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前期三城合一并扩展北城、东城之前,今百灵路、越华路、豪贤路一线以北区域是广州城外北郊,为越秀山南麓地域,丘陵起伏,树木葱茏,山溪纵横,池塘散布,农田片片,一派乡野风光。基本无街巷建置。
明初城垣的北扩,便是把原位于今百灵路、后楼房下街、越华路、豪贤路南侧一线的城墙北界扩展到越秀山上。扩展北城后,越秀山南麓地域被纳入城区,人口渐多,并陆续辟建了十来条街巷。主要集中在小北门内大石街一带,属越秀山东南麓地,计有:小北直街(又称小北门直街、状元桥。今小北路南段)、大石街(今存)、小石街(今存)、丹桂里(今存)、攀桂坊(今存)、二牌楼(今东风中路一段)、黉桥街(今洪桥街)、舍仁庙前(1989年拆去不存)、兴圣街(在小北门内,清代已亡佚);其次在越秀山西南麓,计有:大北直街(又称大北门直街。今解放北路南段)、兴隆坊(今兴隆东街)、狮子桥街(约当今广东大厦的西北角地附近。不存)。加上约形成于宋代的兰湖里(在兰湖东岸。历史上越秀山地域的第一条街巷)、元代的双井街(原兰湖里一部分。因元代开凿出“双井”而得名。今存),大约有十三四条街巷。但越秀山南麓的主要地貌仍为岗丘、乡野,仍非人烟稠密之地。与老城区(原宋三城)有明显不同。
明初城垣扩展的路线是这样的:
原城墙拆去。自今百灵路与盘福路相交处向东北修筑城墙(在当年,这里可视为越秀山南麓),沿今盘福路至象岗南麓,凿低山岗,建大北门(今解放北路与盘福路相交处),南北朝向。继续沿山势向上筑城(今镇海路南面尚存一段明城墙遗址),沿今镇海路一线,到越秀山小蟠龙岗为城北顶点。
今镇海楼就建在小蟠龙岗上,即城北顶点处,约于明洪武十三年(1380)建成。也就是说,到洪武十三年,北城墙还未修筑到这里。因为镇海楼的东西两面连着城墙。以常理推断,必是先建起了镇海楼,至少是先建起了镇海楼的基座,再自楼的东西两面修筑城墙,没有理由先筑起了城墙,再拆掉一部分城墙来修建镇海楼。
北城墙修筑到小蟠龙岗上,折向东,把狗头山(今广州美术馆所在山岗)包在城内。在狗头山之东北处折向东南,沿今镇海路一线,下原文溪谷地,在当时文溪入城口处的西侧修建城门,为小北门(今小北路与越秀北路相交处,即旧小北花圈所在),城墙再大致沿今越秀北路南下,至今中山路处,筑城门,为正东门,又称大东门。城墙继续沿今越秀中路南下,至今文明路止,与原东城南城墙之向东延长段相交汇,为老城之东南角。自豪贤路以南至此段之南北走向城墙,为新筑东城城墙,属原东城的东扩。
简而述之,明初洪武七年(1374)动工扩展北城,城墙乃自越秀山西南麓起,跨过越秀山脊,下至东南麓,从而将南部越秀山圈入城内,同时修筑城门、城楼、敌楼、警铺等。所用石料主要是红砂岩,少量是花岗岩,大多为凿象岗修北门时所采。
过了一百八十余年,嘉靖末年,又在城南加筑外城,称新城,或称南城。原城区称“老城”。广州古代城池的格局和规模至此基本定型。巍巍然成一雄伟之古城。为当时全国闻名的一个大都市。“闉(瓮城之门)、堞、烽、墩规模宏敞,洵足以襟带全粤而压倒诸夷,为岭南一重镇矣。”(清嘉庆《羊城古钞·舆图》)
建在越秀山上的城墙状况是这样的:
明城城基多为长条形红色砂岩石块砌筑,每块长近1米,宽、高均约0.4—0.5米。砌筑城墙的砖石非常坚固。今尚幸存于越秀公园内之镇海路南面高坡上的明城墙,用红砂岩条石作墙基,上砌青灰色大型城墙砖,为扩展北城时所筑的一段城墙。厚实坚牢,形貌古朴,犹可让人想见当年城垣的宏伟气势。
葡萄牙人克路士在所著《中国志》中记述:“(广州)城墙是用够一个人高的活动石块构筑,上面砌有泥土制成的,颇像瓷碗质地的砖头,因此墙十分结实。我在马六甲盖了一座教堂,发现一块(从中国运来的)类似的砖,很难用锄头把它打坏。”(《中国志》刊于明隆庆四年即公元1570年,是欧洲出版的第一部专述中国的著作。)
