荔湾区逢源路小学疑即"逢源一小"。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75年12月广州市东山区八一学校奖状

东山区八一学校位于原东山区达道西路5号,是"广州八一中学"附属第二小学,曾先后改名为"广州东山区八一小学”、“广州市八一学校”,它与现今广州市八一实验学校关系密切(详情可在网上查阅,不赘)。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70年代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南路第一小学奖状

 越秀区教育路小学创办于1927年,文革时教育路改名为“教育南路”,该校也相应改名为"广州市越秀区教育南路第一小学"(简称"教育南一小"),1982年复名,2019年6月并入广州市越秀区回民小学。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79年7月广州市越秀区中山五路小学奖状

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

1986年7月广州市越秀区吉祥路小学奖状

越秀区中山五路小学位于中山五路182号,2004年,与位于吉祥路32号的吉祥路小学合并为"广州市越秀区吉祥小学”。

就我所见奖状而言,巳经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还有:越秀区回龙路小学、海珠区歧兴南约小学、西区中山七路王家园小学、荔湾区龙津西路小学、荔湾区长寿西路吉星一巷小学等。因篇幅所限,恕不列举。各位看官,您的小学母校现在还在吗?从老奖状中寻找已消失的广州小学和校名 || 荔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