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初扩展北城。北城墙西起自今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西门至东门之间的干道,自今盘福路南端折向东北(注:在清代咸丰年前问世的广州城图中,都没有画出这段东西城墙与北折成直角的城墙,而是画成圆形,是不准确的。此后问世的清咸丰《广东省城图》、1905年《粤东省城图》、1907年《广东省城内外全图》、民国1918年《广州市图》等都准确地绘画出了这段东西向城墙与北折成直角的城墙),大致沿今盘福路一线与今越秀公园内镇海路一线之南侧(今尚残留此段明代城墙遗址)至镇海楼,即至最顶处,然后折向东,将狗头山(今广州美术馆所在山岗)包入城内,再折向东南下至小北门。再沿今越秀北路下至天官里铜关(今越秀北路与法政路相交处),接东城墙。

北城墙辟二门。东面之门称小北门,位于今小北路与越秀路相交处(旧小北花圈所在)。西面之门称大北门,位于今解放北路与盘福路相交处。西为象岗,东为越秀山木壳岗和三灶岗,地势险要,利于防守,为北郊进入广州城之要道。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大北门

城北枕倚越秀山,无濠涌,特意在大北门、小北门外修筑瓮城以作护卫的屏障,所谓“外筑瓮城以蔽之”。历明清两代,基本没变(见1918年《广州市图》),直到民国时拆去。

今有不少资料称今流花路与解放北路相交处之原大北花圈为明清老城大北门故址所在,这是不对的。该处实为大北门外以北地,明清时代只是一条南北走向的小泥路,东侧是越秀山,西侧是芝兰湖遗址低地。这在多幅清代广州城图上都标示得很清楚。

大小北门修建后,在整个明代直到第一次鸦片战争前,都大致平静,没有发生过什么大事。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洪兵攻城时期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都曾发生过战事。详下文。

今解放北路与盘福路相交处一带,东界约至今越秀山西麓和连新路,西界约至双井街、医国街,北界约至流花路,南界约至东风西、中路,这一地域被称作“大北”,其名即因大北门而得。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大北门外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今小北路两侧一带,约北至环市中路,南至东风中路,东至南坑西、朱紫寮、登瀛路和法政右巷一线,西至田心前至洪桥街一线,原为东濠涌流入城内的地点;这一地域被称作“小北”,其名即因小北门而得。

清代时,小北门建有翁城,辟南北二门,南门即内门,满、汉兵防守;北门即外门,抚标左营官一员、兵二十名防守(清同治十年《番禺县志》)。小北门外有水道,为东濠上游;水道上建有木桥,称小北门桥,在小北门外东北方,跨于东濠之上。民国时期建登峰路(今小北路北段),此桥被拆去,建为路面,原自越秀山南流经此桥下之水道亦湮不存。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小北门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演武亭·演武厅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明代初年,在越王井以西,约今百灵路以北之解放北路一带,为练兵之较场地,称演武亭,或称演武厅。后废不存。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桂子营·水关桥·最胜庵·总胜庵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桂子营原是军营名,在大北门西南侧,今解放北路西侧内街桂子营一带。明代时,此地是荒僻的越秀山西南麓。

明成化年间(1465-1487),两广瑶人造反,南京回兵千余人应调到粤镇压,后留戍广州,设大东营、小东营、西营、竹筒营四营驻防,称“四卫”;此地即为竹筒营地,俗称回子营,“回”与“鬼”音近,故又转音为鬼子营,清代时雅称为桂子营。附近有尼庵两座,名最胜、总胜。清光绪《南海百咏续编》载:“(回兵)竹筒营,在大北门水关桥前,其地俗称回子营,或作鬼子营。鬼、回,一声之转矣。有最胜、总胜两尼庵,亦当日回目公所。”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如果这记载不错的话,回子营在此地建立时,最胜、总胜两庵的尼姑大概早跑了,于是这两尼庵就做了回兵公所(回军头目的办事处)。确切位置不详。营地以西地为当年回兵操练之小较场。文中提到的“大北门水关桥”即晚清时的北水关所在,故址约在今东风路与盘福路相交处北侧。当年此地有水道自此水关出,汇入城外西濠。此水道连同西濠早已湮没消失,现在是一丝痕迹也看不出来了。

四回营约在清兵攻占广州城后裁散,或分隶各旗。桂子营逐废,渐成街巷,名得留存,仍称桂子营。

清代至民国前期,本巷北接大草院,南接西华二巷。南段东侧有一条分支小巷。民国中期分支小巷已不存,南北向段主巷存。20世纪90年代,为西华二横巷的南段。21世纪初存。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席帽山·象岗·墩台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席帽山在双井街东侧。明天顺《大明一统志》和清康熙《广州府志》载,明清两代时双井街处有山,“以形似名”,称席帽山,高二十余丈(约合70米),周六里许,山顶平坦,可容车马,草木郁葱,“木多松柏,草多茅芦”。南汉时曾在此处建有郊坛,用来祭天拜地的,大概在宋代时已废圮。

明天顺五年《大明一统志》载:“席帽山,在府城北双井街。相传上有南汉刘氏郊坛遗址。”明末清初地理总志《读史方舆纪要·广州府》载:“席帽山,在府城北。有南汉郊坛遗址,山高二十余丈,周六里,下为兰湖。”(清道光《广东通志·山川略一》所载大致相同)

据上引文献记载,这座所谓席帽山,即为双井街东面的象岗,亦即唐代时建余莫亭,今为西汉南越王博物馆所在的象岗,不过现在岗被削平了大半,只是博物馆西侧的象岗山路犹存山岗的形状。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

越秀山

明成化年间(1465-1487),提督两广军务的副都御史(明代时的二品高官)韩雍在席帽山上面建墩台,据史载是“周长六里”,那就是把整个席帽山的山顶都占了,像个小城堡那般。当年这里的地理位置是广州城北城墙外西北部,象岗东南麓即城门大北门,修墩台的用意大概是居高临下,用于防卫州城的。明末,墩台已废。清初顺治十年(1653)在其遗迹处建了拱极炮台。清同治《番禺县志》载:“席帽山在双井街,高二十余丈……(明)成化都御史韩雍立墩台其上,今为保厘炮台,俗称拱极台。”这是不对的,保厘炮台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建于广州城外东北乌龙冈山顶,跟拱极台不是一个炮台。这在清代只要是标出这两处炮台的广州城图上都标示得很清楚。

这些古迹现在都没有了。曾建于兰湖里和双井街的古迹全没有了。

广州北城墙内外 || 冯沛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