1858年3月27日英国《伦敦时事画报》这样描述广州北城墙:“在北边,部分城墙呈不规则线路建在山岗(笔者按:越秀山)斜坡上,海拔可能有300多英尺高。城墙由砖砌成,并以粗糙的红砂岩石作墙基,高度在20至30英尺之间。”(1米=3.2808英尺。20至30英尺之间即在6.1米至9.14米之间)
明代城墙的高度,史志记载不一(括号文字为笔者注释):
明《正德实录》载“高三丈五尺”(考明制一丈为今327厘米。三丈五尺合11.445米),明万历《广东通志》载“高二丈八尺(嘉靖《广东通志》所载同。合9.156米),上广二丈(合6.54米),下广三丈五尺(合11.445米)”(清光绪《广州府志》所载同)。今存于越秀公园内之明城墙遗址,最高不超过10米,故当以“高二丈八尺”为是。葡萄牙人克路士《中国志》记:“城门墙厚有十二步。”若以其一步约85厘米计,那就是10.2米,与文献所载差不多。
东西城墙之外,疏浚旧有之东濠和西濠。明嘉靖《广东通志》载:“明洪武十三年,永嘉侯朱亮祖连三城为一,因浚旧濠,周二千三百五十六丈五尺,唯北面枕山(越秀山)未浚。”
明末期,崇祯十三年(1640),又增筑北城,将城墙培高7尺(合2.33米),增厚墙基,内砌女墙(城墙上面呈凹凸形的矮墙),加雉堞5尺(合1.63米),增筑敌台2座,城上每隔20丈(合65.4米)置台阶。以便在城墙上落。清乾隆《南海县志》载:
明崇祯十三年,增筑北城。会城后枕崇山,城外诸峰连矗,群盗易窥逞。邑尚书李待问疏请增筑,知县朱光熙奉巡按柳寅东议,先自城身培七尺,厚其基,内砌女墙,再加堞五尺。更虑墙路登高涉艰,又议每二十丈置一阶级,复增创敌台二座。自镇海楼起至归德门后所止,城外自西角楼起至天字便门止。躬自督修,寒暑勿辍,俱各完固,事竣题叙。
当年城北竟有虎患,清嘉庆《羊城古钞》引旧《南海县志》载:“(崇祯)十四年辛巳秋八月,虎至城北濠,居民环捕,竞逸去。”可知当年越秀山一带林木繁茂,人烟稀疏。
明崇祯十五年(1642),顺德建县后首名状元黄士俊撰《增筑广州北城记》描述了增筑后北城一带之形势:
岭以外山海崇深,会省实控上游,绾毂全粤……城故负山,特层累之,毋俾外得俯瞰城,故因陂麓特峙峭堑之;毋俾内得蹑跻城马道,故湮悉清遗址;毋俾豪民游侵府城,而屋睥睨量城为高,期登阵足了远。台楼铺栅,概与增饰,期环布足资折冲已。……壅城、敌綦、铳綦、谯楼、匣铺,缺者筑,窳者新,如千座。增廓城北,左右延袤如千步。……瞩目北城一带,屹然金汤,楼橹云连,饔堂铺闸星列,而基置内外之防,既峻平峭之势,顿悬至凭高指。顾凤凰、弥陀、席帽诸峰罗立,下方环相拱护。胥公挈领提纲,改弦而张之力也。……经始去腊,落成今冬。甫及期而善建不拔。……
今存于越秀公园镇海路南侧的这段城墙即为当年增筑后的遗址。清代时曾进行过修葺。民国初年除镇海楼外,只剩下高低不等的残垣。1918—1922年间,广州拆城墙筑马路。这段明代城墙因与交通规划无碍,得以保留下来。总长度还有1100多米(有资料记为1137米),最高处已不超过10米。其他相关建筑已荡然无存。
明代城区内的越秀山风光,“烟波带郭翻成练,云树参天绣作行。”(崔如衡诗)“高低远树如烟织,浓淡青山入画看。”(伦以谅诗)“不须方外寻真诀,自是人间别有天。”(孙勋诗)。相当秀美。明嘉靖著名诗人欧大任《粤秀山观音阁秋望》诗咏:
绀阁秋登海色明,
浊醪无限此时情。
千帆拾翠洲前过,
双角沉珠浦外声。
带郭蓬蒿犹汉苑,
隔河烟火是卢城。
千年皋壤嗟摇落,
因向空门悟此生。
可知当年秋天登越秀山,可南望珠江千帆竞渡,河南岛翠绿葱茏;苍昊澄碧,海天辽阔。今天是看不到了。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本站立场。作者:冯沛祖,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寻找明代广州城墙》https://www.gznf.net/column/108128.html
最新评论